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媒介技術促進學習直播的發(fā)展,直播自習室在B站(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廣受歡迎。本文通過分析B站直播自習室的空間建構與互動機制,探討直播自習室背后用戶的使用動機。個體在直播自習室中,主播和觀看者都能從對方身上獲得來自“遠方”的精神激勵和支持。直播間中個體實現(xiàn)遙遠的“在場”,獲得“賽博同桌”,滿足陪伴的訴求,并在主動被“監(jiān)視”與“想象監(jiān)視”中實現(xiàn)主播和觀看者的雙向自律。同時,也要理性看待主播的過度表演化現(xiàn)象和隱私泄露問題,合理使用直播自習室。
關鍵詞:學習直播;傳播心理;表演化學習
2019年7月16日,B站發(fā)布的《畢業(yè)季大數據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在 B站上已經有累計14億次的陪伴觀看學習和 800萬條彈幕鼓勵。Z世代的年輕人不是只在書桌上“孤軍奮戰(zhàn)”,而是更愿意“study with me”。2020年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學習直播也迎來了新浪潮。研究B站直播自習室的特點和用戶動機,一方面能為網絡直播內容的研究提供更多視角;另一方面能幫助用戶優(yōu)化自身的學習方式,也有助于直播自習室未來的健康發(fā)展。
一、直播自習室概況
第48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guī)模已達6.38億,占網民整體的63.1%。網絡直播迅猛發(fā)展,“直播+”形式日漸多樣化、日?;?。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的影響,基于網絡直播技術的直播自習室就受到了更多關注。B站是目前國內主要的學習直播平臺,其直播分區(qū)開設了陪伴學習模塊。主播在B站進行身份認證之后,可以在B站頁面中下載安裝“直播姬”,選擇與直播內容對應的學習分區(qū)后開始直播。
網絡直播的擬真性使媒介互動的主體模糊了真實和虛擬的界限,網民通過直播表達自我并參與當下的文化生產與消費。[1]在直播自習室中,學習主體不必“禁錮”在特定的地點,通過直播平臺就可將私人的學習場景再建構,與觀眾共同創(chuàng)造虛擬的自習室。與其他的直播形式不同,自習室以“學習”為主題,所以并不產生大量的互動行為,直播自習室的語言互動和彈幕頻率都比較低。選擇出鏡的主播,大多都安靜地的學習,直播自己的學習過程。觀看者在主播的陪伴下一同學習,并可以通過發(fā)送彈幕和贈送禮物等形式與主播進行互動。
二、直播自習室的空間建構與互動機制
(一)封面
經參與式觀察可得,在B站的陪伴學習版塊里,主播們都會根據自己的學習主題來設定自習室的標題,例如“白噪音自習室/公考論文/很酷不聊天”;“24h自習室|白噪音|23考研|古代文學”,高頻主題為“考研”“事業(yè)編”“云同桌”“高考”“24h”等。同時會選擇部分主題詞或“靜下心來,一起學習”等激勵用語作為字幕放在封面圖上。封面主題也會標明自習室的背景音樂類型供觀看者選擇,如“白噪音”“輕音樂”“火烤”“雨聲”“靜音”等。對于封面圖片,主播們多數會選擇個人學習照、書桌照、風景或萌寵照這三種類型。這些明確的主題、背景音樂和背景圖片都可以吸引相似學習目的和學習習慣的人進入直播自習室,更賞心悅目的設置則會為自習室?guī)砀嗔髁俊?/p>
(二)直播自習室界面設置
觀看者進入直播自習室后,會看到主播選擇的最佳拍攝角度所拍攝的經過精心布置后的書桌或場景。直播自習室界面可以分為三大類型:第一類為主播出鏡類。作為直播主體的主播,或選擇上半身出鏡、或選擇胳膊、背面、下半身出鏡,方式各不相同。主播們會在直播界面的角落放置文字信息標明個人情況、直播時間、簽到口令、待辦、倒計時、學習社群信息、背景音樂名稱等,或標明“有問題或了解更多信息點開頭像看簡介”。部分主播會在簡介里標明自習室的學習簽到積分規(guī)則、抽獎信息、學習用具和書桌相關分享、軟件推薦,并與粉絲進行日常生活交流等;第二類為一起云自習類。主播同樣會出鏡,但是會邀請觀看者一起加入直播。例如,主播“愛學習的小譚”在其界面上標注“想云自習的可以加入騰訊會議:XXXX(會議號)?!贝藭r,直播間的界面中,會同時出現(xiàn)主播和已加入直播的觀看者們的小窗口,并對窗口進行表格式拼接;第三類為場景氛圍類。直播間沒有主播出鏡,直播界面是直播精心選擇的場景,可能是真實場景,也可能是特效。例如“冬日雪天森林中的書房|氛圍自習室|溫暖烤火聲、屋頂上的落雪”自習室就使用了特效場景,用“雪天”“森林”“壁爐”“書房”等元素營造靜謐、溫暖的氛圍,以喚醒感官體驗。
(三)互動機制
柯林斯的“互動儀式鏈”理論指出了四個互動儀式的條件,分別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場所;對局外人設定了界限;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對象或活動上以及人們分享共同的情緒或情感體驗。[2]在直播自習室內,主播選擇“考研”“寒假”等為主題,直播自己的學習場景,觀看者自主選擇相似主題進入直播間,二者學習行為產生連接,在主播和觀看者之間分享共同的學習情感體驗,營造出無形的陪伴感?;袈沟幕永碚撝赋觯鐣觾A向于在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經濟特征的個體之間發(fā)生。觀看者在選擇進入相似主題的直播間之后,往往會遇到相似的人,他們之間則更容易發(fā)生社會互動。
從直播間的互動機制來看,在B站的直播自習室內,通常在規(guī)定學習時間里主播不與觀看者產生交流,部分觀看者會在彈幕中自行提問與解答,主播則會在休息時間解釋彈幕問題。部分主播沒有開麥回復這一環(huán)節(jié)。當然,也會有主播在固定時間段與粉絲聊天以加強連接。例如,“椰子lazy”會在晚11點后開麥,時而閑聊,時而吃播。當主播臨時有事無法直播,也會在主頁提前發(fā)布動態(tài),向觀看者“請假”。
觀看者對主播的打賞也是直播間的互動形式之一。除了簽到獲取經驗值之外,觀看者可以選擇使用“電池”和“銀瓜子”兩種虛擬幣打賞,一元兌換10“電池”,蘋果系統(tǒng)一元兌換7“電池”,“銀瓜子”則通過觀看視頻等方式獲得,但是目前只能夠兌換最低等級的“辣條”進行打賞。觀看者可以通過“領取小心心”“專屬彈幕顏色”“解鎖專屬禮物”加入主播的粉絲團。按照打賞機制,粉絲可以依次獲得“艦長”“提督”“總督”勛章。
三、動機分析:直播自習室背后的需求滿足
(一)雙向督學:“遠方”的精神激勵促進自我實現(xiàn)
彭蘭教授認為,在網絡中參與互動意味著對關系的期待,無論面對哪種性質的關系,人們都希望在需要的時候能進行情感上的溝通,獲得情感性支持。[3]在直播自習室中,參與雙方都有學業(yè)有成的期待,都盼望能從對方身上獲得精神激勵和情感支持。
對主播而言,可以從直播的觀看量、簽到人數和B站粉絲數量中感受到觀看者對其學習行為的激勵,也可以從觀看者在直播間發(fā)布類似“我們一定會上岸”的彈幕中獲得精神激勵,這些都能提高主播繼續(xù)直播學習的欲望。對觀看者而言,出于“見賢思齊”的心態(tài),此時呈現(xiàn)“努力學習”人設的主播起到了示范作用,觀看者對主播規(guī)范科學的計劃和日復一日的學習行為產生認同心理,會將主播視作榜樣進行模仿,這會激勵觀看者向其靠近,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期待成為像主播一樣的人。例如,在主播“Haley_Hsu”的直播自習室中,主播標明今日任務“《歷史十二講》閱讀、中國古代史、2017英語真題和新題型”。彈幕中也會有觀看者打卡“專業(yè)課1/3完成”等(2022年1月17日觀察記錄)。
(二)雙向陪伴:“賽博同桌”解救“群體性孤獨”
雪莉·特克爾提出“群體性孤獨”的概念,認為互聯(lián)網的出現(xiàn),雖然帶來一種全新的方式讓人們的連接更加緊密,但沉迷于互聯(lián)網的“單薄”社交也讓現(xiàn)實中人與人的關系更加淡漠、疏遠。但直播自習室為人們的交流溝通提供了舞臺,人們不僅可以實現(xiàn)遙遠的“在場”,還可以進行雙向的體驗式互動,讓彼此成為對方的“賽博同桌”。主播直播自己的學習生活、開麥回復觀看者問題,觀看者通過彈幕和送禮物等形式與主播交流,分享共同的情感體驗,在枯燥乏味的學習行為之外給予心靈慰藉,賦予雙方一種陪伴感,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了一種親密關系。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停課不停學”的大背景之下,這種虛擬陪伴有利于消除獨自學習的孤獨感,滿足了當代獨居青年學習和社交的雙重需要。多數觀看者也更傾向于關注長期直播的主播,并頻繁觀看直播、進行互動?!坝腥四芘阒鴮W習了”普遍成為用戶使用B站直播自習室的動機之一。
(三)雙向自律:主動被“監(jiān)視”與“想象監(jiān)視”
在技術支持和疫情影響之下,遠程教育和直播教學興起,學習行為更趨于個體化。然而,缺少外部監(jiān)督,便帶來了自制力變差的問題。但直播自習室卻能讓主播和觀看者實現(xiàn)雙向自律。對于主播而言,其開設直播間選擇主動被“監(jiān)視”。在界面上標明的目標和待辦項被眾人所知,無形之中就有了約束,觀看者進入和離開直播間、發(fā)彈幕、送禮物等行為都影響主播行為的呈現(xiàn)。有學者借助??碌娜俺ㄒ曋髁x視角,指出網絡圍觀本質上是利用了“圓形監(jiān)獄”的權力機制,通過攜帶權力的目光而造成被圍觀者的自我規(guī)訓。全景監(jiān)獄的目光是由中心向邊緣擴散,而網絡圍觀相反,目光由邊緣向中心匯聚。[4]直播自習室就如同一個全景敞視監(jiān)獄,主播處于視覺中心,一旦出現(xiàn)走神、松懈就會被觀看者提醒,從而增強了主播的自律行為。對觀看者而言,他們在“監(jiān)視”主播的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監(jiān)視”著一言一行,從而保持高效自律的學習。直播自習室的界面設置也會影響觀看者的“想象”,例如,主播“Terence孫”的直播自習室中,其本人并未出鏡,直播界面上標明使用規(guī)則、作息表和“老孫自習室”的周打卡排行、月打卡排行和今日禮物榜。每小時只可打卡一次,打卡排行榜的前十名會在界面上公布ID。在榜單上的觀看者則受到了規(guī)則和他人監(jiān)視的雙重影響,進而增強了自身的自律意識和行為。同時,觀看者參與直播間直播的方式也會增強自律,當觀看者處于被監(jiān)視的角色時,便會不自覺地糾正自身的不良學習行為。
四、總結與反思
(一)圈層分享彌合數字鴻溝
圈層化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特征,經過B站100題的會員答題和進一步的細分版塊,用戶可以尋找到最符合自己目標的圈子。因此,在每個直播自習室中,都形成了一個相對固定的圈層。
在這個學習圈層之中,一方面,主播會分享學習方法、學習工具、桌面物品,甚至會分享學習軟件和資料,粉絲也會在評論區(qū)和社群中共享信息。例如,主播“超甜der梨子”的主頁中分享自用的學習閱讀架、電子設備、模糊濾鏡教程、電腦的時鐘軟件和番茄鐘軟件等;另一方面,主播也會在B站之外建立以自身為意見領袖的學習社群,其粉絲也會在社群中交流學習知識,分享學習相關的內容。人們可以在社群中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學習素養(yǎng)。主題不同的主播所組成圈層的類型也不同,各種圈層的存在會從不同方面彌合數字鴻溝,促進信息下沉。
(二)誘惑式壓力引發(fā)過度表演化現(xiàn)象
相較于吃播、直播電商等成熟的直播形式,直播自習室的盈利數額微乎其微。主播在直播之初,多半是致力于真正的學習分享。然而,禮物打賞、各種學習工具或教輔資料的推廣等盈利方式可能會對主播造成誘惑式壓力,引發(fā)主播過度表演化現(xiàn)象。為了利益,主播可能會強制增加自己的出鏡率,長時間保持“努力學習”的完美人設。戈夫曼的“擬劇理論”提出前臺和后臺的概念,人們營造出精心管理的形象,在前臺進行自我呈現(xiàn),后臺則是他人不能隨意進入的區(qū)域。長時間的角色扮演可能使主播沉浸在前臺的表演之中,混淆真實自我和表演化的自我;另一方面,保持較高的出鏡率也有利于吸引和鞏固粉絲。因此,直播自習室是否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也有待考察。如果學習變成一場表演,直播變成一場作秀,也就失去了直播自習室開設的初衷。許多直播作秀現(xiàn)象在B站學習區(qū)引發(fā)了巨大的爭議。例如,2020年主播“積極向上的骷髏”考研三戰(zhàn),每天直播學習10多個小時,考研成績英語27分引發(fā)巨大爭議。在此之后,他發(fā)布動態(tài)宣傳《財務自由之路》的聽書節(jié)目,并在未來規(guī)劃中寫道:將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多做視頻。2021年,“積極向上的骷髏”繼續(xù)考研,其評論區(qū)有評論表示“不管怎么樣這個UP陪我走過了一段路,還是挺感謝他的”。也有評論寫道:“引流是目的,直播什么的,隨便找個替身就行,反正又不是自己學習?!边^度表演化現(xiàn)象會導致直播自習風評變差,不利于其未來的持續(xù)發(fā)展。
(三)隱私暴露反噬個人生活
在直播自習室中,主播會在直播和互動中有意或無意地紕漏個人隱私,長此以往,會造成個人隱私泄露的問題,而隱私的過度暴露也會反噬主播正常的個人生活。例如,2020年B站知名的學習區(qū)主播“六六在這里”被粉絲質疑高考成績和考上大學的真實性,隨即便注銷了賬號。該事件也許涉及造假行為,真實性不得而知,但“六六在這里”本人在評論區(qū)寫道:“我這個賬號已經準備暫時不更新任何內容了。我已經打算好先忙大學的事情,如果太暴露隱私可能會影響我的大學生活?!庇纱丝梢姡辈プ粤暿抑械碾[私暴露問題很可能反噬主播的個人生活。
五、結語
雖然目前直播自習室的用戶有限,但隨著5G技術成熟,其高速率、低時延的特性會給用戶帶來更優(yōu)體驗。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已掀起學習方式的大變革,相信直播自習室在未來會有更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當然,我們也不可盲目樂觀,主播要學會在“真學習以自律”和“真直播以作秀”之間劃線,把握好商業(yè)性元素在直播自習室中的占比,觀看者要避免對直播自習室產生過度依賴。盈利難的問題也亟待解決,需要主播和平臺共同創(chuàng)新盈利方式。我們要辯證看待這一新興學習形式,合理規(guī)劃、理性使用。
參考文獻:
[1] 呂雅欣.大學生學習直播中的自我呈現(xiàn)與表演化現(xiàn)象研究[D].河南大學,2020.
[2] [美]蘭德爾·柯林斯.互動儀式鏈[M].林聚任,王鵬,宋麗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3] 彭蘭.新媒體用戶研究:節(jié)點化、媒介化、賽博格化的人[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54-55.
[4] 李曉蔚.“權力的眼睛”:全景敞視主義視域下的網絡圍觀[J].國際新聞界,2015,37(9):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