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榕 金永梅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在肺癌患者圍手術期使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干預的應用效果。方法:從我院選擇100例進行手術治療的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實施隨機等分分組。圍手術期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為對照組;使用臨床護理路徑的為觀察組。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滿意度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小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圍手術期肺癌患者使用臨床護理路徑同比傳統(tǒng)護理模式其護理質量更好,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提升滿意度。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肺癌;圍手術期;手術治療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1
肺癌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肺原發(fā)性惡性腫瘤,近50多年來,受世界各國工業(yè)水平提升影響,發(fā)生肺癌的幾率和病死率持續(xù)上升。肺癌絕大多數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故又被稱作支氣管肺癌。這一疾病需迅速進行治療,否則有向四周乃至全身擴散的風險。作為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存在種族、家族史或長期吸煙的患者發(fā)病率較正常人更高。該病多發(fā)年齡段在40歲以上,發(fā)病高峰年齡段為60~79歲之間;近年來,女性群體患肺癌的幾率在逐漸上升,男女患病率大致為2.3:1。肺癌局部癥狀表現為咳嗽、胸痛胸悶或氣急,全身癥狀多為發(fā)熱、消瘦等。治療肺癌首選外科手術治療,進行手術后需及時進行護理干預幫助病人恢復。在護理方式的選擇上,我院倡導使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干預,為論證此方式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對比進行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肺癌患者中選擇100例進行研究,時間段為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有患者通過雙色球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50)。對照組患者男女分布為32:18,年齡40~78歲,平均年齡(60.34±4.62)歲;觀察組患者男女分布為34:16,年齡41~80歲,平均年齡(60.18±4.29)歲。
1.2方法
1.2.1對照組
在圍手術期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病房環(huán)境護理、日常清潔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內容。
1.2.2觀察組
使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具體包括:(1)術前護理。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普及并講解手術相關流程,帶領患者熟悉醫(yī)院內部環(huán)境及病房環(huán)境,對患者進行安撫以提升依從性。(2)手術當天護理。幫助患者完成術前檢查和相關準備工作,關注患者心理狀態(tài),必要時可采取不同方式的心理疏導手段以保證患者心理狀態(tài)。(3)術后1d護理。幫助患者掌握正確休息的體位,輔助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對患者各項身體機能進行檢測,及時開展不良反應預防工作。(4)術后2d至出院前護理。對患者進行用藥和飲食方面的指導,結合患者身體恢復情況進行康復訓練。日常著重關注患者生命體征恢復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若遇異常情況及時匯報給主治醫(yī)師。
1.3觀察指標
(1)護理滿意度情況。向所有患者發(fā)放滿意度調查表,表內設置50條內容可供患者勾選,勾選率大于80%為非常滿意,大于60%為一般滿意,小于60%為不滿意。滿意率=(總例數-不滿意)/總例數×100%。
(2)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著重考察心衰、感染、呼吸衰竭三項,發(fā)生率=各項之和/總例數×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統(tǒng)計學spss24.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0.00%大于對照組的74.00%(P<0.05),見表1。
2.2不良反應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00%小于對照組的24.00%(P<0.05),見表2。
3.討論
肺癌是對人群健康和生命構成較大威脅的惡性腫瘤疾病,治療常使用外科手術進行干預。手術雖能有效控制肺癌病變情況,但也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創(chuàng)傷。在圍手術期對患者實施優(yōu)質的護理干預,意義重大。將常規(guī)護理方式與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對比,更加強調圍手術期各個時間段靈活護理內容的臨床護理路徑更加具備優(yōu)勢。
從結果來看,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與觀察組(臨床護理路徑)表現出明顯差異。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大于對照組(P<0.05);說明患者對臨床護理路徑的認可度更高,這可能是因為該護理模式在各個時間段都充分注重患者的實際需求,以患者為中心展開相應的護理介入。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小于對照組(P<0.05);說明臨床護理路徑能更好的控制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概率,降低患者受到侵擾的風險。
綜上,圍手術期使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促進患者恢復。
參考文獻:
[1]胡莎莎,張婷,成碧蓉,等. 快速康復外科結合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肺癌胸腔鏡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效果觀察[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1):90-94.
[2]張艷. 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手術患者圍術期健康教育中的臨床效果[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6):215-216.
[3]趙榮華. 肺癌患者圍術期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分析[J]. 透析與人工器官,2019,30(3):126-127,130.
[4]李瑯,高珊,王瑞. 以臨床路徑為基礎的精細化護理在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J]. 河南醫(yī)學研究,2021,30(30):5739-5742.
作者簡介:朱榕 ,1991.09,女,漢族,江蘇,本科,主管護師,東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秦淮醫(yī)療區(qū),210000,胸外科護士。
金永梅,1976.08,女,漢族,江蘇,本科,主管護師,東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秦淮醫(yī)療區(qū),210000,胸外科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