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華
摘 要:建模是科學思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現(xiàn)在在物理模型的教學中有很多誤解。學習進步秩序理論在教育中變得越來越重要?,F(xiàn)在研究的主要問題:“在高中物理模型的教學框架是什么?”,“學習高中物理的基礎是什么?”,“高中先進物理模型的教學策略是什么?”這三個方面。這篇文章試圖將階梯理論的研究與物理模型的教學結合起來,提供了教學階段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理論,教學策略,物理模型,
引言:因為每年物理教材不斷更新,內容大同小異的緣故,因此每年的教學方法都要針對細微的教材變化做出改變。也因為高中生要在短時間內學習很多門學科的原因,高中的課堂更講究高效的教學方式,因此我們要從幾個方面對課程教學進行革新。
一、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
首先就是要先從課堂教學的方法入手。課堂上學生大多都會對有意思、有記憶點的課程更有興趣,更何況物理的理論知識本身就是枯燥難懂,因此這樣更需要合理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把枯燥乏味的重點知識,穿插在有意思的環(huán)節(jié)里,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對提出的物理問題產生思考,促進學生與課堂進行互動,在課堂氣氛冷清的時候,任課的老師可以適當?shù)膶W生提出問題,在提高教學進度的情況下也能使學生跑偏的思維回歸正軌,這樣才能使得學生在活躍的思維中有意識的學習知識。老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利用板書繪制物理模型,在原本物理模型的基礎上對板書進行設計,這也是加深學生記憶點的方法之一。老師在課前備課時,要有意識的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要用學生的思路思考怎么樣的方法會提起學習的興趣,能夠使得晦澀難懂的知識變成簡單容易吸收的知識。這樣才是革新教學方法的有效途徑。
這里簡單的舉幾個例子:
例一:例如在講自由落體這課的時候,首先要對自由落體這個概念進行形象的解釋,要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這里可以利用繪畫自由落體的物理模型進行書面解釋,還可以加上實際工具,對自由落體這一現(xiàn)象進行模擬實驗,使同學更直觀的看到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對模擬實驗的興趣會讓學生有意識的將看到的現(xiàn)象和繪制的物理模型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達到學習知識的作用。
例二:或者是在講光的折射和反射這類抽象的知識點時,更能夠通過實際操作這樣的實驗,結合繪制的物理圖,生動的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實際的操作可以模擬不同的角度對光線進行改變,多種情況下對知識點進行解析,讓這個知識點與學生所看到的現(xiàn)象進行掛鉤,從而學習到知識。
對于實際操作的實驗其實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的透徹解析,一方面是給物理模型增加生活氣息,更好的讓學生與生活相關聯(lián),另一個方面可以理解成老師對學生情緒的緩解。學生對于不感興趣的課程總是會提不起興趣,因此這樣的課堂環(huán)節(jié)也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對這類課堂的興趣,增加了學生對于知識的進取精神。還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組成小組,對課題進行研究,這種時候往往自己動手進行研究后學到的知識,比觀看老師操作實驗學到的知識來的更加印象深刻。
二、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首先老師就是要先將學生帶領到物理這扇大門內,運用情景演繹的方式,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從根本上對物理這門學科產生興趣,這樣才是根本解決物理課堂高效的方法,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科目本身產生興趣,才會有動力有想法主動的去學習知識,而不是依靠瞬時的記憶。只有真正吸收才會變成自身的知識,只有真正感知到充分理解到物理這門學科的意義,才會使學習變成如魚得水的事情。
三、適當?shù)墓膭钍莿恿?/p>
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很快速的理解老師所說的知識,這其中不乏有專注點不同的學生,因此,老師也不能因為學生理解能力差,知識點吸收慢從而對學生進行語言上的打擊,要知道想要樹立自信很困難,但是摧毀一個人的自信很簡單。教師不能讓學生對自己學習這個科目的能力產生懷疑,適當?shù)墓膭畈⒉粫沟脤W生驕傲自滿,相反還會成為他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教師要學會從不同角度發(fā)覺學生的特長,要學會因材施教,不能使用“流水線”方式的教育,要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自信心,減少不良情緒的產生。當自信的學生增多,自然而然的學習氛圍也會上漲,學生也會為了得到鼓勵,對課堂的專注力自然而然的就會上漲。自由散漫的氛圍消失,被專注認真的學習氛圍取代,這樣大大的提高了對于課堂知識的吸收,讓學生們體會到了學習物理的樂趣 從而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形成一個良心循環(huán)的現(xiàn)象,這樣也客觀的提高了課堂的高效率。
結束語
總之,對于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任務很重大,完全實現(xiàn)的可能更加遙遠,但是這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實現(xiàn)的愿望,只要在每一次教學中不斷改進策略,不斷地對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在實踐中尋找到問題,在實踐中改進問題,在不斷的反思中對教學課堂進行革新,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效課堂的任務終會有基本完成的那一天。
參考文獻:
[1].對中學生物理科技創(chuàng)作的認識與體會.《物理通報》.2015年6期.劉桂斌.
[2].中學生物理非正式情境教學初探.《教學與管理(理論版)》.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2015年11期.杜欣.史永悅.楊玉平.
[3].中學生性別差異對物理學習的影響及教學對策研究.作者:汪錫雨.學科教學(物理)四川師范大學2014(學位年度)
[4].中美2套高中物理教材學生實驗的比較與研究.《物理實驗》.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2006年11期.祁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