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圓 吳怡
嶺南民間游戲能提升幼兒身體素質,是優(yōu)秀的體育教育資源。但在實際運用中,幼兒園對嶺南民間游戲的收集、篩選和分類不夠全面,在實施過程中未能充分發(fā)揮其體育教育價值。下面依托嶺南民間游戲資源開發(fā)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的研究,在實踐中形成系統(tǒng)的幼兒園體育教育資源庫,解決目前幼兒園在體育活動中運用嶺南民間游戲資源的設計、改編、實施等問題,以及體育活動資源庫分類不清晰、內容不全面的問題,為幼兒園利用嶺南民間游戲進行體育教學、構建體育活動資源庫提供借鑒思路。
一、嶺南民間游戲資源的基本內涵
(一)嶺南民間游戲資源的定義及分布
本課題借鑒民間游戲的界定,將嶺南民間游戲定義為流傳于嶺南地區(qū)廣大人民生活、促進幼兒動作發(fā)展與身心愉悅、富有趣味性與體育性、具備玩法與文化氣息的游戲活動。嶺南民間游戲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南。嶺南文化依據地區(qū)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其中廣東文化是主體。不同地域的嶺南民間游戲也因地域和文化而有所差異,本課題主要聚焦于廣東地區(qū)的嶺南民間游戲資源。
(二)嶺南民間游戲資源的內容和形式
本課題從身體素質角度看,嶺南民間游戲資源的內容包括柔韌性游戲、速度性游戲、平衡性游戲、耐力游戲、靈敏性游戲、力量性游戲、協(xié)調性游戲共七類游戲資源內容。關于游戲形式的闡述包括游戲類型、游戲種類、游戲內容、游戲對象、游戲參與人數、游戲玩法、游戲性質、游戲場地、游戲時間等維度,具有多維度、多層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實際需要,本課題從“游戲參與人數”的維度將嶺南民間游戲形式分為集體游戲、小組游戲、個人游戲,其中集體游戲、小組游戲包括競賽性游戲、合作性游戲。
二、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的基本內涵
(一)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的定義
本課題將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定義為以“集合”的形式,將有利于幼兒教師獲得多樣化體育教學經驗的各種資源,便于快速查閱和提取幼兒園體育教育工作所需的體育活動資源,提高工作的高效性,其中的多性質資源具有存儲性、共享性、組織性等特點。
(二)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的分類
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的分類主要決定活動資源管理和有效利用,目前各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的分類多樣,涵蓋了時間維度、動作技能維度、身體素質維度、場地維度等多分類維度。以時間作為分類維度較常見,例如將資源分為小、中、大班三個年級,再細分至第一、第二學期,再下衍至第幾周,此類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清晰地展現了幼兒園體育教育的活動脈絡,便于幼兒園把握體育教育的開展方向,但未呈現關鍵內容,不利于教師進行內容的快速檢索。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不僅要具備“拿來就用”的特征,還要較清晰地呈現活動的主題框架,以便教師根據需要選擇活動內容。從“滿足體育活動多元化”的角度出發(fā),依據體育活動的特征、幼兒的實際需要、教師的教學需要對體育活動資源進行分類,構建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能夠為教師提供清晰的體育活動資源選擇路徑。
三、依托嶺南民間游戲資源的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構成
(一)構建原則
構建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系統(tǒng)設計,需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科學性原則??茖W性原則是指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內資源的設計與開發(fā)的方法和方式、選取和組織要科學。例如,在構建維度平衡性游戲中,資源選入符合平衡性游戲的特征,按照年齡段進行劃分時,各年齡段的內容要符合年齡特征;技術的選擇要考慮科學性,即儲存空間大小足夠、平臺穩(wěn)定、共享順暢等。
2.整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是指資源庫內的各資源是緊緊聯系、相輔相成的,要充分考慮將資源聯結成整體。例如,將體育活動按照運動項目、器材、文獻、音像進行分類儲存,但是各分類下的內容并不割裂,器材資源中會呈現器材可以用于哪些運動項目。
3.本土性原則。本土性原則是指游戲資源的收集、選取要基于本土特色。例如,本課題下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的構建、游戲項目資源、體育活動的設計和運動器械的種類都以嶺南民間游戲為主。
4.可延展性原則。新時代對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的內容和功能也需要不斷更新,因此要遵循可延展性原則。例如,資源庫的內容是可更改的,每學期對資源進行一次匯總,更新內容,補充最新的體育活動資源。
5.服務性原則。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直接服務于教師,間接服務于幼兒。構建過程要時刻以教學服務為目的,根據教師的教學需求提供快捷的服務,提高使用效率。例如設置教師使用反饋平臺,定時收集教師的使用反饋,根據反饋對資源庫的內容進行調整。
(二)構建維度
為了清晰地呈現資源庫內容,本課題按分級維度構建資源庫框架,基于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的類型,從實際教學需求出發(fā),結合嶺南民間游戲資源,將一級指標分為運動項目資源、器材資源、文獻資源、音像資源。二級指標根據一級指標的特征,結合實際需要和資源特點進行確立。例如,按照幼兒身體素質練習將運動項目資源分為平衡類、協(xié)調類、柔韌類、速度類、耐力類、靈敏類、力量類,再根據年齡進行劃分。
(三)資源形式
嶺南民間游戲資源的形式主要有視頻、音頻、文本、圖片、實物等。虛擬形式的資源都儲存在信息化的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中,實物資源則通過圖片、文字等記錄其放置地點,儲存相關信息。
四、開發(fā)依托嶺南民間游戲資源的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的策略
(一)策略一:組建開發(fā)組織
人崗相宜、科學合理的人員配置模式是開發(fā)優(yōu)質的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的重要保障。因此,組建開發(fā)組織是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開發(f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開發(fā)組織的人員配置要考慮管理體系架構,例如按照“園級-層級-班級-個人”的結構組建開發(fā)組織,由園級領導統(tǒng)籌工作,把握方向;由層級人員安排具體工作,做到人崗相宜;由班級承接,再細化分配至班級的各教師。開發(fā)組織的成員各司其職,相互配合,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二)策略二:收集原始資源
開發(fā)組織的成員通過多種方式搜集整理嶺南民間游戲的原始資源。例如,幼兒園設計調查問卷,通過教師和家長向外擴散轉發(fā),采用調查的方式收集嶺南民間游戲資源;成員們利用互聯網,閱讀大量關于嶺南的文獻,挖掘嶺南民間游戲資源;購置相關書籍,在閱讀過程中學習專業(yè)知識,整理書中蘊含的嶺南民間游戲資源。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長期的收集、整理后,形成了較豐富的嶺南民間游戲原始資源庫。
(三)策略三:指向實踐的改編
嶺南民間游戲原始資源與《3-6歲兒童發(fā)展指南》的內容、幼兒實際發(fā)展水平等因素并非完全適配,只有對其進行相應的改編,才能夠滿足教學需要,達到通過嶺南民間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素質和基本動作發(fā)展的目的。改編嶺南民間游戲原始資源的維度主要有:目標改編、內容改編、器材改編、組織形式改編。目標改編是指依據《3-6歲兒童發(fā)展指南》中提到的幼兒健康領域發(fā)展目標對嶺南民間游戲達成的目標進行改編。內容改編是指依據幼兒在游戲中應達成的目標,對游戲的玩法、規(guī)則進行相應改編。器材改編是指依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實際發(fā)展水平,將嶺南民間游戲的器材進行替換,使其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組織形式改編是指按照實際需要改變游戲的形式。
(三)策略四:優(yōu)化提升的創(chuàng)編
體育活動是進行嶺南民間游戲的優(yōu)良載體。但僅將嶺南民間游戲插入在體育活動的某一環(huán)節(jié),并不能充分發(fā)揮其教育價值。要充分挖掘嶺南民間游戲原始資源的各類元素,例如器材、游戲情景、基本動作等元素,創(chuàng)編具有嶺南特色的體育活動。在創(chuàng)編時,要充分挖掘其特色元素,與幼兒園各類型體育活動進行融合,利用多種手段體現特色元素,形成具有嶺南特色的優(yōu)秀體育活動。以《笠翁對韻》之醒獅操為例,醒獅操的器材是獅頭,從器材上充分體現了嶺南醒獅元素。在動作創(chuàng)編上,我們將醒獅運動包含的六種基本步法作為操節(jié)的腿部基本動作;將獅頭神態(tài)的基本動作作為操節(jié)的手部基本動作。我們還通過結合不同的步法轉換,配合獅頭動作把醒獅各種神態(tài)神情造型表現出來,例如結合馬步與弓步轉換,獅子頭左右盼望,展現神態(tài)神情:盼;結合小碎步或后踢腿步法,配合獅頭放置胸前或舉高表現出獅子愉悅玩耍,展現神態(tài)神情:嬉。
嶺南民間游戲的有效運用在嶺南地區(qū)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中處在關鍵地位。依托嶺南民間游戲開發(fā)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是落實以嶺南民間游戲為載體進行特色體育教育的必經之路。幼兒園要充分挖掘嶺南民間游戲資源和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的內涵和價值,遵循科學性原則、整體性原則、本土性原則、可延展性原則、服務性原則,通過組建開發(fā)組織、收集原始資源、指向實踐的改編、優(yōu)化提升的創(chuàng)編等多種策略構建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以便于滿足幼兒園一線教師的教學需求,使教師能夠直接通過幼兒園體育活動資源庫完成體育活動的實施配比。
【本文系廣東省教師繼續(xù)教育學會2020年度重點課題“重構嶺南民間游戲資源在幼兒園體育活動的設計實施研究”(編號:YJJXH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