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慧賢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是新課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倡導我們的課堂要激揚生命,以學生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队⒄Z新課程標準》也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明確要求小學教師在閱讀課堂中要不斷提高廣大學生的課堂自主參與和探究學習能力。
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也就是說,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教師所教的課,首先得要學生喜歡上這個教師。學生喜歡這個教師,這就是一個教師的魅力所在。那么,教師的魅力從哪里來呢?無疑是從生活中來,從課堂上來。課堂上講故事就是英語教師一個重要的魅力來源渠道。然而,現(xiàn)實教學中,講故事往往被英語教師所忽略。下面,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講故事增添教師魅力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希望有助于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以生為本;小學英語教學;講故事;提高效率
一、講故事能增添教師的個人魅力,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聽故事是人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千百年來,人們對故事的興趣依然未減,其中自有奧妙在。正如朱熹所說:“教人未見樂趣,必不樂學?!笨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庇⒄Z課堂上,教師給學生講故事,能打開學生緊鎖的心門,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愛聽故事是人的天性,因為故事本身具有的形象性可以熏陶學生、感染學生。不言而喻,生動的故事勝過抽象的說教,沒有人會欣然接受枯燥的說教,也沒有人會拒絕精彩非凡的故事。筆者就自己的教學經(jīng)歷深深感到,故事能迷戀學生,能讓講故事的教師增添魅力。在課堂紀律亂遭遭時,教師講一個精彩的故事,學生安靜下來了,課堂紀律好起來了。每當英語教師拿著課本走到教室時,學生那種微笑的歡迎和發(fā)自肺腑的“大家安靜,英語老師來了”,教師心中多少得到了成功的安慰。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講故事,親近了學生。慢慢地,學生也接近了教師,常與教師交流問題。這樣教師就親近了學生,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二、講故事用于教學過程中,能提高學生聽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英語教學不僅要教學生英文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掌握英語的言語技能。通過故事學英語,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了聽懂內(nèi)容,學生會好奇地、有目的地去聽,聽懂了就會有種滿足感,并有興趣去進一步提高理解故事的能力。學生有時當聽眾,有時又擁有聽眾,這無疑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樂趣。要多聽教師、磁帶或其它聲音媒體的范讀,也要有針對性地對比著聽聽同學、自己的讀音與范讀的異同。但是如果在教學中只是讓學生機械地聽課本上的單詞句型,其效果必然不會很明顯,還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樂趣。比如,在小學四年級教學Unit 4? My Home時,如果簡單地呈現(xiàn)家具電器和房間的單詞: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phone? bed? sofa? shelf? fridge? table等,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而且體會不到這些單詞的生動性。于是,筆者利用PPT創(chuàng)設(shè)了各種情境,可以放到一個動畫故事中,講述Tom放學回家后的情境,描述Tom放學回家后找東西吃的過程,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家里的家具電器,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來感受這些單詞。這樣,全班學生都在故事的吸引下,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更濃了,慢慢地形成了一種風氣,談論英語、談論英語課、談論英語教師講故事如何精彩,一見英語教師來上課了,精神馬上就振作起來。
三、講故事用于教學過程中,能拓寬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避免課堂教學的枯燥無味
單純的知識教學,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為了避免課教學的枯燥無味,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許多英語教師絞盡了腦汁。有的教師用做游戲的方法,可是時間、進度都不好把握且課堂紀律是個問題;有的教師用提問題的辦法,可是一堂課地直問下去,課堂結(jié)構(gòu)顯得呆板;甚至有教師帶學生走出教室進行現(xiàn)場指導,可是學生的注意有時卻是心猿意馬。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以講述故事的方法拓寬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積極去思考問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Unit 3? My friends中的新句型 He/ She /xx has big eyes ,long hair……時,筆者就引入了學生熟悉的故事 Little tadpole looking for mummy,首先,通過觀看故事的Flash動畫,進行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同時,感知重點句型“your mummy has big eyes; your mummy has four legs.”再指導學生用繪聲繪色的語調(diào)進行對話,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學的語言。
“Are you our mummy?”Mummy duck:
“ No, no, your mummy has big eyes.”
“Are you our mummy?”Mummy fish :“No , no, your mummy has four legs.”
“Are you our mummy?”Mummy tortoise:“No, no, your mummy has green coat.”
“Are you our mummy?”Little tadpole:“yes, yes, I'm your mummy.”
最后再看一遍動畫,看完動畫后,教師扮成小蝌蚪尋找媽媽:“Are you my mummy?”扮演鴨子的學生就會試著說:“Your mummy has big eyes.”
通過這個故事,學生很容易明白“your mummy has big eyes, your mummy has four legs, your mummy has green coat.”句子的含義。在這樣的故事情節(jié)中,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fā)起來了,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變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就能得到落實,也就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避免了課堂教學的枯燥無味。
總的來說,講故事的作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勝枚舉。諸如,復述故事,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續(xù)編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講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等等。講故事與英語教學都是相依相伴的,因此,做一名英語教師,就要知識儲備豐富,多看書,多讀些書,將書中的道理用故事在課堂講給學生聽,這樣學生會更喜歡英語教師,更加喜歡學習英語,教師本身的英語教學更會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龐連蕊.淺談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N].廊坊日報,2008.
[2]曹文珍.英語教學從“心”開始[J].山西教育(教學),2011(6).
[3]高跟艷.英語教學要讓學生體驗美[J].成才之路,2011(19).
[4]張霖,李玉明.英語教學突出實踐環(huán)節(jié)[N].解放軍報,2009.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