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梅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專業(yè)閱讀;教育科研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06-0049-02
因為父母皆為小學教師的緣故,小時候的我憧憬長大后也能站在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十八歲那年,我終于得償所愿,成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赝约鹤哌^的那段路,其間既有歡笑也有淚水,但幸運的是,我在這條路上收獲了成長。
在課堂中快速成長
剛?cè)肼毜奈疑险n連話都不知道怎么說,在教學實踐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不同問題所帶來的困惑、焦慮和沖突。學校為了幫助新教師快速適應崗位生活,啟動了“青藍工程”,將新教師與老教師結(jié)成共同體,通過幫、教、扶助力新教師成長;以課堂為抓手,開展“新教師成長課堂”和“老教師風采課堂”等系列活動,新老教師共同探討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措施,確保新教師的課堂人人過關(guān);以“賽”促培,通過“課堂爭霸賽”培養(yǎng)骨干學科教師,提高新教師的教學水平。我的指導老師經(jīng)常鼓勵我聽自己的課,當時沒有攝像機,只有錄音機,我就把上課的過程錄下來,晚上回家反復聽,一邊聽一邊回想課堂上的情景,經(jīng)常會有啟迪、頓悟:這個環(huán)節(jié)如果這樣講,學生一定會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某位學生回答得真好,當時在課堂上我怎么沒發(fā)現(xiàn)呢。我不斷反思,不斷調(diào)整教學環(huán)節(jié),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為了提升教學水平,我還主動申請上研討課、公開課,逼著自己超越“常態(tài)課”。
三十年來,我始終把學生擺在第一位,學生愛不愛聽我上課是我首先考慮的問題。我嘗試把作文教學中寫作方法的指導、語言的指導、寫作難點錄制成微課,讓學生在課前看、課中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形成學生喜歡的、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校領(lǐng)導非常支持課堂模式的創(chuàng)新,鼓勵所有的語文教師參加微視頻錄制、培訓,針對教師在視頻錄制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也進行了詳細解答,高標創(chuàng)建了專題化的系列微課資源庫。在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期間,我充分利用微課資源庫為學生的在線學習提供了便利,而我錄制的《秦兵馬俑》一課在江蘇省多媒體軟件比賽中獲二等獎,在宿遷市微課設計大賽中獲一等獎,指導的兩位青年教師設計的微課分別獲得市一、二等獎。
在閱讀中積淀成長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非常強的學科,它具有詩性特質(zhì)。人文精神重在熏陶,重在潛移默化地感染。在此過程中,閱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讀書是教師成長最好的指引,靈氣十足的教師具有較大的發(fā)展?jié)撃芎涂臻g,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廣闊的、自由的心靈高飛的精神空間。語感出色、具有浪漫情懷的教師才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剛畢業(yè)的我喜歡靜靜地閱讀,一買到或借到一本書,就不分晝夜地讀起來。一位老教師告訴我,“眼看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借書不如抄書”,于是年輕的我開始了兩年多的摘抄學習,經(jīng)典美文常常整篇抄下,優(yōu)美詞句摘錄了幾大本。這種原始的笨方法,讓我收獲頗多,我的語言感受能力、閱讀能力等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多年來,我在忙于工作的同時,一直堅持閱讀,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我經(jīng)常閱讀《人民教育》《江蘇教育》《小學語文教師》等期刊及各類名家著作,并通過讀書筆記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讀后感。就這樣,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得以與時俱進,課堂教學越來越得心應手,時時體會到教學的樂趣。
讀書,真的像呼吸一樣自然、重要。多讀書、讀好書,親近教育經(jīng)典,不只是為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更多地是探尋通往學生內(nèi)心世界的道路。愛讀書的教師會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等他們長大了,某天突然憶起老師或自己在校園里閱讀的場景,這將是多么的美妙呀!
在研訓中專業(yè)成長
“教育改革”是學校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泗陽縣實驗小學的主旋律。作為一名老教師,我對學校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和使命感。學校不僅讓我們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能,享受語文教師的快樂和成功,還引導我們以主人翁的精神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基礎教育的各項改革。研究課題是一線教師參與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式,開展課題研究能很好地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必備能力,能促進教師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最終讓學生成為受益者。從1992年工作起,我就主動參與各種教育科研活動,剛開始時寫的論文大多是課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研究的課題一般多為縣級課題。通過不斷地研修學習、積累,到1996年,每年我都有多篇論文在省市級甚至國家級報刊上發(fā)表,課題研究方面也實現(xiàn)由參與者到獨立主持者的轉(zhuǎn)變。近年來,我先后主持了“新時期少先隊活動的創(chuàng)新設計研究”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美術(shù)創(chuàng)造力的研究”兩項市級課題,還主持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資源建設與有效應用研究”這項省級課題。
泗陽縣實驗小學一直將培養(yǎng)教師人才當作學校的戰(zhàn)略目標,校領(lǐng)導希望借助課題培養(yǎng)出一批優(yōu)秀的教師。學校采用“選修+必修”“線上+線下”模式打造教師隊伍,教師們自覺地按照這個模式制定自己的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課題有大有小,研究水平也各不相同,但教師們都有強烈的課題意識,自覺利用課題研究推動教學改革,這就是泗陽縣實驗小學代代相傳的教改追求:要做教改的排頭兵,不做低頭的教書匠。
“奮楫前行三十載,繼往開來再揚帆?!苯處煹某砷L之路是充滿艱辛的,教師既要有乘風破浪的勇氣,也要有不斷完善自我的睿智。三十年并不漫長,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將初心不渝,繼續(xù)虛心、潛心地研修學習,與所有的語文教師共同前行,共同成長,為達到教育理想的彼岸而不懈努力。
(作者系江蘇省泗陽縣實驗小學副校長,高級教師)
366750031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