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麗華
摘? 要:目的? 探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進行疼痛護理的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醫(yī)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動態(tài)隨機分析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模式,觀察組則開展疼痛護理干預的方式,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護理滿意度、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VAS評分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對高于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PSQI評分、SAS評分以及SDS評分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PSQI評分、SAS評分以及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通過進行疼痛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疼痛情況,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患者的滿意度比較高,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
關鍵詞:疼痛護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干預效果;疼痛程度;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7-0106-04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主要是患者全身動脈性硬化在其局部的肢體表現,患者出現全身性動脈內膜,并且在中層出現增生性以及退行性改變等情況[1-2]。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主要患病人群為中老年群體,此類疾病的患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升高[3-4]。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患者常因供血量不足使得機體出現疼痛感并且疼痛劇烈而持久,對患者的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治療中需要實施有效的護理手段進行干預配合[5-6],目前臨床上實施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效果不明顯,基于此,研究學者發(fā)現,疼痛護理干預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7-8]。本文主要研究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實施疼痛護理干預的臨床護理效果,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醫(yī)院收治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100例患者為此次研究對象,以動態(tài)隨機化法分組。觀察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51~86歲,平均年齡(73.12±4.75)歲。對照組50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52~81歲,平均年齡(63.85±4.2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且本研究已被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過臨床診斷[9],確診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患者。
排除標準:①患者出現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出現多發(fā)性的動脈炎、出現急性下肢動脈閉塞癥的患者;②出現腦、肝、心、腎、肺等合并癥器質性的疾病;③患有凝血功能的障礙問題;④患有惡性腫瘤以及嚴重感染者;⑤精神以及智力障礙;⑥不能積極地配合本次治療的研究者。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心理護理以及患者的患肢護理等。①心理護理:患者患病時間長,并且常常伴隨著難以忍受的疼痛,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抑郁、悲觀、焦慮等負性情緒,大大降低治療的信心。護理人員應該從患者的角度出發(fā),多與患者溝通,了解到患者的內心想法,幫助患者開展治療做輔助,為患者分析治療的具體過程,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知識。建立患者的治療信心,開展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來解決患者所有的問題,并且為其列舉相應的治療成功案例,消除患者悲觀的情緒。
②患肢管理:為了更好地保護患者皮膚的完整,首先要做好患者相應的保暖工作,通過控制室溫在23~25℃范圍內,盡量避免患者接觸到冷空氣,防止血管出現痙攣的問題。如若患者出現疼痛,可幫助患者按揉下肢,以此減輕下肢的疼痛感,并且更好地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
觀察組則采取疼痛護理模式。①肢體鍛煉。幫助患者進行肢體鍛煉,保持仰臥狀態(tài),抬高患肢呈45°停留2 min,伸10次以上,此動作重復20 min,3次/d?;颊呖梢孕凶咭院螅o理人員應該協助其做好下床運動準備,通過合理控制活動范圍,緩解患者疼痛感,并且對患肢進行按摩,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以此來緩解疼痛感。
②音樂護理。為患者營造舒適的環(huán)境,用播放音樂的方式,緩解疼痛感,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特別是當患者存在明顯的疼痛時,指導患者采取冥想放松法等手段緩解疼痛。
③疼痛分級護理。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價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疼痛感越劇烈。若患者的VAS疼痛評分達到了6分以上,按照醫(yī)囑為患者進行疼痛藥物護理干預,緩解疼痛;若患者VAS疼痛評分為4~5分,可以采用轉移注意的方式緩解患者的疼痛,如果沒有明顯改善,則應該遵醫(yī)囑,采取藥物干預的方式;若VAS疼痛評分為3分及以下者,可以采取播放音樂、患肢按摩等方式,促進疼痛的緩解。
1.4? 觀察指標
①兩組護理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颊叩梅址謹翟降蛣t表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越好。
②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從患者的健康狀況、軀體疼痛、生理活動、精神健康和社會功能等方面進行評分。滿分100分,分數越高則表明患者恢復狀況越好。
③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的睡眠質量越不好。
④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3個維度,總分為100分。不滿意:<60分,滿意:60~80分,非常滿意:>80??倽M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⑤比較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分值范圍為0~10分,患者得分分值越高則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深。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和SDS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得到明顯降低,觀察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比較
護理后,兩組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均有明顯的改善,且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指標評分高于對照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全身動脈性硬化在局部肢體的體現,該疾病會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10]。隨著社會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患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主要高發(fā)于40歲以上的患者,患者常出現下肢供血不足的情況,使得患者的疼痛感持久并劇烈[11-12]。因此,臨床治療中需要實施有效的護理手段干預配合,通過改進患者的護理方式,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13-14]。
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臨床護理上,通常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方式,主要對患者的身體指標進行實時的監(jiān)測觀察,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護理,引導患者用藥以及說明基本的注意事項等[15-16]。常規(guī)護理方式從患者的疾病本身出發(fā),忽略了患者自身的接受情況和患者的需求情況,因此臨床應用效果不佳[17-18]。而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實施具有針對性的疼痛護理干預,主要側重患者本身的需求,注重提升患者對疼痛的認知水平,減少相關的疼痛干擾因素,采取有效的護理手段提升患者的疼痛耐受度,減少疼痛因素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的不良影響,疏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情緒,對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具有積極的作用[19]。本研究通過分析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前后的VAS評分情況,得出兩組患者VAS評分在護理干預后比干預前有明顯降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VAS評分明顯比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式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更高。充分說明,通過采取疼痛護理干預的模式,能緩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護理滿意度。采取心理護理的方式為患者提供音樂放松,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從而可以大大緩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治療的信心。同時,通過有效的溝通交流促使患者保持積極的治療心態(tài),從而使患者接受疼痛護理干預,最終有效地提升治療的依從性。通過進行疼痛分級的方式,護理人員根據患者不同的疼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疼痛護理干預模式,根據患者的需求采取個性化的干預模式,獲取更好的疼痛護理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感。通過實施具有針對性的疼痛護理干預的方式,兩組護理后的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均有一定的改善。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比較無明顯的差異;護理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指標評分高于對照組,PSQI評分比對照組患者更低。
綜上所述,將疼痛護理干預模式運用到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取得了較明顯的臨床護理效果,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疼痛感,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在臨床護理過程中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黃斯旖,陸信武,成詠.疼痛護理干預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0,19(1):17-20.
[2]陳洪讓,李永生,張志功,等.云平臺調查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院外疼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9,40(5):56-60.
[3]石曉路,翟取,武乾,等.消瘀降脂膠囊對載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干預作用[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21,43(1):43-47.
[4]施敏.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在減輕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肢體疼痛中的效果及護理[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3,11(1):64-65.
[5]王昊珊.疼痛護理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干預效果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33):112,118.
[6]高琰,楊媛,康進進,等.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40):101-102.
[7]劉冰瑩,紀含思,文婷婷,等.一專四化管理模式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介入治療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3):481-483.
[8]趙浩,馬傳榮,張潔,等.定量運動護理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影響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19,(4):551-554.
[9]沈晨陽,李偉浩.《美國血管外科學會無癥狀性和間歇性跛行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診治指南》解讀[J].浙江醫(yī)學,2016,38(5):311-312.
[10]齊加新,張振美.個體化疼痛管理方案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伴疼痛患者的干預效果[J].山東醫(yī)藥,2020,60(16):59-61.
[11]溫志國,梁德安,李文明,等.藥涂球囊與金屬裸支架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療效比較[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9,36(4):61-63.
[12]牛青梅,喻英,王培英,等.個體化運動處方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行走能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13):998-1002.
[13]倪達力,秦蕾,盧敏,等.超聲引導下外周神經阻滯對老年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截肢術患者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疼痛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20,20(18):206-210.
[14]楊珊,陳秀梅,黃碧靈.低相對分子質量肝素鈉聯合戒煙教育干預對下肢動脈硬化閉血栓形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19,25(4):57-60.
[15]黃利平,張靜,阮強,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居家管理模式的構建及初步實踐[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0,19(1):40-43.
[16]張耀澤.桃紅四物湯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脫疽)血脈瘀阻證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信息,2019,36(5):97-101.
[17]閆斌,暢智慧,劉兆玉.下肢動脈鈣化研究進展及其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的影響[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9,16(3):57-60.
[18]李承志,林印勝,張紅,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減容治療術中并發(fā)癥及其處理[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9,16(7):24-28.
[19]王玉濤、龐雪、李安舉.小檗堿干預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網絡藥理學研究[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20,29(25):65-6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