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文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幼兒園教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家長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性也愈發(fā)重要。信息化時代家長以及幼兒園的教育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為了讓家長和教師能在信息化浪潮中順應時代的發(fā)展,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文章聯(lián)系信息技術背景下,幼兒園家園合作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通過這些現(xiàn)狀提出相關對策,推動幼兒園家園合作實現(xiàn)高質量的發(fā)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園;家園合作教育;現(xiàn)狀;途徑
現(xiàn)今經濟和信息網絡的高速發(fā)展,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極大改革。在改革過程中倡導圍繞素質教育為核心,幫助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能全面的發(fā)展。幼兒園是孩子啟蒙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習教育能夠為孩子以后的學習和良好習慣養(yǎng)成奠定基礎。在信息技術大背景,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教育活動中,開展有效的家園合作,實現(xiàn)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家園合作教育在幼兒階段的必要性
開展家園合作教育能夠提高幼兒教師的工作成效,給孩子們提供更全面的幫助。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家園合作策略呈現(xiàn)出的優(yōu)勢在以往時代下幼兒的教育工作總被認為是單一老師所負責的,忽略了家長的重要性。開展家園合作教育,老師能夠從家長處了解孩子的特點,圍繞著不同幼兒的實際情況。設置符合孩子發(fā)展的教育方針[1]。
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幼兒教育工作的效果,家長也能從老師的引導下認識到正確的幼兒教育方法,為孩子的發(fā)展做好基礎。因此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和家庭是非常緊密聯(lián)系的,在信息技術大環(huán)境下,家園結合會變得相對簡單。利用信息技術,密切家長和幼兒園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幼兒能夠得到來自幼兒園、家庭雙方的幫助,為孩子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很多父母專注于自身的事業(yè),忽略了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成長的孩子就會存在著性格缺陷,給自己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所以通過家園合作,讓家長能夠關注幼兒,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孩子成長做好準備。
二、幼兒園家園合作教育的現(xiàn)狀
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國家對幼兒教育的高度重視,大部分幼兒園都開展了家園合作教育,但是兩方的合作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究其根源,主要是因為現(xiàn)階段大部分的幼兒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受到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他們認為只有讓孩子在幼兒園中接受到科學的教育管理,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日常生活中所學習到的只是輔助,這樣的教育觀念就導致很多幼兒園的孩子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給他們今后的成長帶來了隱患。
三、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開展幼兒園家園合作的有效途徑
(一)思想層面,加強雙方對家園合作教育的理解
要有力推進家園合作教育,首先需要幼兒園和家長雙方對家園合作教育有深度的認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讓家園教育獲得家長的認可。通過家長的認可,才可以幫助家園合作教育順利推進,讓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中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其次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加強家園合作理念的傳遞是相對容易的,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就會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傾聽老師的傳遞,來了解孩子在幼兒園中的情況,這種方法在初期能夠得到較好的效果,也便于幼兒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一個幼兒教師要面對很多的孩子,他無法全面地將孩子們的情況告知家長,這樣就會導致家園合作教育開展不順利。信息化背景下,老師可以在幼兒園班級中安裝攝像頭,家長在空閑時間查看攝像頭,就能夠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兒園中做了哪些活動,學習了什么知識。孩子放學回家后,家長就可以根據(jù)還在幼兒園課堂上的趣味游戲進行提問,讓孩子能夠回憶自己在幼兒園中接受教育的過程,這樣的方式也便于家長深入了解孩子。
(二)把握時機,正確認識家園合作教育的實效性
家園合作教育是幼兒園和家庭開展工作的重點,其中要把握好時效性,幼兒園要對家長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讓家長意識到信息技術下家園合作開展的過程和意義。而后伴隨著新技術的發(fā)展進步,幼兒園要不斷更新信息技術,這樣才能給家長和幼兒園之間提供溝通的橋梁,讓家長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家園合作教育中,為孩子們提供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在這個過程中,時機的把握是極為重要的。例如,有些幼兒園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實施幼兒園家園合作教育,開展的頻率過于繁多,這樣就會影響家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果頻率間隔過長,那就無法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在當前信息化時代,通過視頻交流的方式,幫助家長了解幼兒的實際。此外可以每隔半個月和家長進行一次深度的溝通交流,對于幼兒近期表現(xiàn)存在的問題以及所需要提供的幫助細化說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透過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幫助幼兒教師制定下一步更為詳細的幼兒教育計劃,老師也能夠對家長的家庭教育展開指導,最終幫助家園合作教育得到充分的落實,把握好雙方溝通合作的頻率。
(三)趣味游戲,家長幼兒共同參與
在當前幼兒園開展家園合作教育的過程中,借助信息技術引入教育,游戲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孩子的參與程度,促進家園合作教育工作開展[2]。例如,這些游戲可以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為主,生活中摩擦起電是很常見的。脫毛衣時噼里啪啦的聲音,頭發(fā)動不動就炸毛的現(xiàn)象,孩子都可以觀察到。在幼兒園中,老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給孩子播放相關的摩擦生電視頻,然后邀請有時間的孩子家長來到幼兒園中參與游戲。沒有時間來到幼兒園的家長,可以通過后期觀看視頻,在家中和孩子開展游戲。家長們通過橡膠棒摩擦毛衣或毛質的材料,然后將橡膠棒移動到米粒碎紙屑周圍,或者通過金屬湯時重復相關的步驟,讓孩子進行觀察。而后,家長和老師共同告訴孩子這一現(xiàn)象:金屬材料或橡膠材料經過摩擦后會產生電荷,所以才有了靜電的出現(xiàn)。完成講解后,老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平臺給孩子們播放其他更多有趣的物理實驗,利用家庭中常見的材料,可以在閑暇時間指導孩子開展物理小游戲,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結束語:
信息化時代開展家園合作教育,能夠密切家庭和幼兒園之間的聯(lián)系,讓家庭和幼兒園共同合作,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成長空間。保障幼兒健康成長,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便利家園合作開展,為家園合作提供一個有效載體,讓家長了解孩子,老師了解孩子,共同制定幼兒成長規(guī)劃。
參考文獻:
[1]俞婭.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幼兒園家園合作教育的現(xiàn)狀[J].家庭生活指南,2021,37(08):29-30.
[2]任建梅.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幼兒園家園合作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20(10):19+21.
386650033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