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方艷
【摘要】英語課程內容六要素是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語言技能中聽力這一理解性技能在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有關資料也表明,在外語學習中信息獲得45%在于聽,說占30%,讀占16%,寫占9%。這些數據足以說明聽力教學在外語教學中所占的位置。本文通過對高中生在聽力上常見問題的分析,探討了在《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英語聽力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英語;聽力教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由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構成,與之相對應的三個層次的學業(yè)質量水平都有各自的聽力能力目標。其中,學業(yè)質量水平二即高考的聽力要求為:在聽的過程中,能抓住熟悉語篇的大意,獲取其中的主要信息、觀點和文化背景;理解說話者選用的詞匯、語法結構和語音手段所實現(xiàn)的特殊表達效果;能借助說話人使用的圖片、表格、動畫、視頻片段、示意圖等多模態(tài)資源,更準確地理解話語的意義。
一、目前高中生在聽力方面存在的困難
廣東高考自2011年開始的視聽說考試,進行到今年,已有10年的歷史。在平時的教學和備考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由于聽力不過關而導致的視聽說成績不理想的情況比較普遍??偟膩碚f,目前高中生在聽力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精聽和泛聽缺乏相應的專題訓練,缺乏聽力策略。在精聽時,學生聽的目的不明確,不是有目的地去記錄一些關鍵詞,錄音材料播放幾遍后,仍然不能完成聽力任務。對于一些只是需要了解大意的聽力材料,學生又只關注片面信息,不能從整體上來把握。有的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遇到生詞就停下來思考而不是跳過去,單詞不能根據上下文來推測。有的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不做筆記,聽的過程中沒有意識地記錄下相應的信息,導致聽了也像沒聽的后果。視聽說考試第二題的五大部分,還有第三大題的Retelling部分因為學生沒有掌握必要的聽力策略而失分嚴重。
第二,視聽的能力偏弱。在視聽說考試中,學生往往在第二部分Role Play的五大部分得分偏低,尤其是根據video 部分提出的前面兩個問題。在平時的訓練中,學生因為聽不懂而影響后面說和寫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第三,英語語音知識差,分辨單詞的能力較弱。由于英語語音知識不過關,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往往分辨不出相近讀音的單詞,分不清詞與詞的界限,經常做出錯誤的判斷,在理解上步入歧途。同時,單詞量不夠,知識面狹窄。由于他們缺乏對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歷史背景、文化差異的了解,所以往往聽完一篇材料后對其中內容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影響理解。語音知識掌握的情況、單詞量、文化知識共同影響了視聽說考試的效果。
二、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的教學策略
第一,指導學生科學地進行聽力微技能的訓練。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能力。在聽之前,應快速掃視一下問題及選項,推測聽力材料的可能意向,做到先有思想準備,便于在聽時集中主要精力及時間捕捉問題所涉及的有關信息。二是培養(yǎng)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這樣的話,學生即使有音或詞句沒聽清楚,也可根據自己的猜測自動彌補,甚至可以跳過,千萬不要停下來思考,以免影響隨之而來的“流水線”式的輸入。三是抓住主要事實,確定重點。一般說來,聽力測試主要是獲取何時、哪里、誰、什么、為什么、如何等具體的事實,因此應教會學生集中精力抓住有關這方面的主要信息。四是做好速記,把握細節(jié)。學生應該用自己熟悉的符號來速記,而不要浪費時間去記全。在給學生聽之前,要非常清晰預設聽力的目標,是只要抓主要信息,還是需要細節(jié)性知識。如果只要抓主要信息,就是在進行泛聽訓練,學生要關注故事的主要內容,而對一些細微的信息可以忽略。但是,如果是精聽的話,就一定按照要求在關鍵信息處做好相應的記載。
第二,把聽力技能的訓練和其他綜合技能訓練結合起來。在聽力訓練中,穿插看圖、速記、回答、討論、演講等看、說、寫的活動。在一個主題為wildlife Protection 的聽力訓練中,我先給學生展示了主題相關的4副海報。在學生對主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語篇的聽力,學生必須邊聽邊進行速記。聽力任務完成后,學生小組討論“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or change to protect the endangered wild animals?”并把小組意見寫在表格里。最后,為學生設置了一個寫作和演講任務:Suppose you are the voice of your area, make a speech to tell your neighbou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ild animals and call on them to change. 這節(jié)聽力課上的各種活動很好地鍛煉了學生聽說寫看的能力。
Group A Group B
To do list... Not to do list...
第三,精聽和泛聽相結合,課內訓練和課外訓練相結合。一是依靠智慧課堂平臺,推送TED演講、BBC慢速新聞等視聽材料。每個視聽材料都會設置一定的任務,比如聽力填空,觀后感想拍照上傳等。二是給學生推薦一些列的英文電影,圍繞教學內容推薦一些積極向上,符合社會價值觀的經典影片。在上The Internet這個單元時,給學生推薦的是I,Robot和The Intelligence這兩部電影,學生周末回家挑一部看完寫感想,要求把Internet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做出闡述,并對未來做出展望。
第四,由于所帶的學生基礎偏弱,所以筆者認為要夯實學生的聽力技能,還要幫助學生打好扎實的語音基礎,積累單詞量,拓展知識面。教師在課堂上應有意識傳授諸如音標、語音重音、節(jié)奏、音變、連讀以及語調等知識,幫助學生打好語音基礎、掌握朗讀技巧。同時,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應引導學生加強單詞的積累,并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學生的單詞基礎牢固了,再進行聽力訓練就會得心應手很多。再次,要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好多學生在聽英語時,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的習慣、文化特色、志趣、愛好等,雖然聽力材料無陌生詞句,但卻不能聽懂內容。為了增強學生的文化知識,我校開設了《英美國家文化史》《中西方文化習俗的差異》等課程,很受學生歡迎。這些校本課程既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綜上所述,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對學生的聽力能力的要求,了解學生聽力理解方面存在的困難,針對學生的實際現(xiàn)狀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逐步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Vivinar Cook.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 2nd .ed )[M] . London:Edward Arnold,200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14650190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