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喻東
喻育之(1889-1993)
我的祖父是辛亥志士喻育之先生,生于湖北,1910 年投筆從戎,考入湖北陸軍測繪學堂制圖科學系。1911 年春末夏初的一個晚上,祖父由同學王壽介紹加入共進會——中國同盟會外圍革命團體。
1911 年10 月9 日,孫武在漢口俄租界試驗炸藥引起爆炸,清廷大搜捕,革命機關遭到破壞。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慷慨就義??植罋夥栈\罩著武漢三鎮(zhèn)。被困于軍營內的革命黨人決定放手一搏。10 月10 日夜,熊秉坤率領湖北新軍工程營革命黨人,從武昌紫陽湖畔打響反清第一槍。方興、李翊東、祖父等帶領測繪學堂的同學們趕往楚望臺軍械庫(當時中國最著名的武器倉庫),與接應的同志領取槍支彈藥,和工程第八營等各路起義軍會合,公推吳兆麟任總指揮。祖父和陸軍測繪學堂的一百多名同學加入了總預備隊。在后來的陽夏保衛(wèi)戰(zhàn)中,祖父加入敢死隊,在漢口劉家廟、歆生路、大智門、循禮門一帶與前來鎮(zhèn)壓的清軍殊死戰(zhàn)斗。
湖北軍政府成立后,孫中山先生于1912年4 月10 日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應黎元洪邀請來到武漢。1912 年4 月11 日,孫中山先生于武昌黃土坡公立湖北外語專門學校召見參加辛亥革命的喻育之等幾十位同志,并進行了大約3 小時的談話。這是祖父第一次與孫中山先生見面,在會談中,孫中山先生闡明共和與國民、機關之間的關系,以及他本人辭去大總統(tǒng)的原因。祖父對孫中山先生所言“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由衷敬佩。
1918年祖父東渡日本留學歸來,與王兆容、曾琦等人成立“中國留日學生救國團”,他任副團長,并創(chuàng)辦《救國日報》,任總經(jīng)理。由于愛國立場,法國巡捕房無故抓走了總編輯溫立,并揚言要罰款、封報館。祖父聞訊后,立即趕到環(huán)龍路44號國民黨上海執(zhí)行部,向孫中山先生匯報了情況。孫中山先生聽后非常氣憤,立刻讓秘書拿出300元錢,問用于罰款是否足夠?又寬慰祖父說:“溫總編輯被抓之事,不要著急,我馬上派人想辦法釋放他?!钡诙?,溫立果然被釋放。事后,孫中山先生又幾次派人送錢支持他們辦報。這是祖父第二次見到孫中山先生。
晚年喻育之 彭年生攝
其后祖父被推為中華民國學生聯(lián)合會理事長,參與堅決反對日英三次結盟的運動。一日祖父帶領上千名學生,在上海地方法院側面一塊空地上,慷慨高呼:“日、英兩次結盟,中國所受之害,眾所周知。如大家坐視不理,則國家將亡。”次日,英國倫敦《泰晤士報》登載:“中國喻育之反對英、日聯(lián)盟的行動,引起英政府的重視,經(jīng)提交國會討論,否決了三次聯(lián)盟?!?919 年由于抵制日貨事宜,《救國日報》與廣告客戶發(fā)生法律糾紛,為了尋求支持,祖父第三次與孫中山先生會面。一見面,孫中山先生就說:“大名鼎鼎的《泰晤士報》報道之學生領袖喻育之!”通過孫中山先生的出面,國民黨國會議員身份的大律師再沒來找麻煩。
五四運動爆發(fā)前夕,祖父為這次學潮作了大量的宣傳、組織工作。五四運動之后,祖父以全國學生聯(lián)合會理事長的身份,在上海偕同十幾名上海學生、工人、商人代表去拜見了孫中山先生。代表們把孫中山先生家客廳站得滿滿的。孫中山先生請大家坐下,大家也請孫中山先生坐下。孫中山先生說:“你們坐下,我站著!”接著孫中山先生態(tài)度鮮明地支持和贊揚五四運動。孫中山先生殷切地對大家說:“我所領導的革命,倘早有你們這樣的同志參加,定能得到成功。”孫中山先生還勉勵大家:“言必行,行必果。堅持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斗爭,挽救中國?!贝蠹衣牶笊钍芙逃?。這是祖父第四次見到孫中山先生。
1921 年5 月,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tǒng),任命何成濬為粵軍許崇智部前敵總指揮,進行東征。何成濬委任祖父為前敵總指揮部軍法處處長、參議和編輯《軍人之友》刊物。孫中山先生十分重視東征中的宣傳工作,曾親自到《軍人之友》編輯部指導工作:“讓全國人民各盡所能協(xié)力合作,共同促進國家的繁榮富強,要竭志盡忠以救民國,破除障礙,促成統(tǒng)一,鞏固共和基礎?!边@是祖父第五次面見孫中山先生。
1922 年9 月22 日,工人運動領袖施洋律師為逃避軍閥吳佩孚的追捕,來到上海,住在祖父家里,兩人暢談到深夜。在施洋要求下,祖父將他引見給孫中山先生。于是,祖父第六次受到孫中山先生的熱情接待,時任孫中山先生秘書的宋慶齡陪同接見。
經(jīng)過一番交談,孫中山先生對施洋這位在湖北領導工人運動的青年律師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連連稱贊他“人才難得”。祖父提議介紹施洋加入國民黨,孫中山先生欣然同意。像這樣由孫中山當場拍板加入國民黨的共產(chǎn)黨員(那時叫“交叉黨員”),施洋是絕無僅有的一人。
1924年5月5日,中國國民黨上海執(zhí)行部在上海莫利愛路29號(今香山路7號)孫中山寓所舉行慶祝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tǒng)三周年紀念會。前排左二為喻育之,時任全國學生聯(lián)合會理事長
1988年,喻育之(中)與家人游黃鶴樓
1923年“二七”大罷工運動中,施洋不幸犧牲,劊子手揚言:“誰敢給施洋收尸,誰就是同黨?!弊娓嘎動嵑笈c其兄長兩人為施洋料理后事,公開將施洋入殮,安葬于洪山。
祖父第七次見孫中山先生是1924 年,當時,馮玉祥在北京召開政治軍事會議,電邀孫中山先生北上,以爭取國家和平統(tǒng)一。途經(jīng)上海時,祖父和中國國民黨上海執(zhí)行部的同志們得知此事后,立即趕到孫中山先生莫利愛路的寓所,勸患嚴重肝病的孫中山先生以健康為重,暫緩北上。
祖父最后一次見到孫中山先生是在前一次不久后的一天,祖父和上海執(zhí)行部的同志們十分擔心孫中山先生的健康情況,再次來到孫中山先生的住處,勸說他緩期北上。孫中山先生在病榻上接待了他們,除了安慰大家外,他也告誡同志們:“國家一天不統(tǒng)一,革命就不算成功?!薄?/p>
祖父這一生,多次親耳聆聽孫中山先生的教誨,也一直是孫中山先生的忠實追隨者。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