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英
摘要:目的:在耳鼻喉科治療中探討觀察霧化吸入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研究開展的時間跨度為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該階段對研究樣本進行明確,主要來源于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耳鼻喉科患者,選取典型代表74例進行具體分析,采用計算機及相關(guān)軟件對所有的患者進行編號,并使用軟件分組。其中的37例患者采用口服藥物治療分為參照組,另外37例患者治療過程中采用霧化吸入治療視為研究組。對兩組護理期間的情況進行詳細觀察與記錄,并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進行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效果比較,較高的小組為研究組,其優(yōu)勢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進行兩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參照組癥狀改善時間較長,其優(yōu)勢不如研究組(P<0.05)說明有明顯差異和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在耳鼻喉科疾病治療過程中應用霧化吸入治療方法,能夠有效地促進癥狀改善,對臨床效果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可加大推廣力度,并具有較高的適用性。
關(guān)鍵詞:耳鼻喉科疾病;霧化吸入治療;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S857.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6--01
引言:
為了進一步分析患者接受霧化吸入治療的效果,本研究選擇部分患者接受霧化吸入治療,另一部分接受常規(guī)藥物治療,根據(jù)結(jié)果作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院接受耳鼻喉科治療的患者中,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將其納入本研究,并作為研究樣本進行分析,共收集74例,依據(jù)計算機分組軟件完成小組劃分,建立研究小組,不同的小組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即研究組使用霧化吸入治療,參照組使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依據(jù)計算機排序即分組軟件將患者平均分配至上述兩組,分別獲取37例。所有患者的最小年齡跨度和最大年齡跨度為33歲-75歲,平均年齡為(52.79±5.28)歲;最短病程和最大病程跨度為1個月-12個月,平均病程(4.17±0.76)個月。所有的患者中慢性鼻炎、扁桃體炎、慢性喉炎、中耳炎、急性咽炎分別有21例、19例、13例、11例、10例。相關(guān)資料統(tǒng)計后比較差異不夠明顯,說明可作為研究內(nèi)容進行比較,并突出(P>0.05)。
1.2方法
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采用藥物口服治療方法,選擇西安碑林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金嗓散結(jié)膠囊(國藥準字:Z61020024),0.8g每次,每天2次;選擇楊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藍芩口服液(國藥準字:Z20063795)口服治療,每次服用10ml,每天服用3次。
研究組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采用霧化吸入治療,采用8萬U慶大霉素、a-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加入生理鹽水(5ml)制成霧化制劑進行吸入治療,每次霧化15min,每天3次;如果患者治療時呼吸困難,則在上述藥物中加入腎上腺素(0.5mg至1mg)。1個療程為1周。
1.3觀察指標
(1)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及表現(xiàn),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依據(jù)三個層次完成,分別為顯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的癥狀消失或改善明顯);有效(接受治療后患者咽喉部有輕微異物感,但癥狀基本消失);無效(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甚至更為嚴重),將顯效和有效患者的數(shù)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tǒng)計,同時在同單位下計算總有效率,將結(jié)果作為差異及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2)記錄兩組患者癥狀得到改善的時間,主要包括咽喉異物感、呼吸困難和聲音沙啞等,計算平均時間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標識、(±)標識分別是本研究過程中相關(guān)資料的主要表現(xiàn)方法,前者代表研究中的計數(shù)資料,后者表示研究中的計量資料,兩種資料的檢驗方法不同,分別為t檢驗、X2檢驗,如果檢驗結(jié)果有明顯的差異,則需要采用(P<0.05)表示,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不同方法治療后比較2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癥狀改善時間均短于參照組(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不同方法護理后比較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研究組接受霧化吸入治療后無論是治療有效人數(shù)還是有效率均比參照組高,存在明顯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耳鼻喉科是臨床中重要的科室之一,也是收治耳鼻喉類疾病的重要場所,常見的疾病包括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扁桃體炎等,藥物治療是該科室主要治療方法,由于大部分疾病具有病程長,治療難度大的特點,患者往往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然而藥物的應用會帶來較多不良反應,直接影響臨床治療效果,不利于患者的恢復[1]。據(jù)相關(guān)研究表明,在耳鼻喉科疾病治療的過程中采用霧化吸入治療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同時該治療方法還具有縮短病程和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特點,臨床應用價值較高[2]。就霧化吸入治療而言,其是根據(jù)患者病情選擇特定藥物并制成霧劑的一種方法,給藥方式可在超聲的協(xié)助下完成,也可使用氧驅(qū)動霧化給藥,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炎癥[3]。本研究治療過程中對研究組患者采用霧化吸入治療,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合理的選擇藥物制成霧化制劑后給予相應的治療,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患者癥狀的改善有著積極作用,且癥狀改善時間及臨床效果均優(yōu)于藥物治療的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使用霧化吸入治療方法進行耳鼻喉科疾病患者的治療,有利于促進患者疾病的改善,還能夠促進臨床效果提高,有利于患者恢復效果的提升,值得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寒. 不同霧化吸入方法在治療耳鼻喉科疾病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36):133-134.
[2]韋在慧. 兩種霧化吸入在治療耳鼻喉科疾病中效果分析[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90):74-75.
[3]苗國偉. 霧化吸入在耳鼻喉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 世界復合醫(yī)學,2020,6(04):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