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琴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中通過開展問題解決式教學,來讓學生在具體且生動的地理問題思考、解決的過程中,構建起地理相關問題解決式課堂。本文結合高中地理學科應用問題解決式教學的重要性,重點圍繞高中地理學科的課堂教學實踐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探索了具體的運用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字:高中地理;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應用探索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培養(yǎng)全方面素質型人才成為迎合社會人才需求的主要方向。在進行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求圍繞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學,問題解決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這也與高中地理的實用性特點不謀而合,因此進行教學模式深入的分析和探討,讓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能通過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效。
1、問題解決對高中地理的應用價值
問題解決是以問題為核心、以問題當老師,讓學生以求知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從而實現科學化的自主學習模式。在高中地理的實際教學中,問題解決教學策略中更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導地位,讓學生參與其中,成為學習中的主人,而不是傳統(tǒng)學習模式下的被動式學習者。同時,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帶入到教學體系中,對于推動創(chuàng)新高中地理教學中有重要價值。另外在高中地理的課程內,問題解決的模式能夠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素質提高,這種模式有利于學生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動性,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由此來解決問題,并且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2、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2.1以提問的方式開展高中地理教學任務
在開展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嘗試是通過對于地理知識死記硬背的方式,完成對于知識點的記憶,因而他們往往不能夠將零碎的知識點進行整合,這對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不利的。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可以對提問的方式進行應用,讓學生能夠結合著教師的提問,把握學習的方向,并且能夠結合著相關的問題,對學習中的重點內容進行把握,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學生也能夠較教師的提問過程中,學習到教師是如何對問題進行思考的,這將幫助學生嘗試以同樣的思路,開展相應的地理知識的學習,并且能夠更為順利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并且以清晰的表達方式,對自己的疑惑進行解答,這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提問技巧,讓學生能夠以更為有效的方式,對自己的問題進行解答,這對于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有一定的幫助。例如在教授常見自然災害及其成因時,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你知道人類目前面臨著哪些自然災害?人們是通過怎樣的方式,處理這些自然災害的?”。通過這兩個問題,學生能夠從整體上,把握本課時的內容,并且能夠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同時,他們可以通過解答這兩個問題,對本課時的主要內容有更為清晰的把握,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當然,通過這兩個問題,學生也能夠在問題情境中,對教師提問的方式進行學習,比如,他們能夠學習到先解答存在問題,再探究解決方法問題的提問方法,這能夠幫助他們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對這一思考問題的策略進行應用,促使學生能夠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效,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有一定的幫助。在學生能夠理清楚自己的思路之后,在教師提問方式的啟發(fā)下,他們能夠較為容易地激發(fā)自己的問題意識,促使學生能夠在問題情境中,能夠增強對于自然災害的把握程度,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
2.2采用相應的問題情景,營造解決問題的環(huán)境
根據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情景教學是在教學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用這種方法,可以將課本中的知識更生動有趣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更有利于學生接受知識,從而更加高效地達到教師有效教學的目的。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適應全面教學的發(fā)展,編制教材的有關專家也對教材進行了相關的調整,增加了許多與情境教學有關系的內容,為此,高中地理教師更應該合理地利用高中地理課本。高中地理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置相應情境的方法,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可以在相應的情境中發(fā)現問題,并通過不斷地探究,找出合理高效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這樣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大腦,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比如當高中教師在學生進行水循環(huán)過程及地理意義復習課的時候,可以采用設置問題情境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并不需要直截了當地向學生講述這些知識,而是需要向學生拋出一些問題,比如說可以讓學生去思考一下:我們如何高效地利用地球上的水資源?天下的雨是從何而來?最終于又去了哪里?在水資源緊缺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節(jié)約用水?通過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然后引出本節(jié)復習內容的重點,達到幫助學生高效有效復習的目的。
2.3注重總結,對學生問題解決作出客觀評估
問題總結是問題解決教育模式的核心內容。教師的作用再大也只是引導并且?guī)椭鷮W生進行問題的探索,并對學生總結的問題進行正確評估。在每節(jié)課上,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學會自己總結,才能夠達到每節(jié)課的最終目的。比如在教學宇宙中的地球時,在課的最后幾分鐘老師可以提出問題太陽活動可以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當然這些影響有好的也有壞的,那么同學們就需要利用課下的時間搜集一些資料,查一查最近幾十年太陽活動有沒有給我們的地球帶來一些影響,這些影響是好的還是壞的呢?太陽活動又是如何對地球造成影響的?這樣就相當于是把總結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于地理課堂以及地理知識的熱愛,最重要的是能夠提高他們歸納總結的能力。
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將問題解決教學策略與實際教學情況結合起來,并作出適當的靈活變通,要靈活地變通該模式的教學步驟來展開教學,更要注意到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領悟問題解決的教學方式,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向東.“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內蒙古教育,2020(06):95-96.
[2]周建軍.“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9(39):71-72.DOI:10.14161/j.cnki.qzdk.2019.39.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