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玲 鄒麗敏
【摘 要】目的:探討手術室人性化護理的價值。方法:將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00名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接受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后SAS、SDS評分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心理舒適度和醫(yī)療質量,值得推廣應用[1]。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手術室護理;應用價值
Application value analysis of humanized nursing model in operating room nursing
SUN Xiaoling, ZOU Limin
Weihai Municipal Hospital, Cheeloo College of Medicine,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Shandong 264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operating room. Methods: 10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9 to February 2020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umanized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patients’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comfort and medical quality,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1].
【Key?Words】humanized nursing;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pplication value
手術是治療多種疾病的有效方法,護理是外科治療的重要部分。高質量的護理干預確保了手術成功,減少術后不良事件發(fā)生。傳統(tǒng)手術室護理注重生理護理干預,缺乏對患者個體情況的研究分析,缺乏人性化措施,患者滿意度低。近年來,人性化護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重點是關注患者,強調護理干預人性化,能滿足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讓患者在整個救治過程中保持良好狀態(tài),很好地配合醫(yī)護人員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的同時讓患者心靈舒適,改善手術結果,有助于患者預后[2]。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手術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4歲~75歲,平均年齡(47.64±8.44)歲;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25歲~74歲,平均年齡(46.73±7.86)歲,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進行對比,無明顯差異,不發(fā)生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自愿參與和知情同意;良好依從性。排除標準:原發(fā)性精神和認知障礙患者;中途退出者;無法有效溝通者。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①入院期間,全體醫(yī)務人員熱情接待患者及家屬,向他們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及責任護士;②藥物護理,及時告知患者用藥情況,如有不良反應,指導患者及時通知醫(yī)務人員;③術前準備,協(xié)助患者進行各種檢查;④術中護理,根據檢查結果制定手術方案,配合醫(yī)生手術,記錄術后觀察情況;⑤出院后,定期指導患者返院復查,如有異常及時聯(lián)系醫(yī)師。觀察組開展人性化護理服務。
1.2.1 術前人性化護理:在術前一天收到手術通知單后,護士必須在手術前訪視患者,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和狀況,術前與患者溝通,觀察其表情、行為和語言,并對患者術前的心理狀態(tài)有基本的了解。溝通時注意語言禮貌,保持微笑,給患者留下親切感覺,幫助患者在手術前緩解緊張與焦慮情緒。為患者及家屬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和設備,用圖片簡要介紹麻醉方法、手術過程、術中體位等,以便患者在手術前對手術有一定了解,減少患者對手術室的陌生感及對手術的恐懼。詳細解釋術前預防措施及準備的重要性,以便患者了解手術安全性,從而增加對手術的信心。耐心、仔細地回答患者及家屬的問題,有助于患者在最佳條件下得到放松并迎接手術。
1.2.2 術中人性化護理:除手術前一般準備流程外,還需為患者創(chuàng)設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溫濕度必須控制在人體適宜范圍內。當患者進入手術室時,密切觀察患者語言及神態(tài)表情,并加強陪護。在手術過程中,必須輕拿輕放手術用品,以避免刺耳噪音刺激患者。當情況允許時,與患者交談以分散其注意力。同時,應特別注意患者身心狀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向醫(yī)生匯報。
1.2.3 術后人性化護理:手術后應密切監(jiān)測患者病情,加強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并及時記錄患者心理、血壓、脈搏、呼吸等情況。當患者清醒后,有必要解釋手術情況,并告知術后預防措施,以消除患者及家屬的擔憂。當患者病情穩(wěn)定時,提供合理的飲食,主要是流質飲食,飲食應清淡易消化,多吃綠色蔬菜和水果,提供高維生素食物,多喝水,及時補充營養(yǎng),提高抵抗力。此外,加強并發(fā)癥的預防。手術切口必須及時更換敷料,確保敷料干燥,避免感染。引導患者正確咳嗽,及時排痰,避免出現嚴重并發(fā)癥。疼痛護理時,可用多種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例如播放視頻、聽歌、聊天等,如有必要,也可用止痛藥減輕患者疼痛。另外,術后1天~3天,護士應定期巡視,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及心理狀態(tài)。
1.3 觀察指標
根據SAS、SDS評分標準,對兩組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分,分數越高,患者的焦慮或抑郁情況就越嚴重。并認真統(tǒng)計好兩組患者的滿意情況,其中,滿意度=(很滿意人數+基本滿意人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后的SAS和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00%)高于對照組(88.00%),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手術作為一種現代外科手段,是診斷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手術室是搶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場所,對醫(yī)生的操作水平及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護理質量對手術結果有重大影響,所以護理模式的選擇必須謹慎。人性化護理模式是現代醫(yī)學護理領域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以患者為中心,耐心、細致地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務,充分滿足患者需求,營造良好的醫(yī)療環(huán)境,使患者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治療。
在現代社會經濟發(fā)展和進步的背景下,人們對精神物質生活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對醫(yī)療服務質量需求不斷增加,所以推動了我國醫(yī)療服務的持續(xù)發(fā)展。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新的護理模式,是現代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趨勢及需求,人性化護理核心是“以人為本”,從傳統(tǒng)機械護理到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關注患者思想、情感和感受,使他們能享受全面的身心安全及保護,提高其自信心,以便順利進行手術。此外,人性化護理是一個廣泛的領域。在護理過程中,護士應不斷加強護理經驗,拓寬知識面,從患者角度看待問題,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不斷更新護理觀念,提高護理效果與質量。在手術室護理中提供人性化護理旨在為正常手術創(chuàng)設有利條件,最大限度確?;颊甙踩玔3]。
對患者而言,人性化護理不僅能增強其信心與合作精神,而且能確保手術的成功?;疾『?,人們會出現焦慮、恐懼和孤獨等心理問題。而人性化護理以患者舒適為導向,營造溫馨舒適的環(huán)境;護士通過溝通,不僅增強了患者對手術的信心,也增強了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心,使他們能積極配合,從而確保手術的成功。
從護士角度來看,護士職業(yè)禮儀得到規(guī)范。人性化護理中,護士的溝通能力非常重要。通過溝通,護士可緩解患者術前緊張、焦慮和恐懼等心理,增強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積極配合手術,并告知自己的感受。護理人員應在術后及時對患者進行探視問候.并詳細了解患者恢復情況,如飲食、排氣、刀口狀況等,并告知患者及家屬術后預防措施,以穩(wěn)定患者及家屬情緒,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以便更快恢復。另外,人性化護理能提高患者滿意度。護士對患者的關懷行為與其滿意度成正比。人性化護理要求護士認真對待患者,真誠付出,以換取患者的信任和感激,拉近醫(yī)患關系,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充分體現了手術室護士的多重角色,使護士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緒,促進手術順利進行。人性化護理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郝雪梅.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8):186-187.
[2] 黃美紅.探討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7,23(13):139-140.
[3] 盛家鵬.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1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