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瑩 李文鳳 楊玉華 劉金娟
摘要:目的:觀察益肺固本顆粒對慢性阻塞性肺?。–OPD)患者穩(wěn)定期的臨床癥狀、體格檢查、肺功能、T淋巴細胞亞群影響。方法: 80 例 COPD 穩(wěn)定期的患者隨機分對照及治療組,對照組給予氣道擴張+抗炎治療,治療組給予對照組治療+益肺固本顆粒,評價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臨床常見癥狀、體格檢查、肺通氣功能、T 淋巴細胞亞群(CD4 + ,CD8 + ,CD4 + /CD8 + )變化。結果:治療 12周后,治療組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P < 0. 05),優(yōu)于對照組(P < 0. 05),治療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改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 05),對照組治療前后肺功能無明顯變化,治療后治療組 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 + 低于對照組(P < 0. 01)。結論:運用益肺固本法治療 COPD 穩(wěn)定期患者,可以改善患者臨床常見癥狀,改善肺通氣功能,提高生活品質(zhì),改善患者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穩(wěn)定期COPD患者提供客觀依據(jù)。
關鍵詞:益肺固本顆粒補肺固本 慢阻肺(COPD) T淋巴細胞亞群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慢阻肺(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不能完全逆轉(zhuǎn),呈進行性加重。臨床分為兩期,急性加重期及病情穩(wěn)定期,穩(wěn)定期是指病人的咳痰喘及氣短等癥狀相對穩(wěn)定或癥狀較輕,癥狀基本恢復到急性加重前的情況[1]。穩(wěn)定期可表現(xiàn)在肺功能的進行性逐步下降,并可伴有全身炎癥反應、骨骼肌肌肉萎縮、體重減低等,具有較高的致殘率[2],并可導致勞動力喪失和死亡等,因此,積極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應更加關注本病的穩(wěn)定期處理,以減少本病反復發(fā)作的幾率,延長病情進展速度,延長壽命,改善生活品質(zhì)。
本病屬于中醫(yī)學“肺脹”、“喘病”、“咳嗽”等范疇,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以肺虛脾虛腎虛為主,標實主要指痰濁與血瘀,穩(wěn)定期以本虛為主,急性期以表實為主。不論是急性加重期期還是病情穩(wěn)定期都存在“痰、瘀、虛”等的病理征象。故在治療時以補益肺脾腎為主,佐以祛痰活血之法[3]。中醫(yī)學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與西醫(yī)學的免疫力之間有緊密的聯(lián)系,免疫力減低是正氣不足的表現(xiàn),正氣虛、正氣不足可導致免疫功能失調(diào),慢阻肺不同的中醫(yī)證型與免疫力關系密切,可為中醫(yī)證型的客觀化提供依據(jù)[4]。西醫(yī)對慢阻肺穩(wěn)定期的治療主要是應用吸入藥物,而傳統(tǒng)中醫(yī),則是利用中醫(yī)中藥手段,改善免疫狀態(tài),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預防慢阻肺的復發(fā)等。益肺固本法是穩(wěn)定期扶正主要治法,可減少 COPD急性加重的次數(shù),延緩肺功能下降[5]。T 細胞亞群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分別反映了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和細胞免疫功能。慢阻肺的慢性炎癥反應是引起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過應用益肺固本顆粒對穩(wěn)定期 慢阻肺患者的癥狀、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影響,探討益肺固本顆粒的臨床療效。
1資料和方法
1. 1資料選擇 ?2018.8 -2021.10壽光市中醫(yī)醫(yī)院 80 例病人作為研究觀察對象。隨機將病人分為對照及觀察兩組,每組各40 例。兩組病人資料選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 2診斷標準 西醫(yī)標準 采用 2015 .1由美國醫(yī)師協(xié)會、歐洲呼吸學會等聯(lián)合發(fā)布的 慢阻肺全球創(chuàng)議(GOLD)2015 年更新版作為標準。應用支氣管擴張劑后,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 /用力肺活量(FVC) < 70% 可以確定。中醫(yī)標準可參照中華中醫(yī)藥學會2008年頒布的《中醫(yī)內(nèi)科常見病診療指南》。喘?。ǚ文I兩虛證)主證:呼吸淺短難續(xù),重者張口抬肩,倚息不能平臥。兼證:咳嗽白色泡沫痰,痰吐不暢,胸悶心悸,怕冷出汗,或腰酸無力,小便不盡或清長,舌苔淡,脈沉細無力。
1. 3病例準入標準:符合慢阻肺穩(wěn)定期的診斷標準,中醫(yī)辨證符合肺腎兩虛患者;年齡分布在 45 --80歲,性別不受限;本研究需要得到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并同意,且需獲得病人手簽的本研究相關同意書。
1. 4排除標準除外 COPD 以外的其他呼吸道疾病;需要長期氧療的患者;正在接受全身激素治療的患者;年齡范圍以外的患者; 正在接觸職業(yè)性粉塵或化學物質(zhì)的患者;對本研究處方中藥物有過敏史者; 合并其他嚴重疾病患者。
1.5方法
對照組 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信必可都保)320 μg /90 μg ,每次2吸,每日 2 次。觀察組 患者在吸入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益肺固本顆粒治療。益肺固本顆粒組成:附子、干姜、甘草、生地、桂枝、白芍、當歸、半夏、五味子、冬花、紫苑、百部。兩組病人治療均為12周。
1.6觀察指標
癥狀:①癥狀評估:COPD 穩(wěn)定期病人應用呼吸問卷(mMrC),自我評估測試(CAT) 評分、中醫(yī)疾病相關量表,在用藥前后分別評估 1 次。②肺功能評價:均應用德國耶格 MS-IOS 型肺功能儀,登記第 1 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 和 FEV1 實預比(FEV1% ),用藥前后分別評估 1 次。③圣喬治(SGrQ)呼吸問卷和 6 分鐘步行長度(6 mWD)評價,用藥前后分別評估 1 次。④免疫檢測,T 淋巴細胞亞群及免疫球蛋白G、M、A,前者檢測應用流式細胞儀,后者檢測應用免疫比濁法,用藥前后檢測各1 次。
1. 7療效標準
中醫(yī)癥狀改善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病情控制表現(xiàn)在臨床癥狀和體征大部分消失,證候總分值減少≥95% ;顯效為臨床表現(xiàn)和體征大部分消失,94%≥證候總分值減少≥70% ;有效表現(xiàn)在臨床癥狀和體征部分較前好轉(zhuǎn),69%≥證候總分值減少≥30% ;無效表現(xiàn)在臨床癥狀和體征無好轉(zhuǎn)或癥狀等加重,證候總分值減少 < 30% 。
1.8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方面:采用 SPSS 17. 0 軟件,資料用 x ± s 代表,組間對比應用 t 檢驗,組間資料對比應用 χ2檢驗。當 P < 0. 05 時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 1兩組病人中醫(yī)療效對比,觀察組中醫(yī)療效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 05),見表 1。
分組顯效(%) 有效(%) 無效(%)總有效治療組(n=40) 15(37.5%)20(50%)5(12.5%)86(87.5%)對照組(n=40) 11 (27.5%)13(32.5%)16(40%)24(60%)2. 2兩組病人用藥前后 FVC,F(xiàn)EV1 和 FEV1% 改變情況對比用藥后兩組 FVC,F(xiàn)EV1 和 FEV1% 均較治療前增加 ( P < 0. 01),治療后治療組 FEV1% ,F(xiàn)VC,F(xiàn)EV1 / FVC 均高于對照組(P < 0. 05),見表 2。
兩組病人用藥前后 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用藥后兩組病人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均有升高,CD8+ 水平下降(P < 0. 01);治療后觀察組T 淋巴細胞亞群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 水平低于對照組(P < 0. 01),見表 3
兩組病人用藥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M、A 水平較與治療前比較,用藥后對照組血清免疫球蛋白G、M、A水平變化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治療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M、A 水平均有升高(P < 0. 05),見表 4。
慢阻肺 (簡稱COPD)歸屬于中醫(yī)學“肺脹”、“喘病”、“咳嗽”等范疇?!蹲C治匯補》咳嗽篇指出:肺脹者,動則喘滿,氣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眠者是也;《醫(yī)宗必讀》喘篇指出:喘者,促促氣急,喝喝痰聲,張口抬肩,搖身擷肚。與COPD的表現(xiàn)如:喘促氣急、咳嗽、咳痰、喘憋、邵動喘甚、心慌腫脹等癥相吻合。中醫(yī)學指出:腎為氣根,肺為氣主,故人體呼吸功能正常運行需要肺腎主導、同時需各臟腑協(xié)調(diào)共同完成。肺臟疾病如久病致咳喘遷延不愈,失治致肺氣更加虧虛,病情進一步發(fā)展,久傷及脾,致肺脾兩虛,到疾病終末期,久病及腎,致肺脾腎三臟俱虛的表現(xiàn)。益肺固本顆粒是由附子、干姜、甘草、生地、桂枝、白芍、當歸、半夏、五味子、冬花、紫苑、百部組成,方中附子溫腎扶陽固本為主藥,能顯著提高免疫功能,同時促進腎上腺素分泌,升高激素水平,為內(nèi)源性糖皮質(zhì)激素,是解決慢阻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的關鍵藥物。干姜補脾溫陽化飲,助附子溫補之功,甘草益肺止咳,補脾益氣,緩和藥性,培土伏火,兼制附子、干姜的燥熱之性,使姜附溫陽之功溫和而持久。生地大補腎陰,填精益髓,與姜附合用,陰陽雙補,從根本上解決慢阻肺本虛的病理基礎。且生地性涼生津液,解決姜附久服傷津耗液之弊。是本方能夠長期應用而無不良反應的關鍵配伍。桂枝、白芍調(diào)和營衛(wèi),通陽化氣,增強機體的衛(wèi)外功能,預防外邪人侵。當歸養(yǎng)血活血,是中藥抗血管炎和痙攣的特異性藥物,配合桂枝溫通血脈,有良好的改善肺循環(huán),降低肺動脈高壓的功效。痰飲伏肺成巢,是本病反復發(fā)作的病理基礎,半夏化痰散結,消除氣道腺體增生和異常分泌。久病肺氣虛,五味子味酸,收斂肺氣,同時治療久咳。冬花、紫苑溫潤降氣,止咳平喘,改善肺通氣功能,百部潤肺止咳,殺蟲抗菌,是針對慢阻肺易合并感染設定的藥物,諸藥合用,具扶正固本,降氣平喘,化痰祛瘀之功,故本方能顯著改善機體免疫功能,預防和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頻率,保護肺功能,降低肺動脈高壓,改善心功能,從而改善慢阻肺病人的癥狀和提高生活質(zhì)量。
本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zhuǎn)歸,與病人機體的免疫功能變化密切相關,不僅慢阻肺病人呼吸系統(tǒng)反復感染可使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而且免疫功能降低又可加重慢阻肺病人呼吸系統(tǒng)的癥狀[6-7]。所以,通過改善免疫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及抗感染的能力,可能有利于慢阻肺病人的康復。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 年修訂版) [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2] 瞿波,董守金,蔡林麗,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的中西醫(yī)肺康復研究進展[J]. 華西醫(yī)學,2014,29(2):385-390.
[3] 李建生,余學慶,王明航,等. 中醫(yī)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策略與實踐[J].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2,27(6):1607-1614.
[4]許光蘭,韋艾凌,黃美杏,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yī)證型與免疫功能關系的初步研究[J]. 時珍國醫(yī)國藥,2012,23(4):983-984.
[5]謝天,張煒. 補肺健脾益腎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臨床研究進展[J].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0(1):173-176.
[6]蘇慧鵬,胡陽,鄧潔. COPD 與血管功能障礙的研究進展[J].海南醫(yī)學,2013,24(3):430-433.
[7]張明科,穆沛紅,李榮碩,等. 綜合干預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 53 例療效觀察[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3,42(1):21-23.
作者簡介:馮瑩(1982.05),女,漢族,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肺病專業(yè)(呼吸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