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坦泰
60歲的張女士每天玩手機長達11個小時,兩個月前開始頭暈、惡心,跑遍醫(yī)院各大科室,最后發(fā)現(xiàn)竟是睫狀肌痙攣導致的。
睫狀肌是位于眼睛內部呈圓環(huán)狀的平滑肌。簡單來說,眼睛就像一臺相機,睫狀肌具有調節(jié)焦距的功能,當觀看近處物體時,需通過睫狀肌將晶狀體變厚、變凸,才能看得清晰。長時間近距離看手機,等于讓睫狀肌一直處于過度收縮狀態(tài),肌肉過度疲勞時,就會引發(fā)痙攣,導致晶狀體調節(jié)異常。
張女士因為年齡問題,睫狀肌的收縮和調節(jié)功能本身已明顯下降,再有不合理的用眼習慣或高強度、高頻率地用眼,易造成睫狀肌痙攣,從而導致“調節(jié)性近視”的發(fā)生。這是種“假性近視”,屬視疲勞的一種,通過適度休息就可以緩解。
需要提醒的是,出現(xiàn)睫狀肌痙攣后,癥狀較輕時,會有短時間視物模糊、視疲勞的現(xiàn)象,較嚴重時會出現(xiàn)頭暈、惡心,近視度數(shù)也可能加深,進而轉變?yōu)檎嫘越?。長期如此,甚至會誘發(fā)一些眼部疾病,比如青光眼。有青光眼疾患的老年人,平時更要小心預防睫狀肌痙攣。
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平時使用手機時可開啟屏幕“護眼模式”。但最重要的是不過分依賴手機,比如不要一次性長時間用手機,每隔15~20分鐘要休息一次,最長不要連續(xù)看超過2小時;不要在黑暗環(huán)境下看手機。如已經出現(xiàn)睫狀肌痙攣,可有意識地眺望遠處,或進行戶外運動、做眼保健操,使睫狀肌得到放松,才有可能緩解癥狀。癥狀較為嚴重者,最好及時就醫(yī)。
鏈接:緩解視疲勞的小妙招
推前額
仰臥,用兩食指指腹交錯在前額做橫向往返推摩,時間1分鐘。再用兩拇指指腹點揉兩側太陽穴(位于耳郭前面,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外),以有酸脹感為度,時間1分鐘。
按眉中
仰臥,雙手中指分別同時點按雙眉中間位置半分鐘,以有酸脹感為度。
搓頭頂
仰臥,雙手五指微張開,用指腹同時搓摩頭頂部,以頭皮溫熱為宜。
揉風池穴
正坐,一手拇指和食指同時點揉雙側風池穴(位于項部,在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及后枕部。點揉風池穴時,手指向對側眼睛方向用力,以有酸脹感為度,時間各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