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岱 姚俊
家校合作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助力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特殊學生更好發(fā)展,在上級有關部門支持下,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qū)探索建立了隨班就讀家校聯盟新模式,進一步深化家校合作,提升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育人水平。
海曙區(qū)隨班就讀家校聯盟包括校內聯盟和校際聯盟兩種形式。校內聯盟是一所學校內所有隨班就讀家長參與的組織形式,服務全校的隨班就讀學生;校際聯盟則打破校際邊界,以學生障礙類別作區(qū)分,如集合自閉癥學生家長的星寶聯盟、聚集唐氏綜合征學生家長的唐寶聯盟,以及面向多動癥學生家長的多動障礙陣線等。
校內聯盟由校長室和家長學校牽頭組織,聯合教導處、德育處,組建隨班就讀家委會,設立融合教育活動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資源教師、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家長志愿者(圖1)。
圖1 隨班就讀校內家校聯盟組織機構
在校內聯盟中,教導處負責組織課程建設、進行教學安排、舉辦教學活動,以及為隨班就讀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資源;德育處負責組織德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主題活動等,營造融合教育氛圍,促進學生融合;隨班就讀家委會則負責組織家長力量,提供共享資源,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梁,互通家校信息;融合教育活動小組負責組織資源教師、家長志愿者等共同實踐家校合作項目。
校際聯盟由區(qū)資源中心基于學生障礙類別跨校組建,以區(qū)內原有障礙兒童家長互助組織為基礎。隨班就讀學生家長按孩子障礙類別參加不同校際聯盟。
如,區(qū)自閉癥家校聯盟由區(qū)資源中心牽頭組建,由星苑家長學校提供專業(yè)輔助,成員為各校自閉癥學生家長(圖2)。星苑家長學校是寧波市自閉癥學生家長組建的民間互助組織,有著豐富的專業(yè)資源、專業(yè)志愿者、下屬康復機構和自閉癥學生家長資源庫。依托區(qū)資源中心強力領導和星苑家長學校專業(yè)輔助,區(qū)自閉癥家校聯盟為各校自閉癥學生家長提供培訓資源、實踐活動和家長心理沙龍等,為各校自閉癥學生提供輔助設備、融合活動、個別化支持、康復訓練機會、志愿者服務等,為資源教師提供培訓資源、單獨輔導、實習實踐場地、器材設備資料等。
圖2 自閉癥家校聯盟組織示意圖
校際聯盟促進了各校隨班就讀學生家長的溝通互助,擴大了隨班就讀學生融合范圍,也促進了校際隨班就讀工作協同推進。
不管是校內聯盟還是校際聯盟,隨班就讀家委會都作為組織核心,協調家校雙方制訂教育計劃和目標、進行定期研討、開展教康活動、實現資源共享,為隨班就讀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服務。
家校聯盟有效組織學校和家長共同探討隨班就讀學生的教學目標、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針對每個隨班就讀學生,隨班就讀家委會協調校級領導、資源教師和家長參與研判會,討論教學現狀、擬定發(fā)展目標、制訂計劃。隨班就讀學生家長在學校各類涉及學生的活動中充分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
除開學初研判會外,家校聯盟要求資源教師、家長等定期溝通信息,學校定期組織研討活動并隨時改進教學方案,家長和家長志愿者參與隨班就讀學生的日常教學管理。為推動學校隨班就讀工作的改革和發(fā)展、更好滿足隨班就讀學生需求,家校聯盟引進各類障礙兒童康復資源,培訓資源教師和家長。
以G校為例。成立家校聯盟之前,G校的隨班就讀工作以學業(yè)補救和感統(tǒng)康復為主。成立家校聯盟之后,家校聯盟主導引進了面點師志愿者、面點設備,開設面點課程,使得學校隨班就讀課程更為豐富。全校隨班就讀學生參加一周兩次的面點制作,提高了精細動作能力、勞動技能、社交能力和自信心。學校的隨班就讀工作也由學業(yè)輔導轉向勞動技能提升,資源教室活動更多元,隨班就讀工作走向特色化、個性化。
家校聯盟指導校內外各類融合教育活動小組的建立,豐富隨班就讀學生的教育康復活動。融合教育活動小組有校內和校外兩大類型。其一,校內融合教育活動小組。部分學校隨班就讀學生人數較少,組建1個融合教育活動小組,并根據隨班就讀學生需求和學校特色,探索教康活動內容;部分學校隨班就讀學生人數較多,則按其年齡和學段組建2至3個融合教育活動小組,并根據年段確定活動內容;還有一些學校根據隨班就讀學生的人數和特長,組建含運動、繪畫、朗讀等不同活動內容的融合教育活動小組。其二,校外融合教育活動小組。校外融合教育活動小組由兩所以上的學校根據隨班就讀學生障礙類型和特長跨校組建,并開展不同的教育康復活動,按障礙類型組織的有自閉癥組活動、唐寶活動,按特長組織的有繪畫活動、體育活動、朗讀活動等。
表1 家校聯盟指導下的融合教育小組活動列舉
如,Q校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學生(以下簡稱多動學生)較多,這些學生常伴隨學業(yè)成績差和社交不良。區(qū)級多動家校聯盟引導Q校聯合周邊A校和H校組建面向多動學生的融合教育活動小組,并引進兒童醫(yī)院資源和教科所的訓練設備,開設注意力訓練課程。A校、H校多動學生在固定時間到達Q校。兒童醫(yī)院醫(yī)生對多動學生進行醫(yī)學評估之后每周一次進入Q校對其進行專門訓練,家長觀摩學習;家長志愿者每周一次對其開展注意力訓練二輪訓練;三所學校資源教師則在其余時間對其開展教學補救和社交訓練。此過程中融入醫(yī)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內容,開展豐富多樣的資源教室活動,共同輔助多動學生發(fā)展,并輻射周邊學校,促進更多同一障礙類型學生康復和成長。
隨班就讀家校聯盟能夠為學校隨班就讀工作提供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包括隨班就讀學生需要的設施、設備、教材、校外實踐基地,以及協調相關的康復機構、提供更多的教學志愿者等。此外,家校聯盟還注重挖掘學校原有的教學設備器材,實現校內外資源整合,提升資源教師技能,多方位地為隨班就讀學生服務。
隨班就讀家校聯盟的構建,有效調動了各方合作,共同培養(yǎng)隨班就讀學生,使得他們在德育、智育、體育、勞育、美育等方面均有所發(fā)展,能夠在不同的領域展現自己的光芒。如面點融合小組學生學會了各種面點的制作,開了面點展示會;“我來寫詩”融合小組成立了詩社,印制了詩集;健美操舞團為隨班就讀學生量身定制了健美操課程,在全區(qū)巡回表演等。
隨班就讀家校聯盟工作促進家長更詳細地了解資源教師的工作、理解學校的隨班就讀工作開展,他們提出的建設性意見也能夠有效地傳達給學校。家校聯盟指引下對每個隨班就讀學生的針對性訓練,使得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和發(fā)展,解決家長關注的核心問題。而豐富的培訓和家長沙龍活動,使家長專業(yè)知識得以增加、心理壓力得到紓解。家長之間也有了互助渠道,家校矛盾減少,家長對學校辦學的滿意度提高。
原有的普校隨班就讀工作往往局限于校內資源,資源教師精力有限且多集中于學業(yè)補救方面。在家校聯盟的指導下,各校引進資源培訓資源教師,挖掘自身內涵,整合校內外資源,形成隨班就讀特色課程,促使資源教師更專業(yè),學校課程更多元、資源更豐富、融合教育氛圍更融洽,學校辦學理念進一步提升。
目前海曙區(qū)家校聯盟還帶有較濃的家長和學校志愿者性質,未來將在區(qū)資源中心的專業(yè)引領下,爭取更多政府和社會力量的支持,從而惠及更多障礙類型學生及其家長,為區(qū)域隨班就讀工作的提效增質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