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是學生能力素養(yǎng)形成與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基于新課程改革的深化發(fā)展,不同學科對學生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要求發(fā)生重大變化。其中《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全面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一目標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實施適合學生綜合發(fā)展的教學策略。其中單元整合教學作為一種新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對單元課文系統(tǒng)了解的基礎上提升其語文素養(yǎng)?;诖耍恼略趯卧辖虒W及其在語文課堂中實踐價值進行闡述的同時,積極探索單元整合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策略,以在適應新課標新要求的同時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語文;單元整合教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2)03-0045-04
出臺實施的高中語文課程新標準,對高中語文教學目標提出新要求,與之前的課程目標相比,新課標強調高中語文要以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綱,注重語文課堂中的實踐,尤其是語文課堂中的教學設計要兼具整體性與綜合性的原則。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單元整合教學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順應這一要求,同時也推動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發(fā)展。盡管單元整合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實踐中得到應用,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如單元設置不科學、缺乏有效整合等,這些問題亟待進一步改善和解決。因此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實現單元整合教學的有效應用成為探究的主要問題。
一、單元整合教學內容概述
(一)單元整合教學
單元整合教學最早產生于19世紀末的新教育,其作為一種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在當前教育不斷變革的環(huán)境下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所謂單元整合教學,其實質是指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教師以單元為結構形式在構建語文學科教學目標系統(tǒng)的過程中對教材、課外選文等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在此基礎上使用精讀、略讀、練習、綜合等課型來實現單元目標,并且對教學效果可進行測評的教學形式。從上述表述中可以明確了解,單元整合教學的核心在于形成語文學科目標系統(tǒng)、教學資源的整合等。正如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所強調的,教師應當創(chuàng)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教學資源,努力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教學內容之間的有機整合。
基于此,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應用單元整合教學,要注重語文學習整體性、綜合性與實踐性,在整體把握教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注重內容之間的銜接,在創(chuàng)造性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打造高效課堂。一般情況下,基于對課程標準及學生情況深入了解,教師在遵循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同時能夠更好地實現單元整合教學。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整體感知、部分體驗與整體感悟的原則進行相應的課堂教學活動。所謂整體感知是指學生在進行單元內容學習之前教師所開展的導學活動,幫助學生初步了解所學內容。部分體驗則是強調單元教學中的分塊學習,以便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整體感知則強調學生在整個單元整合教學活動中自身的體會和感受,更加側重學生對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評價及教師的教學反思。
(二)學習任務單
伴隨知識時代的到來,人才已成為影響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推行的新課程改革及素質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現有社會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特別是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單元整合教學這一新教學形態(tài)很好地改善了部分學科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使得課堂教學水平與質量不斷提升。其中單元整合教學作為一種以學習任務單為依托的教學方式,能夠在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的前提下有效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
所謂學習任務單是指教師設計提供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實現學習目的的一種支架,主要包含了學生做什么、為什么學、怎么學三種要素。這種學習支架的主要形態(tài)在于教師帶有明確的教學目的,通過不同層次教學活動設計來指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因此,學習任務單具有層次性、導向性、差異性、指向性與反饋性等特點。教師在具體設計學習任務單時,首先要依據教材精準分析學情,深入了解掌握教材特點及重難點,并設置合理的單元目標。其次要將學習任務單與學習目標相匹配,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然后教師要根據學生個體差異,由淺入深設計差異化任務。最后將學習任務單與課堂練習、課后作業(yè)融合發(fā)展。
二、單元整合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實踐價值
(一)有利于推動新課改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深化改革
高中教育作為面向大眾、與義務教育相銜接的基礎教育,對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及人才培養(yǎng)至關重要。尤其是新形勢下社會發(fā)展對高中教育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強調高中教育必須順應時代發(fā)展需要,及時調整課程目標及學習內容,積極轉變傳統(tǒng)學習方式與教學評價方式,在此基礎上構建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高中課程。其中語文作為社會發(fā)展中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發(fā)展的重要部分,這要求高中語文要在現有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基礎上不斷深化發(fā)展。之所以制定并實施高中語文新課標,其核心在于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培養(yǎng)其具有一定的知識應用能力、問題探究能力及審美能力,幫助其在掌握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進而實現個性發(fā)展與終身學習。除此之外,高中語文新課標中還對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提出一定要求,如注重學生知識學習的積累與整合。在這種要求下,通過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應用單元整合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在梳理現有知識的同時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學習方式,在了解并掌握多樣化學習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實現高中語文課程改革朝著既定目標發(fā)展。
(二)有助于轉變學習方式,實現學科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
當前我國高中語文課程改革的方向逐漸向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轉變,這一方向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方式提出新要求。單元整合教學作為新課改下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實施的一種教學形式,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突破語文教學中單篇教學的局限性,將課堂教學的重點向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轉變。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單元主體的編排形式對教材及相關教學資源進行重新整合,輔助一定的學習任務單開展系統(tǒng)性教學。通過這種單元整合教學能夠在幫助學生獲得完整知識的前提下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與傳統(tǒng)單篇教學方法相比,單元整合教學實施中的課堂學習任務清單更具有系統(tǒng)性、整體性、系列性與開放性等優(yōu)點。與此同時,教師在應用單元整合教學時,通過對學生學情進行深入分析,進而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并在進一步分解單元目標的過程中制定學習任務,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法?;谏鲜鰡卧辖虒W的優(yōu)點,學生傳統(tǒng)學習方式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得到積極轉變,并在教師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中實現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與提升。
(三)有利于解決高中語文課堂中的突出問題,打造高效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深化發(fā)展,單元整合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態(tài),逐漸受到教師及研究學者的關注,同時這一新教學形態(tài)也在不同學科的課程改革實踐中得以實施,并取得一定成果。由于對單元整合教學的認知偏差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單元整合教學在具體實施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教師在單元整合教學設計中過多注重閱讀教學,忽視寫作教學,進而造成語文課堂教學中出現讀寫失衡的現象。同時部分教師在單元目標設置中忽視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lián)性,使得原先設定的整合教學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和效果。除此之外,在單元整合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生學習現狀在寫作教學中的訓練方式過于單一,這直接對學生思維造成限制,不利于學生真情實感的抒發(fā)及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基于以上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單元整合教學在實踐中的認識偏差,通過探究其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策略,能夠在有效轉變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單元整合教學在構建高效課堂及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作用。
三、單元整合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現狀
(一)總體上單元整合教學課堂實施效果較好
在新課標要求下,高中語文不僅僅是一門向學生傳遞知識與技能的學科,更加注重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這一層面來看,單元整合教學已成為高中語文課堂的發(fā)展方向和趨勢。尤其是在當前信息迅猛發(fā)展的時代,不僅要求學生具備相當豐富的知識技能,更需要其在教師營造的良好學習氛圍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同時鑒于單元整合教學是在教學整體內容視角下強調整合,除了對本單元學習內容整合之外,還會對教材內的相關文本及練習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可以說實現課內外的多種資源整合,相較之前的教學方式能夠開闊學生閱讀和學習視野,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二)部分單元整合偏差,教師整合能力亟待提升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應用單元整合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學情分析尤為重要,尤其是其對教材內容的分析。由于后續(xù)的單元目標設定及學習任務單劃分等都要以學情分析為標準,這在很大程度上對教師自身的整合能力提出較高要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對教材的分析解讀能力不佳,在單元整合教學設計過程中常會出現整合內容選取存在偏差的問題,或者出現學習任務單設定不合理,不符合學生發(fā)展情況及教學目標等要求。如教師所設置的學習任務偏離教學目標,沒有梯度,缺乏差異性,或者出現學習任務單形式單一等現象,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中語文課堂中單元整合教學效果和質量,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單元整合教學設計不合理,創(chuàng)新水平亟待提升
教師作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其對單元整合教學設計的水平直接影響整個課堂教學質量。要真正發(fā)揮單元整合教學的作用,需要教師依據學情設計出優(yōu)質的、科學的單元整合學習任務單,以充分發(fā)揮學習任務單的最大價值。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單元整合教學設計中因循守舊、不善創(chuàng)新,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存在形式單一、任務重復,甚至部分教師在單元整合教學設計中缺少學習評價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上述這些問題都會對單元整合教學的課堂效果帶來不利影響,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不利于發(fā)揮學生課堂中的主體作用,以及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單元整合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具體應用
(一)分析學情,有效整合單元內容
高中語文課堂中實施單元整合教學的首要前提在于對學情的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教師對現有教材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并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對此,教師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對新課程標準的深入研讀,了解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科教學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將傳統(tǒng)“三維”目標向“四核”進行有效轉化。在此基礎上,教師要依據教材內容的編寫目的以及課文導引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整合,積極搜集與單元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以更好地輔助課堂教學活動。尤其是要把握為什么學習、學什么以及怎樣學這三個核心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差異性以及學生發(fā)展需要,進而進行科學有效的單元內容設置。如針對高中語文必修三第六單元內容,教師要對這一單元內容進行總體了解,認識到這單元內容以議論文與說理散文為主。通過對每篇文章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在總結相互之間共同點的基礎上進行資源整合。教師可以將《勸學》《師說》兩篇文章進行整合,幫助學生掌握議論文的理論方法和技巧,以此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和素養(yǎng)。
(二)明確教學目標,科學劃分學習任務單
學情分析是單元整合教學的重要前提,而科學劃分學習任務單的基礎則是教學目標的明確。當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應用單元整合教學這一新教學方法時,尤其是對現有教學資源整合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明確單元教學目標,并根據單元教學目標對學習任務單進行科學劃分。對此,教師首先要正確看待教學目標與學習任務劃分之間的聯(lián)系,明確兩者是相互關聯(liá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謂教學目標是對學生在完成一系列學習任務之后應該達到的效果,而學習任務則是學生需要進行的課堂活動。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據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及單元整合教學內容進行不同課型的任務設計,如單元預習課、主題寫作課、主題閱讀課等。除此之外,科學劃分學習任務單時要緊緊圍繞單元整合核心進行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與課堂教學目標相吻合。如教師在設計《走進魯迅》這一單元學習任務單時,可以依據制定的教學目標設置朗讀、生字詞、整體感知及資料補充等任務清單,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對單元整合內容及生字詞基本熟悉的基礎上,對這篇文章有整體的感知和把握。
(三)整合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
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單元整合教學更多體現的是對知識的有效整合,進而全面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由于學生個體發(fā)展之間存在一定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在單元整合教學的過程中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因材施教原則的指引下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诖耍處熢诿鞔_教學目標的同時可以根據不同的整合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如可以通過設置情境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面對教師設置的閱讀學習任務單,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過程中實現思想的碰撞。如教師在進行《孔雀東南飛》這一長篇小說的教學時,可以進行小組劃分,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對文章情感深入把握和理解。
(四)提升教學反思,科學進行教學評價
教學反思與教學評價是單元整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課堂效果、學生學習情況、學習任務單完成情況等都需要借助教學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得以實現。在新課標及素質教育指導下,關注教學過程的發(fā)展性評價已成為當前課堂教學及學生評價的重要指標。這一評價標準在注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同時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一旦在單元整合教學中缺少教學反思與教學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利于教師及時發(fā)現并改善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對此,教師在實施單元整合教學時,要及時將學習檢測融入教學內容,如教師在設置聽說讀寫教學目標指導下,可以設置一定比例的學習任務單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檢測,并通過后續(xù)的作業(yè)批改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實行有效監(jiān)控,并將這一評價結果作為教學反思,為今后的單元整合教學實施提供經驗。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及素質教育的影響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單元整合教學作為一種新教學形態(tài),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傳統(tǒng)單篇教學模式的束縛,在實現教學資源有效整合的同時尊重學生個體發(fā)展,進而實現學生文學素養(yǎng)與學習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面對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及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緊迫性,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應用單元整合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趙鳳生.論單元整合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9(9):145-146.
[2]張紅英.大單元整合教學中“逆向設計”理論運用例談[J].中學語文,2021(7):46-49.
[3]姚瑛.淺談開展單元整合教學的幾個策略[J].語數外學習,2020(3):29.
[4]王文平.整合教學細節(jié)始:高中語文必修5“小說”單元整合教學實踐[J].湖北教育,2021(5):59-60.
[5]李妍.深度學習導向下單元整合教學策略例談:以統(tǒng)編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三單元為例[J].江蘇教育,2021(8):129-130.
作者簡介:王紫璇(1996~),女,漢族,吉林長春人,長春市九臺區(qū)師范高級中學,碩士研究生,初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