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十年中,人們將特殊兒童統(tǒng)一安置在一個單獨、封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教育,忽略了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不利于自閉癥兒童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诖?,本文結合教學中的實際情況,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依據(jù),對自閉癥兒童的教育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實例探討了幼兒園的融合教育。
一、自閉癥兒童的表現(xiàn)
(一)孤獨離群,交際困難
大多數(shù)自閉癥兒童缺乏與人交往、交流的意愿,有的自閉癥兒童從嬰兒時期起就表現(xiàn)出這一特征,如父母一抱就開始哭鬧,父母越是抱著哄,越是哭個不停。有些自閉癥兒童喜歡自己待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單獨活動,周圍發(fā)生什么事似乎都與他們無關,其他事情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他們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有些癥狀輕微的自閉癥兒童雖然能基本上適應集體生活,但不主動與人接觸、溝通、交流,缺乏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
(二)言語障礙,無法溝通
大多數(shù)自閉癥兒童言語很少,一些較為嚴重的甚至從不開口說話,即使會說也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蹦,有時他們會選擇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些自閉癥兒童會刻板地重復他人說過的簡短話語,當與自閉癥兒童面對面交談時,他們會顯得特別急躁,甚至會通過尖叫來表示回應。
(三)興趣狹窄,行為刻板
行為刻板反復是自閉癥兒童的典型特征,他們會重復地蹦跳、拍手、揮手、奔跑、旋轉。正常的兒童在活動過程中往往會被新奇的事物吸引,難以保持長久的專注力,但是自閉癥兒童常常能專注于做一件事,有的時間長達幾個小時。一些自閉癥兒童每天要吃同樣的飯菜,出門要走相同的路線,如有變動就會大哭大鬧。自閉癥兒童往往可能具有異于常人的稟賦,比如繪畫、音樂、記憶等。教師應關注自閉癥兒童,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心里的聲音。
二、教育對象的具體情況
中班上學期,筆者所在班級轉入一名自閉癥兒童矜矜(化名),她的實際年齡為8歲(心理年齡為3歲半),在自閉癥兒 童中心接受感統(tǒng)專業(yè)訓練2年。在此期間,相關人員對矜矜作了評估,評估報告顯示矜矜有以下特點:其一,言語障礙,不主動與人交流,喜歡自言自語,重復講述;其二,不合群,喜歡獨處;其三,上課坐不住,注意力差,喜歡自由活動;其四,疼痛感弱,情緒激動時有過激行為,如擊打自己、喊叫;其五,聽到音樂會手舞足蹈,動作不協(xié)調,對新環(huán)境有恐懼感,聽到異響會本能捂住耳朵,渾身戰(zhàn)栗。以下是筆者觀察到的一些細節(jié)。
(一)觀察細節(jié)一
在開學前,筆者所在幼兒園舉行“入園體驗”活動。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矜矜情緒比較穩(wěn)定,面對教室新環(huán)境有陌生感,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能逐字說出“老師好”三個字,但很抗拒教師的接近,交流時眼神閃躲,手舞足蹈。在半小時后,矜矜走進圖書角,自主翻閱圖書。但當筆者嘗試靠近時,她很不自在,并伸出手想要推開筆者。
(二)觀察細節(jié)二
開學第一天,大部分兒童能自己進入班級,矜矜的表現(xiàn)卻讓筆者手足無措,她大哭大鬧,甚至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面對筆者的安撫,矜矜十分抗拒,在進入班級后,矜矜開始胡亂跳動,亂扔東西,表現(xiàn)出極不安穩(wěn)的樣子。
(三)觀察細節(jié)三
在吃飯時,矜矜需要保育員輔助喂飯,面對素菜閉口抗拒,用手推開。當保育員在米飯上淋上紅燒肉汁后,矜矜緩慢張口,吃飯時心情平穩(wěn)。在午睡時,筆者帶矜矜認識自己的床鋪,她上床后就開始哭鬧,自言自語,面對筆者的陪伴十分反感,雙手不停地觸摸床鋪周圍,發(fā)出尖叫聲,影響了其他兒童入睡。
筆者以《指南》為依據(jù),在全面了解矜矜具體情況的基礎上觀察矜矜的特殊性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矜矜是一名典型的中度自閉癥兒童,她2歲時還不會說話,在交流時眼神躲避,有嚴重的情緒障礙。她的自理能力弱,不會主動做任何事,有時會有攻擊性行為。
三、教育教學目標
在思想方面,筆者確立了以下目標:一是增強包容心,以同理心對待矜矜,讓她感受到教師和同伴的尊重、接納;二是觀察矜矜各種不尋常的接觸表現(xiàn)和情緒變化,以愛育愛。在教育教學方面,筆者確立了以下目標:一是鼓勵矜矜融入集體,引導她嘗試接觸同伴;二是增加與矜矜的言語交流,在具體的情景中糾正她各種不當?shù)男袨?;三是繼續(xù)觀察矜矜的各種表現(xiàn),逐漸挖掘她的特殊才能。
四、干預措施與干預效果
(一)巧借合適的時機,豐富兒童的社會性體驗
《指南》提出,幼兒園應當依據(jù)兒童的身心需求,為其提供豐富的活動環(huán)境,讓他們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游戲化教學理念符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教師運用游戲化教學模式可有效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更好地認識、了解兒童,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游戲有助于發(fā)展自閉癥兒童的“象征性理解”,即對事物間聯(lián)系的理解,有助于發(fā)展自閉癥兒童的生活技能,促使他們理解社會角色。
入園的第二個月,矜矜已經(jīng)逐漸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情緒更加穩(wěn)定。在一次集體游戲活動中,筆者發(fā)現(xiàn)矜矜對于游戲有自己的見解,并能迅速做出反應。在玩“切水果”游戲時,同學們集體圍成圓圈,矜矜坐在筆者旁邊,當筆者說出“水果刀準備”時,矜矜立馬笑著站起來,其他兒童以手做“刀”準備。“蘋果!切!”兒童齊聲喊道,這時矜矜跳至圓圈中央做出“切”的動作;“香蕉!切!”矜矜面帶笑容做動作,情緒非常飽滿;“兩個橘子!切切!”矜矜跟著連跳兩下并伴隨著笑聲;當其他兒童說出“炸彈”時,矜矜飛快抱頭蹲地,做出防御姿勢。在活動結束后,矜矜主動拉著筆者的手,用肢體語言表達出想要繼續(xù)玩“切水果”游戲的意愿。
在日?;顒又校P者注重引導矜矜,用心地讓她融入每一次的集體活動中。同時為了及時應對她情緒激動時的情況,筆者將她的座位安排在身邊。在游戲活動中,面對矜矜在圓圈內跳動的行為,筆者沒有制止,而是給予她適度的活動自由。筆者發(fā)現(xiàn),矜矜能聽懂指令并迅速做出反應,她的參與帶動了班上其他兒童的積極性,將活動推向高潮。
(二)巧借同伴的贊美,增進濃濃伙伴情
《指南》提出:“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其社會性發(fā)展的基本途徑?!膘`活多變的課堂活動能更好地打開自閉癥兒童的心門,使其融入集體,更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入園的第三個月,在集體活動時間,矜矜能和同伴一起靜坐并接受知識的熏陶,情緒穩(wěn)定,偶爾會走神。在主題活動“我周圍的人”中,筆者邀請兒童用描述性語言談一談自己的好朋友,有的兒童說:“我的好朋友扎著兩個馬尾,有劉海,眼睛大大的,我很喜歡和她做朋友。”這時,筆者邀請矜矜描述自己的好朋友,其他兒童都很期待她的發(fā)言,但等了很久,矜矜始終沒有發(fā)聲,只是靠近筆者用手指了指好朋友。筆者立刻說道:“原來矜矜的好朋友是藍藍,我們來和矜矜一起說說她的好朋友吧!”在筆者的鼓勵下,矜矜慢慢開口說:“她大大眼睛,有頭發(fā),穿裙子,穿鞋子?!甭牭今骜娴拿枋觯∨笥褌兌夹α?,矜矜低下了頭,這時,藍藍主動上前抱了抱矜矜,告訴她“我們是好朋友哦”,并對她甜甜地笑了。這是矜矜第一次沒有抗拒同伴的肢體接觸,且表現(xiàn)得十分開心。
《指南》提出:“幼兒在與成人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fā)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苯處煈⒅嘏囵B(yǎng)兒童的交往技能,引導他們積極參加各種交往活動,使其體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筆者引導其他兒童了解矜矜的特殊性,并真正地從內心接納她。同學們都有一顆善良、包容的心,愿意主動幫助矜矜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漸漸地,矜矜不再排斥同伴的接觸,甚至主動靠近同伴,產生了濃濃的伙伴情。
(三)巧借正強化,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兒童進行行為習慣教育,必須抓好兒童生活中的“第一次”,注重環(huán)境對兒童的影響。在引導矜矜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過程中,筆者采取了正強化的方式,比如獎勵她小禮物、擁抱她等,通過獎勵不斷鞏固她的良好行為。對于她的一些過激行為,筆者則通過嚴厲的口吻、嚴肅的表情等進行及時教育。
入園的第四個月,矜矜能自主入園,具有自我服務意識,能適應班集體一日生活,但在行為習慣上有些不足。例如,矜矜一進教室就脫鞋子,穿著襪子到處亂走。在耐心與她交流后,筆者發(fā)現(xiàn)效果并不明顯。在與家長進行溝通后,筆者了解到矜矜在家中的習慣也是如此?;诖耍P者以活動“我們的物品寶寶”為索引,在集體活動中詢問兒童“怎么管理我們的“物品寶寶”,如果不保護好它們會怎么樣”,兒童爭先恐后地回答。同時,筆者組織了穿鞋子、疊衣服等比賽活動,在指令性游戲活動中,矜矜能主動穿好鞋子,在同伴的幫助下疊好衣服并放在指定位置。筆者當面表揚了矜矜,并給予她小紅花作為獎勵,矜矜興奮地說:“謝謝?!弊源艘院螅骜嬖僖矝]有脫鞋子亂走,反而很愛護自己的物品,有了一定的規(guī)則意識。
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兒童的習慣,通過隨機教育引導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經(jīng)過一學期的訓練,正強化方法起到了促進作用,矜矜逐漸掌握了文明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學會了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五、反思與收獲
在教育3~6歲兒童時,教師應尊重兒童發(fā)展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兒童的認知能力和發(fā)展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計劃,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兒童。
面對自閉癥兒童,教師要從內心接納他們,愛護、尊重他們。矜矜剛入園時出現(xiàn)排斥與哭鬧的情況,面對普通兒童的不解、其他家長的質疑,筆者始終相信以愛育愛,讓愛綿延至大集體。筆者從一日生活入手,以《指南》為目標依據(jù),結合觀察法、分析法、干預法等,開展了一系列的融合教育活動。漸漸地,矜矜開始友好地面對同伴,形成自我服務意識。同時,普通兒童也逐漸在活動中學會了尊重他人,感受愛與被愛,學會了分享。
對于自閉癥兒童,教師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即使不能讓他們從封閉的世界中走出來,至少可以在他們緊閉的大門前點燃一盞燈,為他們黑暗的世界帶來一絲光亮與溫暖。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城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