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呂程
【摘要】由于社會中網絡媒體地位的提升,大眾的容貌焦慮日益增長,醫(yī)美行業(yè)在市場上的作用不斷增加,此外醫(yī)美受眾更是不斷的年輕化。本研究研究了高中生容貌焦慮對此群體整容意愿的影響。并通過發(fā)放網絡問卷的形式收集數據并得到了結論,即當今社會中的高中生群體容貌焦慮的程度較低;相較于整容,他們更加愿意通過健身化妝等不包含醫(yī)美手術的方法提升容貌。
【關鍵字】容貌焦慮;整容意愿;高中生;影響因素
研究背景
在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之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容貌焦慮已然成為了熱點詞匯。這一現象不僅僅存在于成年群體之中,更在青少年特別是高中生群體中有著明顯的體現。例如,中青校媒面向全國2063名高校學生就容貌焦慮話題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9.03%的大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慮。其中,男生(9.09%)中嚴重容貌焦慮的比例比女生(3.94%)更高,而女生(59.67%)中度焦慮的比例高于男生(37.14%)1。
高中生群體有著由于年齡而產生的特殊性。在這一對自我認知進行快速發(fā)展的階段(ref),高中生更有可能被容貌焦慮而影響5。他們不僅會因為外貌不自信而產生自我否定的消極情緒,在更多時候,對于外貌的過度關注也會成為學業(yè)上的干擾2。然而,隨著這一產業(yè)的發(fā)展,不少非法的醫(yī)美醫(yī)生及醫(yī)院也逐漸進入市場。高中生群體在這一時期缺乏決策力,不良醫(yī)院的宣傳更混淆了他們的判斷能力。據新華社周二報道,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約有1.3萬家合格的醫(yī)療美容機構,約8萬的機構從事無證手術,而無證醫(yī)療美容醫(yī)生的數量超過了有證醫(yī)療美容醫(yī)生。
隨著科技手段的提高,醫(yī)美行業(yè)的影響力在逐日增加。例如,愛媒數據中心2021年對全球醫(yī)美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的預測分析發(fā)現,自2015年起,全球醫(yī)美市場規(guī)模已從原來的約94億美元提高到了2020年的130億美元,占市場總份額的約10%。預期在2022年達到155億美元的消費總額,占市場的11%。相比較于成效慢的美妝護膚手段,醫(yī)美手術具有長期的效果且更能達到人們的預期。不同于人們對于整形手術的固定偏見(風險大,面部變化大)醫(yī)美行業(yè)更趨向于所謂“輕醫(yī)美”,即非手術型醫(yī)美微調發(fā)展。這使得高中生群體更有可能對此中風險小,恢復期短的醫(yī)美手術產生興趣。一些以微創(chuàng)獲得追捧的塑形手術,比如Smartlipo,Cools 和Bodytite 正是使用了科技手段(激光以及電磁波)而非手術的介入來達到塑形的效果。
前人針對這一問題做了一些研究和調查。例如, Yoon和?Kim (2020)在針對韓國整容群體的一個調查中發(fā)現,高中生成為了除大學生之外的第二大整容群體。
基于高中生容貌焦慮的現狀及其整容行業(yè)的發(fā)展,本研究探討江浙滬地區(qū)高中生的容貌焦慮,及其對整容意愿的影響。根據以往研究,本研究提出的以下假設: 1.性別差異會導致對醫(yī)美行業(yè)看法的不同。2.醫(yī)美手術類型的不同會導致醫(yī)美接受程度的差異。3.不同的身高體重會產生接受醫(yī)美手術意愿程度的差異。4. 對自身外貌的焦慮程度會導致接受醫(yī)美手術意愿的不同。
研究方法
研究被試。
本研究以問卷形式收集了來自江浙滬地區(qū)不同年齡,性別及消費水平的40名高中生的數據。在本研究樣本中,女性28名,占被試總數的約68%;男性13名,占被試的31%。被試平均年齡為15.8歲。
在本研究樣本中,月支出在1000元人民幣及以下被試共20人,占全體有效樣本50%;月支出在1000到10000元人民幣以下的被試共14人,占全體有效樣本35%;月支出在10000元人民幣及以上的被試共6人占全體有效樣本的15%。全體被試的平均月支出為2659.27元人民幣。
研究工具
本研究通過自編問卷調查容貌焦慮對于整容意愿的影響。具體問題包括對容貌的在意程度(例如,你多大程度上在意臉上的痘痘)及其對醫(yī)美行業(yè)項目的接受程度(例如,你會選擇什么方式提升自己的容貌,多大程度上愿意進行抽脂手術)。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從1到5代表非常不愿意到非常愿意。本研究還采用開放式問題,例如如果你有條件進行醫(yī)美手術,你會做什么項目。
研究結果
本研究探討了容貌焦慮對醫(yī)美態(tài)度的影響。首先,本研究對被試的容貌焦慮計算平均分,并且探討了性別可能帶來的差異。問卷試題將對自己容貌焦慮的程度轉換成對自己容貌的滿意程度,5代表焦慮;4代表比較焦慮;3代表一般;2代表比較不焦慮;1代表不焦慮。其次,本研究分析了被試的整容意愿(1-5點李克特量表)。再次,本研究對容貌焦慮和醫(yī)美態(tài)度做相關分析。
在容貌焦慮的得分上,所有被試的平均得分2.68。基于已有研究發(fā)現性別對于容貌焦慮有有影響,因此本研究具體分析性別的因素可能造成的差異。我們發(fā)現,男性被試對于自我容貌的平均焦慮程度在2.4左右;女性被試對于容貌的平均焦慮程度達到了2.8。
對于解決容貌問題的問卷答案中(多選題選項包括醫(yī)美手術,化妝,護膚即健身)70%的男性被試選擇通過健身的方式提升外貌,10%的男性被試選擇進行醫(yī)美手術,20%的男性被試選擇化妝,40%的男性被試選擇護膚的方式;73%的女性被試選擇健身,15%的女性被試選擇醫(yī)美手術,69%的女性被試選擇化妝,84%的女性被試選擇護膚的方式以提升外貌。更多的女性愿意通過化妝提升容貌。
在關于進行(醫(yī)美隆鼻,抽脂手術或水光針)意愿(不考慮其他因素,如資金問題及風險等)的問卷問題中,選項1-5分別代表非常不愿意,不愿意,一般,愿意,非常愿意。男性被試平均意愿在2.2。女性被試平均進行隆鼻手術的意愿為2.5,進行抽脂手術或水光針注射的意愿均在2.3。在開放性問題中,30%的女性被試填寫了包括做隆鼻手術,抽脂即割雙眼皮的意愿。更多的女性被試愿意通過醫(yī)美手術的方式提升容貌。
為了探討容貌焦慮程度與整容意愿之間的相關,我們采用皮爾遜相關分析,發(fā)現容貌焦慮程度與整容意愿呈正相關, r=0.216。
此外研究根據被試的身高體重求出bmi值,即國際通用以測得人體胖瘦程度以及健康程度的標準,以討論不同身高體重對接受醫(yī)美手術意愿的影響。皮爾遜相關分析的結果表明,r=0.2797
討論
本研究探討了高中生整容意愿和容貌焦慮問題。主要得出以下3個重要結論。首先,高中生容貌焦慮程度不高,其中男生容貌焦慮低于女生容貌焦慮;男生整容意愿普遍低于女生的整容意愿。其次,不同的身高體重會產生接受醫(yī)美手術意愿程度的差異,以mbi值為標準,被試mbi值越高,整容意愿越強烈。再次,容貌焦慮程度對整容意愿存在影響,容貌焦慮程度越高的被試表現出了更高的整容意愿。
本實驗中,所有被試表現出適中的容貌焦慮。然而,女性被試普遍有相較于男性被試的更高的容貌焦慮。前人研究表明超過一半的職場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容貌焦慮8。這主要是因為在社交平臺中,容貌出眾已然成為女性用戶成為熱點的重要基準,這直接增加了女性群體的容貌不自信:近年來“顏值即正義”的言論更在媒體的傳播下被大眾接納并認可。其次,社會對于女性這一群體存在帶有偏見的特殊期待,即容貌期待9。相較于對于男性的評價,大眾對于女性的描述以及她們成功程度的界定仍然局限于外貌的贊美,而忽視了其他標準。社會的偏見與宣傳激化了容貌焦慮的形成。
整容意愿。研究結果表明,被試群體的整容意愿較弱。這主要體現在,相比其它的容貌提升手段,例如健身,化妝等,較少被試選擇整容的方式以改變外貌。另外,此研究使用李科特量表將整容意愿按照1-5排序:1代表非常不愿意,2代表不愿意,3代表一般,4代表愿意,5代表非常愿意。結果顯示被試的整容意愿處于一般以下。這也許歸因于當代年輕人,特別是高中生群體對于外界輿論的渲染更加有自己的見解與態(tài)度。此外他們擁有對自己的容貌很大的包容程度以及欣賞多元化美的意識。相較于改變自己的外貌,他們更加愿意通過健康的方式提升并且接受自己的外貌。第二,高中生的決定大多受父母影響,由于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以及對醫(yī)美手術狹隘的認知12,他們幾乎不可能從父母方面收到資金以及精神上的支持。最后,高中生群體也許抗拒整容手術會帶來的風險,比如面癱,臉部組織壞死等。
本研究發(fā)現,整容意愿與容貌焦慮程度以及mbi值大小呈正相關,對自己容貌更不自信的群體以及mbi值更大的群體有更強烈的整容意愿。這也許由于社會中不少不良商家的負面宣傳,例如“女人變美才完整”,這些廣告給消費者灌輸了“整容讓人變美,變美才算成功”的錯誤信息使得對自己容貌不自信的群體更加急于改變自己11“不好看”的現狀。社交平臺風靡的“手機腰挑戰(zhàn)”給微胖的女生群體帶來壓力并使得她們有更強的整容意愿。
研究不足和將來研究方向。本實驗存在因樣本容量較小而帶來的實驗誤差,為使實驗結果更準確并有說服力,可以將問卷面向更多的高中生群體發(fā)放,并且細化問卷問題至特定醫(yī)美項目,以加強可信度。
結論 社會應當加強對于醫(yī)美機構的監(jiān)管與宣傳,減少帶有負面輿論引導性的廣告出現
參考文獻
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1-03/22/content_zPn34sYZo.html
Chen Xi,China's plastic surgery industry preys on young people's 'appearance anxiety',(2021),
Yoon, S., & Kim, Y. A. (2020). Cosmetic Surgery and Self-esteem in South Kore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44(1), 229–238.
https://doi.org/10.1007/s00266-019-01515-1
Impact of Self-Esteem and Self-Perceived Body Image on the Acceptance of Cosmetic Surgery.?Cureus,?13(10), e18825.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1-02/25/c_1127135926.htm
https://www.fortunechina.com/shangye/c/2021-05/16/content_390328.htm
步小花,高鳳妮.使用社交媒體對女性容貌焦慮的影響:一個鏈式中介模型的檢驗[J].新媒體研究,2021,7(21):21-26+112.DOI:10.16604/j.cnki.issn2096-0360.2021.21.006
李惠銀(Hui-Yin, Lee), & 洪惠娟(Hui-Chuan, Hung). (2019). 人格特質對醫(yī)學美容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影響. 美容科技學刊, 16(1), 29-54.
王石川. 誰在制造“容貌焦慮”[N]. 深圳特區(qū)報,2021-11-03(A04).DOI:10.28776/n.cnki.nsztq.2021.005889.
楊召奎. 商家制造“容貌焦慮”,消費需防“美麗陷阱”[N]. 工人日報,2021-10-26(004).DOI:10.28277/n.cnki.ngrrb.2021.004904.
曹峻瑋,趙海尊,尚猛.基于大數據分析的中國社會對醫(yī)療美容認知的研究[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9,36(09):716-720.
王淑蘭. (2005). 青少年容貌與體型焦慮及其應對方式的研究.?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38050118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