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玲 曹建軍
(1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2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學,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在財商教育的研究中,許多相關領域的專家對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描述,Bartholomae[1]認為財商是一個人對金融知識的理解,對人在金融世界中的決策至關重要。Krizek[2]則認為財商應當涵蓋短期、小額消費到長期、大額消費的所有理解與運作,包括但不限于預算、信貸、抵押以及養(yǎng)老金等方方面面。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將財商定義為“能夠做出正確財務決策并最終實現(xiàn)個人財務幸福所必須的意識、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行為的集合[3]”。OECD還指出,財商有三個關鍵的組成部分——財務知識、理財態(tài)度和消費行為,涵蓋了制定預算,處理信貸,設定短期、中期、長期的理財目標等等。
財務知識對提升財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財務知識與財商素養(yǎng)之間具有互惠關系,也就是說,財務知識能夠指導消費行為,進一步提升財商素養(yǎng),另一方面,財商素養(yǎng)的提高也會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獲取財務知識,二者相輔相成構成良性循環(huán)。Dilworth認為心理因素是影響財商的根本原因,幼年經(jīng)歷導致的復雜的心理因素會影響個人對貨幣的概念化,從而影響實際的財務支出,進一步影響著消費行為。財務知識水平越高對財務決策的影響也就越大,同時導致了個體消費行為的不同。Monticone證實了這一論斷,高水平的財務知識會引導更完善的財務規(guī)劃,從而獲得更理智的消費行為。
財商教育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這種教育可以通過咨詢的模式得到優(yōu)化,財商教育只有在滿足學生獨特的需求時,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不是在指定的授課時間,以標準化的內容灌輸給學生。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財務信心較高的學生在財商教育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更積極的資金管理實踐,這種信心會對參與者的個人幸福感產生影響,讓學生主動獲得財務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意識到,財商是幸福感的一部分,是一種客觀現(xiàn)實和主觀內涵相結合的概念。
關于生活幸福感的概念,有學者提出了一種假設并對此進行了證明,他認為,在一個領域的滿意度,會影響其它領域,并共同影響生活幸福感。對學生而言,消費行為會影響財務滿意度,并且對學習成績產生正相關的作用,學習成績會影響學生的學業(yè)滿意度,最終影響生活幸福感。
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面對未來世界的各種挑戰(zhàn),在這些挑戰(zhàn)中來自金融世界的挑戰(zhàn)尤為嚴峻,每一位學生在將來都應該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資金管理者,能夠妥善處理預算、投資與消費。因此學校需要提供專門的學科來幫助學生進入未來的金融世界,財商教育就是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主要手段。
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會在求學階段做出他們第一次實質上的財務決定,所以學校在為學生提供必要的金融知識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在培養(yǎng)人才方面從社會維度和經(jīng)濟維度兩個方面都發(fā)揮著主導作用。
研究表明,對學生而言,了解基本的財務知識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的財富,對今后走出校園,塑造健康的財富觀、價值觀至關重要。學生缺少財務知識會導致他們不能完全理解當他們做出財務決策后會產生的后果。這些后果包括高債務、低征信等等,產生高債務、低征信的源頭在于學生存在的過度消費現(xiàn)象,而這種現(xiàn)象歸根結底是社會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和學校的問題。當下看來,學生的過度消費已經(jīng)成為了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進一步催生校園貸等金融產品的盛行,而這些金融產品,又進一步加深了學生的債務水平,因此可以說,學生的財商教育已經(jīng)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
財商教育可以作為一種保護的手段,幫助學生建立起對自己財務以及生活負責的態(tài)度,財商教育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比如影響財商的因素、學生財務知識與行為之間的關系、財商教育的方法以及對財富的理解程度與成功之間的關系等等。
社會、學校和家庭既是財商教育的主體也是受益者,提供在校學生整體財商水平需要家庭、學校、研究所、政府、金融機構和社會非盈利組織等實體的共同協(xié)調努力。
財商教育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并且具有多種形式和結構[4],目前國內大多數(shù)學校都沒有開展系統(tǒng)的財商教育,財商教育被認為是提高學生財務知識和財務責任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財商教育涵蓋的主體可以從三個體系進行描述:
1.通用的財商教育體系,如預算、儲蓄、投資、信貸和債務管理等知識;
2.具有明確目的的針對性財商教育體系,比如為退休的儲蓄計劃、為下一代受教育的儲蓄計劃等;
3.房屋所有權與房屋買賣的知識體系。由于城市化的發(fā)展,購房置業(yè)已經(jīng)成為決定人才流動的主要因素,因此房屋所有權的知識體系可以單獨作為一個具有十分明確目標的應用案例,進行分析與梳理。
財商教育中的課程通常是作為通用課程或者法學課程的一部分進行設置。而提高學生財商水平卻是需要多個學科如教育學、法學、金融學方面的專家共同參與的,從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角度看來,單純將學生培養(yǎng)成某個領域的專家而讓學生對諸如投資、保險、抵押貸款、理財?shù)冉鹑诜矫娴幕A知識一無所知,顯然是一種失敗的培養(yǎng)模式。
目前我國還沒有被普遍認同的衡量學生財商水平與財務能力的評價標準[5-6]。一些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有了專業(yè)的機構來做這項工作,比如美國國家財政教育基金會(NEFE)設計了一種可以衡量學生財商的評估工具箱,美國財政部也設計了對學生消費習慣的測試問卷,這些系統(tǒng)的評估工具與問卷對財商的評估提供了可能。具體到地方學校,可以從這些工具中選擇設計適合本校特點的調查問卷,并且利用統(tǒng)計學工具進行合理評估。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節(jié)奏的逐步加深,大量新的金融工具、金融產品迎面而來,新的支付手段也層出不窮。全球化市場的力量使得金融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消費者對金融工具的選擇有了更大的靈活性,這要求學校也要使用新的教育手段,幫助學生加以甄別,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期貨,與現(xiàn)貨完全不同,現(xiàn)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商品,但是期貨往往主要不是指代貨物,而是以大宗商品如石油,以及金融資產如股票等為標的物品的標準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稀有金屬、農副產品、棉麻制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貨可以約定在任何時候,半年,十個月年,甚至多年之后。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xié)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地理位置對期貨交易場所的選址影響很大,通過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從地理的角度發(fā)現(xiàn)財富、創(chuàng)造財富。同時規(guī)避期貨風險,減少地理因素對期貨價格的影響。
地理知識與期貨是密切相關的,從地理條件的分布、成因,可以推演出當?shù)亟?jīng)濟引擎的動力來源。從期貨的角度來看,許多地理方面的要素成為期貨合約的重要邊界條件,人們逐漸學會了利用地理因素規(guī)避期貨中的風險。
利用地理知識提升控制期貨交易的能力,是提升財商的重要手段與途徑,在地理知識的傳授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從選址的角度尋找期貨合約的契合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財富、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力。
例如,地理條件會影響氣候變化,而氣溫對諸如電力、農業(yè)等企業(yè)的影響非常嚴重,比如天氣炎熱,市民用電需求就會大幅度提升,天氣涼爽則會下降,這些企業(yè)可以通過溫度指數(shù)期貨提前在市場上做多或者做空,對可能會產生的虧損提供一定的補償。類似的降雪、臺風、泥石流等和地理因素相關的災害都會帶來期貨創(chuàng)造財富的機會。學生掌握了地理知識,不僅能夠判斷期貨的盈虧,還可以進一步設計合理的期貨指數(shù),實現(xiàn)從期貨中發(fā)現(xiàn)商機,創(chuàng)造財富。
地理知識涵蓋自然、社會多方面的因素,例如通過降低運輸成本可以提高原材料指向型企業(yè)的盈利能力。而消費市場則更為看重金融布局產生的影響,比如香港、紐約等期貨交易的重要城市往往伴隨著更為便捷的資本流通,學生通過地理知識的學習鍛煉自己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中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