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低年級語文承擔著學生打基礎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識字造句能力。通過本論文研究最終探究APP助力小學低學段游戲化識字教學的應用,強調培養(yǎng)學生正確使用電子設備來進行游戲化識字學習的培養(yǎng)提出實際可行的解決策略,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正確使用電子設備來進行更好的識字學習。傳統(tǒng)教學方法使學生們從小就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這讓人們意識到學生識字APP在學生生活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識字APP 小學低學段 游戲化識字教學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與意義
1.1.1 研究目的
通過本論文研究最終探討APP助力小學低學段游戲化識字教學的應用現狀,強調在小學生使用APP進行識字學習時存在的問題,并以提出APP助力小學低學段游戲化識字教學實際可行的解決策略為目的。最終達到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使用APP從而提高識字水平的目的,讓小學生在興趣中學習識字,讓人們意識到小學生識字類APP在小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
1.1.2 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小學生數字教學資源指的是在小學生教育過程中應用現代化信息科技,其中重要的數字教學資源就是小學生識字類APP,這是要提高小學生信息化素養(yǎng)與識字水平的重要載體。移動互聯網催生了小學生識字軟件面向移動智能端的形式——小學生識字APP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小學生識字類APP作為新式互聯網技術與教育問題相結合的產物,越來越多的為小學生在成長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指導與分析,有效地加強了小學生識字能力的發(fā)展。
(2)實踐意義。
在研究總結小學生識字類APP應用發(fā)展狀況的基礎上來分析小學生的識字學習特性,以此來為基礎來總結了解小學生應用識字類APP過程中必須重視的事項,為實際的應用提供指導。以家長、小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切實掌握小學生在生活中使用識字類APP的應用狀況、家長的指導狀況,總結出其出現的問題。從家庭層面給出正確認識識字類APP、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提高家長自身識字類APP指導素養(yǎng)、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識字類APP使用環(huán)境等建議。
1.2 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現狀
蔡建東(2014)深入研究總結了美國教育評估機構,指出中國在教育APP領域的研究發(fā)展較為滯后,當前能夠應用在教育APP評估的機構主要就是“中國軟件測評中心”等,未能建立完善規(guī)范的小學生教育APP評估機構,因此應該深入分析和參考發(fā)達國家在小學生教育APP評估機構發(fā)展領域的成功經驗。
周冰冰(2012)主要比較了國內外在小學生教育APP方面的建設情況,當前我國不僅未能建立完善健全的小學生教育APP評估標準機制、評估監(jiān)管機制以及監(jiān)管機構,同時也未能積累更多切實有效的小學生教育APP評估理論及經驗,從而使得國內小學生教育APP的發(fā)展受到嚴重的制約。同時還認為當前中國的小學生教育APP研發(fā)企業(yè)往往都是以盈利為直接經營目標,未能真正從滿足小學生身心發(fā)育需求出發(fā)來進行開發(fā),導致父母在應用相關APP的過程中難以抉擇,無法判斷產品的質量以及是否能夠促進小學生的發(fā)展,而且市場監(jiān)管機制也不完善。
1.2.2 國外研究現狀
相較于我國在該領域的發(fā)展,外國的教育信息化建立較為完善,不管是在教育信息化領域或是小學生教育APP評估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尤其是以西方發(fā)達國家為代表,其幼教信息化建設完善程度非常高,建立了一套規(guī)范有效的教育APP評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本國小學生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美國小學生教育類軟件評估專Haugland和Shade,基于全美幼教協(xié)會(NAEYC)所提出的“發(fā)展適宜性”理論,綜合考慮,提出了較權威的Haugland/Shade發(fā)展性軟件標準,該標準從兒童、教師和技術維度去思考,制定出十條標準,分別為年齡適宜性;兒童的可控性;清晰地指導;具有復雜性的延;獨立性:無暴力性:過程導向:模擬真實的生活情境:良好的技術特征與變換性。
從前文論述可知,我國當前在小學生教育APP評估機制建設方面依舊較為滯后,未能建立統(tǒng)一完善的機制體制,而且理論聯系實踐的研究更為不足。
2 APP助力小學低學段游戲化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相關文獻與現實情況,得到APP助力小學低學段游戲化識字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2.1 學生使用識字APP習慣較差
學生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類APP應用習慣,在應用過程中過于隨意,有時甚至直接躺在床上使用,偷偷躲在被子里玩手機平板等。由于當前手機、平等的屏幕越來越大,長期看屏幕就會出現眼睛疲勞,這對于正處在發(fā)育時期的學生來說,會嚴重制約學生的正常發(fā)育。而且由于屏幕經常要頻繁切換,導致眼睛里的眼狀肌也會不斷進行轉動,時刻保持高度緊張無法獲得適度的休息,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學生眼睛視力弱化,甚至會造成嚴重的近視問題。
2.2 低學段學生模仿APP不良內容嚴重
家長認為很多識字類APP中的內容不符合學生發(fā)展需要,比如有些內容在宣傳暴力、低俗等要素。而學生又正處于樂于模仿的發(fā)展階段,因此在應用軟件的過程中往往就會把自己當做是視頻中的任務,受其深刻影響,并將其結合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產生一定的暴力、早熟問題。比如就有一名學生在生活中頻繁打罵玩偶,用拳頭大、用腳踢,就像視頻中“打罵壞人”一樣,導致學生在處理問題時往往喜歡采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曾經有一則新聞就報道由于學生模仿某部動畫片中的情節(jié),將同學綁在樹上進行懲罰。這都說明了在使用識字類APP的過程中容易接收到一些不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的內容,而學生自身的判斷能力不足,容易產生盲目模仿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身心的正常發(fā)育。
2.3 家長缺乏對學生進行識字APP教學的正確指導
由于工作壓力以及工作時間的問題,導致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嚴重不足,往往都是將學生交由爺爺奶奶照顧,一般周末才有時間照看孩子。而爺爺奶奶往往都比較寵溺孩子,對于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會應允,導致孩子能夠毫無顧慮的使用手機等設備。即便是能夠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然而由于父母往往工作完回家就已經非常累,有需要做家務,導致自身的精力面臨嚴重的考驗,從而也沒有過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深入的交流溝通。如在訪談中家長J1所描述的。J1:屬于二胎家庭的,而且孩子都比較小,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照顧,有的時候還要輔導孩子的作業(yè),同時還要防止另外一個小孩去搗亂,這時就只能讓其去看手機或電視,盡量爭取點時間來指導孩子完成作業(yè)。
2.4 游戲化識字APP設計不重視學生內在需要
當前市場上的識字類APP花樣非常多,然而優(yōu)質的識字類APP卻非常少見。我國對于該領域的研究較為滯后,相關的理論也比較少,尤其是在互動科技、統(tǒng)一開發(fā)標準等方面的建設更加落后,這都導致我國開發(fā)的識字類APP質量參差不齊,無法切實有效的滿足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要求。
2.5 家長缺乏識字APP正確指導能量流
父母也非常擔心學生使用過長時間的識字類APP會導致出現各種負面問題,然而針對如何有效規(guī)范的指導學生的識字類APP應用,自己又感到十分迷惑。例如訪談中家長J3所遇到的狀況。J3:當前比較難的問題就是沒有可以借鑒的科學理論,以此來引導父母去更好的解決學生使用手機等設備的問題,從而才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我一般只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選擇相關的內容,因此來對學生使用手機等設備的問題進行管理。然而有時候要求孩子關掉手機時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甚至出現矛盾,需要對孩子大吵大鬧。
2.6 識字APP行業(yè)缺少相關部門的監(jiān)督與支持
從形式的角度來首,當前我國開發(fā)的識字類APP創(chuàng)新性不足,家變出現部分具有新穎的產品,往往也容易在短時間內就被其它企業(yè)所模仿。而且由于很多企業(yè)資金不足,導致在產品開發(fā)、創(chuàng)新方面缺乏足夠的動力。另外,當前我國在該領域未能建立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規(guī)來加強對市場的監(jiān)管,從而導致市面上涌現出大量的盜版軟件,為當前人們還未能形成正確的付費意識,能夠選擇為識字類APP應用付費的父母較為少見,從而使得我國的識字類APP的開發(fā)、經營環(huán)境非常不完善。
3 APP助力小學低學段游戲化識字教學建議
通過對相關文獻與現實存在的問題情況,得到APP助力小學低學段游戲化識字教學建議如下:
3.1 家庭層面
3.1.1 正確認識游戲化識字教學APP
合理科學的意識到識字類類APP對于父母的育兒理念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同時也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識字類APP使用意識以及學習意識。當前識字類APP已然融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時時刻刻都受到其影響。然而識字類APP并非是就一定會對學生的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只用科學使用還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父母必須全面認知識字類APP的優(yōu)缺點,切不可簡單地一刀切,既不能夠直接禁止其應用,同時也不能只將其當作是一個“保姆”任孩子隨意應用。父母這個問題也無需過于緊張,必須意識到其本質仍然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將其當作是推動學生成長的一種扶助設備,一個多樣化的教育途徑,能夠引導學生學習和了解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和知識。
針對孩子過度使用識字類APP而導致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比如視力下降、過度依賴等,這主要都是由于應用不合理所導致的。識字類App的使用具有雙重作用,當期融入人們實際生活是,我們應該采用平和的態(tài)度來對待它,積極努力挖掘其具有積極作用的元素。為此,父母應該努力調整自身的態(tài)度,全方位的去認知識字類APP的作用,引導孩子規(guī)范應用識字類APP,使其能夠成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工具。
3.1.2 樹立正確的APP使用家庭教育觀念
當前市面上推出各種識字類APP應用非常多樣化,然而這并無法完全替代學生教育。在學生發(fā)育過程中,我們不但需要重視其語言、智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同時還必須高度重視其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fā)展。識字類App能夠營造一個虛擬的社交環(huán)境,學生能通過這個環(huán)境來與一些虛擬的人物溝通互動,這無法像在實際社交過程中那些來了解對法的情緒、眼神等的變化,從而產生與真人交流那種獲得感。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實際社交行為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不利于學生社會性情感的形成。
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性情感,這要求負面必須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去引導學生參與真實的社交活動。因此,父母自己必須先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應該意識到要合理利用識字類APP這些工具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然而不管采取哪種方式或內容,都無法完全代替父母與孩子相處時所產生的深入良好的情感交流。
3.1.3 提高家長自身識字APP指導素養(yǎng)
父母在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角色上非常重要的,對于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具有關鍵作用,因此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由于對識字類APP的應用。一般來說,人們通常都是在家里應用手機、平板等設備,假如父母自己在家里長時間使用手機而不顧學生,而學生自身又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這是就會導致學生對手機等設備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父母在家里的行為習慣對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重要影響,假如父母在生活中能夠嚴控自身玩手機的時間或次數,爭取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學生,加深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通過自身的榜樣作用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識字類APP使用意識和習慣。只有采取這種滲透式的教育方式,才能夠提高教育效果,防止學生受到過多的消極影響,最大限度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3.2 社會層面
3.2.1 加快制定相應的識字APP開發(fā)設計標準
對于漢字識字類APP設計團體的構成,主要是由IT人員構成,行業(yè)人員相對較為重視識字類APP的設計技術,但是很少有教育人員的教學學、心理學的理論支撐。這使得學生在識字類APP中學習時缺乏系統(tǒng)性,識字類APP的設計不能遵循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
因此,對于識字類APP的設計開發(fā),應該制定相應的發(fā)放標準,在開發(fā)人員配對上,注重IT人員與教育工作者的均衡。在設計過程中,既要重視APP的界面使用、互動良好;也要注重設計的教育學理論奠基。制度化的將娛樂與教育意義結合在一起,并且完善對識字類APP的評價制度,更好的規(guī)范識字類APP的開發(fā)質量。
3.2.2 政府部門提供識字APP開發(fā)支持、保障及監(jiān)管
我國的主管部門應該加大支持力度來建立一個完善規(guī)范的識字類APP應用環(huán)境,發(fā)揮我國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效應,獲得人民的支持和認可。開發(fā)優(yōu)質的識字類APP有利于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這也能夠為我國的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力,為此應該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切實將完善識字類APP建設提高到一定的政策高度,建立完善合理的法律法規(guī)機制,打造一個良好的法律環(huán)境,以此來為識字類APP的開發(fā)奠定一個良好的法律基礎。
第一,相關主管部門必須為識字類APP開發(fā)企業(yè)制定一個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監(jiān)管標準,要求企業(yè)必須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開發(fā)與設計的過程中要堅持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確保所開發(fā)的產品能夠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需要。同時還必須從根源上解決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內容的提供問題;第二,相關主管部門還必須提高識字類APP的監(jiān)管和審核力度,很多識字類APP研發(fā)企業(yè)過度追求利潤而忽視了社會責任的履行,導致出現很多不符合學生發(fā)展需求的內容出現。為此,主管部門必須對其提高監(jiān)督管理力度,聯合有關部門來進行篩查和審核,針對那些違規(guī)的識字類APP要堅決禁止,將其淘汰出市場;第三,相關主管部門應該對識字類APP開發(fā)和發(fā)展進行合理的引導,做好市調活動,及時收集用戶的反饋意見,綜合評估其發(fā)展效果和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優(yōu)化策略,從而才能切實推動識字類APP的快速發(fā)展,促進我國學生教育事業(yè)的健康成長。
4 結論
由于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識字類APP成為了一種集教育娛樂于一體的移動學習終端,對學生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產生了越來越深刻的影響。本文創(chuàng)造性的從教育的角度闡述了APP助力小學低學段游戲化識字教學的相關問題及解決APP助力小學低學段游戲化識字教學發(fā)展困境的對策,希冀引起小學生教育類APP相關利益方對這一問題的關切和重視。
參考文獻:
[1] 宋莉娜,方芳.從美國獲獎兒童識字教育APP看其體系化評價機制——以Commonsense 評選的教育類APP為例[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03):12-16.
[2] 張樂樂,黃如民.APP Store中兒童識字軟件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4(01):45-49.
[3] 王婷,王楠.基于內容分析法的識字教學APP現狀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12):83-87.
[4] 蔡建東,張慧芳,葉平枝.美國識字教育軟件評價機構類型、特點與發(fā)展趨勢[J].小學教育研究,2014(04):11-19.
[5] 石娟.小學語文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的組織實施[J].可普童話,2015,(34).
[6] 邵慧靈.小學低年級識字教授中的趣味滲透[J].新校園(上旬)2015,(8).
作者簡介:
劉嘉:(1992.08—),女,漢族,江蘇省泰州市人,本科,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