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麗 夏章勇
關鍵詞: ?腦出血;載脂蛋白E;基因多態(tài)性
【中圖分類號】 R722.15+1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6--01
腦出血是指腦血管破裂后導致血液在腦實質內聚集的一類卒中亞型,導致成人致死率和致殘率居高不下,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公共衛(wèi)生難題[1]。腦出血的危險因素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出血的發(fā)生、進展及預后不良有相關性。
1 ApoE的結構
ApoE基因位于第19號染色體長臂,兩個特異性多態(tài)性 rs7412 和rs429358 確定了三個主要的等位基因:ε2、ε3、ε4和相應的編碼蛋白,以及相應的三個純合子(ε3/ε3、ε2/ε2、ε4/ε4)和三個雜合子(ε2/ε3、ε2/ε4 和 ε3/ε4)表型[2]。
2 ApoE的功能
載脂蛋白E ( ApoE )是一類可以與脂質結合組成脂蛋白微粒的轉運蛋白,負責脂質在細胞和組織之間的運輸和重新分布,對組裝脂蛋白以運輸膽固醇至關重要[2]。ApoE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ApoE基因是腦血管疾病和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中研究最多的基因之一。
3 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ICH的發(fā)生
腦出血(ICH)是一種嚴重的高發(fā)病率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其復雜的發(fā)病機制可能與載脂蛋白E基因多態(tài)性有關[2]。目前主要研究通路有ApoE基因多態(tài)性可能通過影響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淀粉樣變、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從而影響ICH的發(fā)生[3]。
3.1 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淀粉樣血管病
通過對人腦尸檢和活檢標本中腦血管病理學的研究,在腦和脊髓皮質的表層血管,淀粉樣蛋白β沉積于其血管壁的中膜、外膜,因此腦淀粉樣變性ICH主要發(fā)生在腦葉皮層和皮層下。其中ApoE ε4促進血管內淀粉樣蛋白β沉積,ApoE ε2與腦葉 ICH 風險增加有關。ApoE ε4 和 ε2 等位基因攜帶者可能對 ICH 的易感性增加,特別是在腦葉位置[2,3]。
3.2 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動脈粥樣硬化
ApoE 基因產(chǎn)物廣泛參與脂質代謝,表明循環(huán)脂質水平可能介導 ApoE ε4在非腦葉 ICH 中的部分作用,考慮機制是ApoE基因產(chǎn)物特異性調節(jié)體內血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研究發(fā)現(xiàn)ε2基因通過降低LDL濃度對腦血管起保護作用,而ε4通過上調LDL濃度導致血管壁的脂質沉積,進而促進腦血管粥樣硬化[3]。
3.3 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高血壓
ApoE等位基因ε4可能是高血壓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危險因素之一。因為ApoE ε4純合患者LDL高,脂質代謝紊亂及脂質沉積使血管壁內膜受損,動脈彈性降低,進而抑制血管舒張,使得血壓升高。長期慢性血壓會引起腦血管出現(xiàn)微小動脈瘤等病理改變,導致ICH發(fā)生。與ε3基因純合型相比,ε2和ε4等位基因均與復發(fā)性ICH發(fā)病風險顯著相關,并且其中大多數(shù)具有腦深部血腫。
4 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ICH血腫擴大
ApoE ε2基因與腦葉 ICH 中血腫體積擴大有關,可能因為ε2等位基因加重了淀粉樣血管病變的嚴重程度。多項研究證實CT血管造影斑點征可預示原發(fā)性腦出血(ICH)患者的血腫擴大和預后不良,攜帶ε2等位基因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現(xiàn)斑點征象[4]。此外,APOE ε2基因還會對腦葉出血產(chǎn)生其他特征性影響,例如大的基線血腫體積、SAHE(血腫擴展至蛛網(wǎng)膜下腔)、血腫擴大等。
5 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ICH預后
ApoE ε4基因及其產(chǎn)物與ICH預后不佳和腦水腫增加有關。考慮機制是ApoE ε4基因與神經(jīng)炎癥反應相關,而與ICH 后血腫體積無關, ApoE ε3基因可能通過下調小膠質細胞的活化賦予一種神經(jīng)保護機制[4]。關于載脂蛋白E多態(tài)性與腦出血預后相關性的研究表明,ApoE ε4基因攜帶者在ICH后表現(xiàn)出更差的功能預后,但在 IS 或 SAH 后沒有顯著差異[5]。
6 總結
綜上所述,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出血的發(fā)生風險、血腫體積進展及預后不良有一定相關性,但各項具體機制仍需進行深入研究。關于腦出血的基因組學層面還需要進一步大規(guī)模的研究進行探索證實,從而有利于篩選風險人群,指導臨床醫(yī)療決策,更好地改善患者功能結局及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Campbell BCV, Khatri P. Stroke[J]. Lancet, 2020, 396 (10244): 129-142.
[2]Nie H, Hu Y, Liu N, et al. Apolipoprotein E Gene Polymorphisms Are Risk Factors for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urr Med Sci, 2019, 39(1): 111-117.
[3]葉雨萌, 李曉久, 陳新, 等. 大動脈粥樣硬化與腦微出血[J] .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20, 28 (04): 298-302.
[4]Pan W, Zhang M, Guo Z,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Apolipoprotein E Polymorphism and Clinical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 Cerebrovasc Dis, 2021, 15: 1-10.
[5]James ML, Sullivan PM, Lascola CD, et al. Pharmacogenomic effects of apolipoprotein e o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Stroke, 2009, 40(2): 63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