在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時候加入“課程思政”方面的內(nèi)容有效促進了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還能夠?qū)W習思政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課程思政素養(yǎng)。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體育教育相結(jié)合,有效促進了學生在增強自身體能素質(zhì)的同時,提高思想道德情操,這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除此之外,對于高職院校而言,體育與課程思政的相結(jié)合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在踏入社會之后工匠精神的培養(yǎng)。
我國提倡課程思政為先,五育并舉的教育模式,因此,思政教育在我國的教育層面占據(jù)著一個不可撼動的地位。所有的教育都基于思政教育而展開,所有的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課程中都能找到思政教育的影子,思政教育是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基礎教育。思政課程在大學課程學習中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必修課,學生能夠通過對思政相關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剖析,在踏入社會之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以后踏入社會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高職院校開展體育課程,其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但不能盲目的只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體育課在開展的時候也要加入一些課程思政元素,讓學生在體育鍛煉的同時也能提高課程思政素養(yǎng)。本文主要就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體育教育相融合,提出一定的看法。
1 高職體育課與“課程思政”相結(jié)合的研究意義
1.1 促進高職院校思政改革
國家越來越重視思想教育,呼吁各大高校培養(yǎng)具有高素質(zhì)的技術型人才。因此,想要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人才,就必須要加強學校對學生的課程思政品德教育。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想政治的元素融入到其他的各門課程中,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在學習其他類知識的同時增強自身的課程思政素養(yǎng),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課程思政元素的氛圍。
思政教育與體育教育進行合理的融合,能夠有效促進高職院校的思政改革。我國倡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fā)展,因此,每一個方面都是不能夠忽略的。然而,高職學生的大學生活與普通本科大學生活還是有一定的差異性,高職院校的學生僅有兩年的時間在學校中學習,因此,想要系統(tǒng)的學習課程思政理論知識,在時間方面還是十分緊湊?;谝陨锨闆r,將課程思政教育融入到各個學科之中,能夠有效促進高職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到該學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由于體育教育的特殊性,每一個學校都會在每一學年開展體育課程,因此,促進思政教育與體育教育相融合,能夠在培養(yǎng)學生強健的體魄的同時,促進學生思想情感上的提高。
1.2 符合“課程思政”研究的發(fā)展
“課程思政”指的是在各類文化課程和實踐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的元素,使得在學習該課程的同時也能夠提高課程思政知識。在體育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主要有以下幾點研究意義:
(1)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體育鍛煉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為今后的文化課學習奠定下良好的基礎。在體育教育中添加課程思政元素能夠培養(yǎng)學生意志力,讓學生明白堅持的意義。當在體育訓練中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課程思政的相關理論知識可以在精神層面激勵學生,讓學生勇于突破自我,繼續(xù)堅持。除此之外,高職學生在文化課程的學習中,如果擁有了較強的意志力和堅持的恒心,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的成績。
(2)促進身體和精神共同鍛煉
體育教育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zhì)鍛煉的課程,而課程思政教育則是促進學生精神鍛煉的課程,二者進行高度融合,能夠達到促進學生精神和身體共同鍛煉并提高的目的。
(3)促進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
體育教育與課程思政教育高度融合,能夠促進學生將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在思政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很難在思政課堂結(jié)束之后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中,而在體育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能夠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之中就能夠靈活的應用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
2 高職體育課與“課程思政”相結(jié)合所面臨的困難
2.1 教學理念缺失
從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就倡導進行素質(zhì)教育,但沒有出臺關于素質(zhì)教育的文獻和具體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方法。在目前的高職教育體系之中,很多學校都忽略了課程思政教育,沒有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各個學科之中。在體育教育方面,僅僅只是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高職院校的體育老師思想也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只是教授學生一些增強身體素質(zhì)的技巧,但忽略了對精神層面的教育,這導致了很多教育改革都沒有辦法順利的進行下去。
2.2 教學能力薄弱
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模式下,想要融合課程思政教育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想要促進課程思政教育和體育教育融合,就要培養(yǎng)教師良好的教學能力,這對于目前的高職體育教師來說無疑是一項全新的挑戰(zhàn)。除此之外,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教學方法之下,教師已經(jīng)形成了固定思維,想要打破這樣的思維,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現(xiàn)在的情形看來是十分困難的。
2.3 教學內(nèi)容滯后
在理論角度分析,思政教育和體育教育進行融合是很容易實現(xiàn)的。但是,在實際的教育實踐中,想要二者進行高度融合,所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我國許多高職院校教學內(nèi)容還相對滯后,沒有跟隨時代的步伐,因此,想要實現(xiàn)思政教育和體育教育在高職院校中進行融合,就必須要促進教學內(nèi)容的改革,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與時俱進。
2.4 教學方法單一
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過程當中,使用的教育方式還比較單一。僅僅只局限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從而忽略了對課程思政精神和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因此,想要在體育教育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元素,就必須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
2.5 教學評價體系不完整
教學評價是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在比較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課程的評價了解到學生對課程的掌握情況,并且透過學生的評價教師能夠了解到自身授課的不足,并通過在線學習和觀摩其他教師的授課情況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與此同時,學生能夠通過教師對自己的評價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接下來的努力學習克服這些問題,提高自身學習和思想境界。目前,無論是學生對教師課程的評價,還是教師對學生個人的評價,在改善課程和提高學生能力方面都沒有實際的促進作用。
3 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方式的改革要點
3.1 改革教學方式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占據(jù)教學的主導地位,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培養(yǎng)。但是今天的學生已經(jīng)和過去有了較明顯的變化。部分學生已經(jīng)在進入校園之前就已經(jīng)對體育項目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這就導致這一類學生可能無法完全投入課程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該部分學生可能還會對教學過程帶來一些混亂的影響。所以,現(xiàn)今的教學應該將課程思政與課程緊密相連,以學生為主體,用提問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促進體育教學的改革。課程思政元素與課程融合的教學方式給予了學生相互交流想法便利,同時,學生之間的默契也將有巨大的提升。除此之外,可以布置多種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的活動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同學間的相互激勵,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學習的全身心的投入。與此同時,視頻教學的方法也能夠發(fā)掘?qū)W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多方面開展團隊形娛樂游戲,講解籃球、足球、排球等團隊運動的比賽競技的實況,讓學生們了解一個團隊的重要性,能更有效的促進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3.2 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和責任感
愛國主義精神是國人最重要的使命和責任。無論是學生還是成年人,愛國都是他們的精神理念之一,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體育不光是培育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同時,體育教育也需要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政治思維和道德品質(zhì)。教師可以通過對國內(nèi)外不同種類、不同方式的運動大型賽事的了解,同時與當代運動員的愛國思鄉(xiāng)情懷相聯(lián)系進行教學。通過視頻進行傳轉(zhuǎn)播比賽實況,教師應到學生觀看這類視頻,培養(yǎng)學生專注力。視頻播放的時候,我國在賽事中取得良好的成績時,學生也會對自己的國家產(chǎn)生極強的民族自豪感。這種民族自豪感將促使他們?nèi)轿坏耐度脒M運動中,使得每一個人都具有為國爭光的想法,以此培養(yǎng)每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理念。
學生將平時的訓練與自身的思想情感聯(lián)系在一起,將會以高標準要求自己,面對困難的時候全力以赴,把握每一次機會,鍛煉自己,提升自己。同時,將這種情感與國家發(fā)展相聯(lián)系,促進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理念的發(fā)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將努力提升自己,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由此產(chǎn)生強烈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會促使學生做好每一件事,把握住每一次提升自己的機會。與此同時,運動賽事后產(chǎn)生的花絮也將對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和目標制定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每一個運動健兒的身影,每一個奧運健兒背后的故事,每次比賽場上的努力都將展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將在學生的心里留下極大的影響與震撼。運動員們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與重重困難的考驗,最終成就自己,為國爭光,這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珍貴的經(jīng)驗和財富。他們的故事對于學生們今后的發(fā)展與工作會帶來巨大的影響,通過對他們的了解,學生們會意識到,無論在哪一個崗位從事什么工作,只有盡職盡責的做好每一件事,才能獲得經(jīng)驗的積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冠軍,但是每一個人都有成為冠軍的可能,只有抱著對自己的責任心和信心,奮力拼搏,才會有成功的可能。
3.3 提高團隊精神
無論在賽場上還是在賽場下,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成功都不是僅通過一人的努力做到的。在生活中,夫妻相互分擔家庭的壓力重負維持一個家庭的幸福美滿。在職場中,每位員工完成自己的工作并與其他部門相聯(lián)系,共同促進才能使公司會有更好的發(fā)展。在賽場下,運動員之間互相磨煉,比拼自身的技術能力,才能有奪冠的瞬間。在賽場上,運動員們相互配合,犧牲自己,成就整個隊伍。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個人的努力終究都是有限的,但在團隊中,隊員們相互配合,成功的可能將是無限的。當然,良好的配合往往能達到1+1大于2的效果,但是在不良團隊配合下,也是會產(chǎn)生1+1小于2的效果,所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觀念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借鑒多樣的團隊配合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的默契與配合。如果僅僅只是進行體育訓練,那么學生很難擁有團隊意識,只有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團隊意識才能有所提高。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和不同的處理方法,在活動進行中,每一個人的參與使得學生漸漸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制定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活動,促進全體學生參加,并在活動結(jié)束后做好小結(jié)。在這種教學模式培養(yǎng)下,高職院校的學生將逐漸理解團隊合作精神,并且將其融入到平時生活中,這樣更能促進體育教育與課程思政教育的融合。
3.4 進行課程改革
課程的改革將直接影響到教學的內(nèi)容、教學的目標,一個完善的教學改革標準將決定此次教學改革的質(zhì)量。首先,該標準應具有自己明確的立場與目標,并且一項改革的成功并不是單方面的認可,所以,應該多與學生或者家長相聯(lián)系,共同評價,共同思考,廣泛吸收來自社會各方各界的意見,這才是教學改革的意義所在。
與此同時,單一的標準在不同的地方實施,達成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在教育中,教師應該總結(jié)教學的經(jīng)驗,不斷在實踐中完善和發(fā)展改革標準??v觀歷史,每一種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在實踐中發(fā)展,在實踐中總結(jié),只有這樣才有改革的成功。并且,最有價值的建議和最有價值的反饋都是來自被教育者。學生的反饋將是最重要也是最貼近改革的重要方向,重視學生的反饋與意見,將對改革的標準與方向起到指導性的作用,這對體育教育與課程思政教育的融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 結(jié)語
課程思政過程是教育者按照課程思政目標對學生在思想品德上所提出來的要求,借助相應的課程思政內(nèi)容和方法,對其政治意識、思想觀點和道德品質(zhì)等方面施加影響,并引導進行自我教育,從而促成學生課程思政品德發(fā)展的過程。因此,想要促進課程思政發(fā)展,就必須要加強對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創(chuàng)新和改革。課程思政教育與體育教育的高度融合,能夠更加有效地使得學生在思政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鍛煉之中。課程思政教育與體育教育之間本身就擁有相同的元素,二者進行融合也能夠?qū)崿F(xiàn)1+1大于2的效果,因此,高職院校領導也要鼓勵發(fā)展融合課程思政元素的體育教育,使得學生在提高身體素質(zhì)的同時,也加強了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培養(yǎng)。除此之外,促進體育教育和課程思政教育的融合,也是響應中央教育的決策,為國家培養(yǎng)出具有高素質(zhì)的技術型人才,促進“工匠精神”的培養(yǎng)。
本文系2020年重慶公共運輸職業(yè)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公共體育教學改革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實踐研究,編號:YSJG202006。
(作者單位:重慶公共運輸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