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亞南
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對于小學生是極其重要的,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情境教學法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當中,但是部分教師對于情境的創(chuàng)設并沒有達到一定的標準和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范圍和實際情況運用多種合理的情境教學手段,逐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本文將對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幾點策略。
一、加強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積極探究語文內涵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鞏固掌握教材中不易理解的重難點知識,要對學生進行提問,一般教師往往按照書本當中的問題設置去進行提問,這會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時候很難捋清思路。教師要在提出的問題上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進行問題創(chuàng)設,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順利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提問,設置多個具有連貫性的問題讓學生積極探究、思考和解決問題,開發(fā)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
例如,在講解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精衛(wèi)填?!芬徽n時,教師要學生能夠深刻體會精衛(wèi)不懼困難持之以恒的精神,對學生提問的過程中具有連貫性和引導性地進行情境問題的創(chuàng)設,如:東海和精衛(wèi)具有怎樣的特點呢?學生回答:東海無邊無際、波濤洶涌、深不可測,精衛(wèi)弱小但意志堅定、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教師接著提問:人們通常會在什么情況下贊揚精衛(wèi)填海的精神?當同學們在生活當中遇到困難時,你們是怎樣克服的呢?通過這樣一連串的提問,不僅引發(fā)了學生回答問題的興趣,而且在回答的過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中的思想含義,達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二、加強對網絡媒介的使用,促使學生科學學習語文知識
隨著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讓學生的學習途徑便捷有效,還能夠給課堂教學帶來良好的學習氛圍。所以,教師在課堂進行情境教學的時候要善于利用多媒體的豐富資源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注意力,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導入豐富的素材讓課文中的知識由抽象化變?yōu)榫唧w化和形象化,幫助學生改變思考問題的邏輯思維方式,用直觀的觀察去學習語文,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去開闊視野,打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好語文知識。
例如,在講解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一課時,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利用多媒體導入有關秋天的景色、秋雨的場景,讓學生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在組織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的時候,通過播放的素材配上背景音樂,讓學生有感情地閱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在這種氣氛的烘托下很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加強對生活素材的借用,引領學生逐步提升語文素養(yǎng)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時候,大多數的創(chuàng)設方向都是以教材中的知識內容為主,并不能聯(lián)系到生活實際,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注重偏于理論學習而忽略實際的感受。所以,教師在情境教學中要加強聯(lián)系生活實際,根據課文中的內容導入生活的素材,讓學生能夠在生活當中學習語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從多個方面去思考問題,在生活實踐當中能做到學以致用,組織學生積極合作探討和研究學習,聯(lián)系學習實際大膽講述自己生活的感悟,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也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更扎實地學好課堂語文知識。
例如,在講解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一分鐘》一課時,教師要學生基于對文章的理解,舉出生活當中的實例,一分鐘我們能做什么呢?比如一分鐘可以唱一首歌,可以吃一個蘋果。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講一講假如你只有一分鐘的時間你最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總結:
總之,教師要善用合理的情境教學方式來教好小學生的語文知識,要加強在提問的問題上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在思考回答中理解其中的含義和內容,利用網絡媒體的便利性和豐富性,采用各種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課件或素材,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要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生活教學情境,強調學生對語文的實用性實踐性,為小學生以后學習語文的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