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山
[摘 要]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將“雞兔同籠”這一經典內容作了布局上的調整,除了位置上的移動,在課程內容上也做了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而這一更改讓教師措手不及,因為這個學段的學生還是以直觀思維經驗為主,如何讓他們形成較為完善的抽象代數(shù)思維呢?
[關鍵詞]雞兔同籠;變式;建模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02-0027-03
解決“雞兔同籠”這一經典問題的方法很多,除了可以用拼湊法、繪圖法、列表法等傳統(tǒng)方法,還可以用假設法、邏輯推理法等來解決。不過,對五年級學生來說,他們也有一點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那就是剛剛學會了簡易方程。對此,筆者便讓學生現(xiàn)學現(xiàn)賣,教授他們運用解方程來應戰(zhàn)“雞兔同籠”問題。
在新授課時,問題也隨之而來。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技巧后,課堂作業(yè)上卻無相關練習題可供訓練。因為復習鞏固必不可少,所以筆者通過互聯(lián)網搜索相關例題和訓練題,但這些現(xiàn)成的例題都過于陳舊。于是某位前輩的忠告浮現(xiàn)在筆者耳畔:“‘雞兔同籠’無非就是一個兩積之和的數(shù)學模型,只要摸清這個模型的原理,就可以變化無窮,題目編之不盡?!弊鳛閿?shù)學教師,要搞清楚“雞兔同籠”問題的真面目,也就是其背后的數(shù)學本質是什么。我們要求學生能夠融會貫通,對其背后的數(shù)學模型解構游刃有余,那么教師更應該做到揮灑自如。反過來想,依據“ax+b(c-x)=d”的初始模型,可以先給每個字母賦值,然后配備現(xiàn)實情境,最后編寫出形態(tài)各異的習題,豈不是更有趣?于是,筆者立即著手編題。
一、壓歲錢、書法、電子產品,與時俱進
“雞兔同籠”問題其實是一個模式問題,可以衍生很多變式,而這些變式如果仍然停留在動物的頭數(shù)和腿數(shù),或者拘泥于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如桌椅數(shù)和桌椅腿數(shù),那么勢必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單調乏味的情境中很難產生解題的動機和興趣,也很難自發(fā)地尋找當前情境與雞兔情境中頭數(shù)和腿數(shù)的對應關系,即使自主地與“雞兔同籠”問題產生類比,也會生搬硬套,形成思維定式。而如果換成與現(xiàn)代生活密切相關的素材,情況則大為改觀。
習題1:2021年伊始,劉華一共收到了3500元壓歲錢。這些壓歲錢都裝在紅包里,其中100元的紅包和200元的紅包一共有10個,兩種紅包里的壓歲錢共計1800元。那么,劉華收到100元的紅包和200元的紅包各幾個?
【編寫意圖】從學生感興趣的壓歲錢說起,代入感強,學生易于接受。即使不能運用方程解決,學生也能湊出答案。該題有一個多余信息——3500元,需學生自行發(fā)現(xiàn),并搜集有用信息代入模型,列式為100x+200(10-x)=1800。
習題2:王爺爺酷愛書法,在朋友的推薦下,王爺爺花392元買了兩套書法字帖,一共21本。一套是《啟功楷書字帖》,每本26元,另一套是《啟功隸書字帖》,每本12元。請問王爺爺購買的這兩套書法字帖各有幾本?
【編寫意圖】教育部發(fā)布的《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從2013年春季開學始,書法教育將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另外,練習書法貼近生活實際,能讓學生產生共鳴。代入模型后,列式為26x+12(21-x)=392。
習題3:2021年春節(jié),某福利院獲得商家捐贈的點讀機和兒童智能手表共100套,總價14000元。其中,點讀機每套500元,兒童智能手表每套50元。點讀機和兒童智能手表各有幾套呢?
【編寫意圖】本來此題的原意也是想從購物著手,但為了避免和學習文具重復,于是換成了學生喜愛且熟悉的電子產品,類似的有關電子設備的題目也可以編成“雞兔同籠”的習題。同樣代入模型,得到500x+50(100-x)=14000。
習題4:超市搞新年促銷活動,李阿姨搶購了很多食品,其中純牛奶和豆奶一共買了5箱,共計84盒。已知純牛奶每箱12盒,豆奶每箱24盒。請問李阿姨買的純牛奶和豆奶各有幾箱?
【編寫意圖】筆者編寫此題的本意是想考查學生對“毫升”“升”等容積單位的理解和運用,但是考慮到第十冊才學到,所以暫時作罷,換成盒數(shù)。代入模型后,列式為12x+24(5-x)=84。
壓歲錢、書法字帖、電子產品、超市購物……這些都不再是新瓶裝舊酒,而是徹底改頭換面,學生可以擺脫雞兔模式的束縛,通過對“雞兔同籠”問題的公式解構來重新設計新的解題思路。不僅如此,不斷更換新的情境,學生就要在不同的情境間穿梭切換,而且每次都需要重新思考,有效避免了思維的機械重復。同時,不同情境下的解法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歸納出一套自己的解法,形成獨特的經驗。
二、直播、游樂園、裝修,盡在其中
習題5:某網絡主播在平臺直播帶貨,賣的是某品牌燕窩。主播賣出一箱“白燕”平均要花20秒,賣出一箱“紅燕”平均要花15秒。該主播連續(xù)2分鐘不間斷地直播后共售出7箱燕窩。請問他售出的“白燕”和“紅燕”各幾箱?
【編寫意圖】直播帶貨也可以入題,直播帶貨可謂“時間就是金錢”,利用好直播時間,時間單位也可以用來編成“雞兔同籠”問題,再次讓學生看到“雞兔同籠”問題情境的時髦性和多樣性。該題應先換算時間單位,2分=120秒,代入模型后,列式為20x+15(7-x)=120。
習題6:寒假里,韋丹家一行5人去游樂園游玩,成人門票每人260元,兒童門票每人200元,買門票一共花了1180元。請問韋丹家有幾個成人和幾個兒童一起去了游樂園?
【編寫意圖】游樂園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可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本題列式為260x+200(5-x)=1180。
到此為止,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順利解決以上六道習題。
習題7:李叔叔家正在裝修,客廳地面用兩種規(guī)格的方形地磚鋪成。一種地磚邊長是0.4米,另一種地磚邊長是0.8米。已知客廳面積為24平方米,共用去地磚60塊。請問兩種規(guī)格的地磚各用了多少塊?
【編寫意圖】本題又換單位了,這次換成面積單位,許多學生解題時會忽略要先計算地磚的面積,再代入“雞兔同籠”模型,導致正確率直線下降。邊長0.4米的地磚面積為0.4×0.4=0.16(平方米),邊長0.8米的地磚面積為0.8×0.8=0.64(平方米),代入模型后,則有0.16x+0.64(60-x)=24。
如果說創(chuàng)新情境、緊跟時代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讓“雞兔同籠”這一古老問題煥發(fā)出新的生機,那么習題7中的“鋪地磚”情境就是為了將代數(shù)問題與幾何問題掛鉤,實現(xiàn)學科內不同分支的融合?!半u兔同籠”問題本是代數(shù)問題,但是通過一定的轉化,可換裝成幾何問題。學生通過計算地磚的面積來推算需要的塊數(shù),這樣一來,學生所掌握的幾何知識就可以遷移到代數(shù)問題中,憑借幾何知識來加深對算術問題的理解,可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買門票是生活中常見的情境,但過去這類情境多用于方案設計,通過規(guī)劃和計算比較哪種購票方案最省錢,而習題6則是讓學生通過總票價和單價推算出兒童票和成人票各有幾張,這種用熟悉情境編寫新問題的做法,可以讓學生較快進入狀態(tài),并摸清解題線索,且不受原有題型的負遷移影響。
三、健身、環(huán)保、自駕,包羅萬象
習題8:寒假里,李強堅持健身。從2月12日到2月18日,他每天不是做一次俯臥撐就是做一次仰臥起坐。已知李強平均每次做俯臥撐145個,平均每次做仰臥起坐20個,這幾天他一共做仰臥起坐和做俯臥撐640個。請問這幾天他做俯臥撐幾次?做仰臥起坐幾次?
【編寫意圖】這題意在提醒學生寒假不忘健身,因為題目沒有明示“雞兔”總“頭”數(shù)——做運動的天數(shù),所以很多學生錯算成18-12=6(天),導致這道題正確率不高。正確的天數(shù)應為18-12+1=7(天),列式為145x+20(7-x)=640。
習題9:螞蟻森林熱度不減??爝f員小明和同事們組成的“綠化隊”打算在螞蟻森林“植樹”。計劃男員工每組植樹6棵,女員工每組植樹5棵。他們5個組計劃一共植樹28棵。請問男員工分為幾組?女員工分為幾組?
【編寫意圖】這道題意在告訴學生,涉及植樹情境的并非就是“植樹問題”,也可以是“雞兔同籠”問題。本題列式為6x+5(5-x)=28。
習題10:寒假里,李華和張陽相約去九寨溝游玩。李華開車20分鐘到達目的地,張陽開車30分鐘到達目的地。已知李華從家驅車抵達目的地再到張陽家一共是39千米。如果李華和張陽各開一輛車,1分鐘一共行駛了1550米,請問他們的車每分鐘各行多少米?
【編寫意圖】這道題的正確率最低,學生可能是被“行程”繞暈了。另外,筆者刻意用分鐘做單位,一是因為學生尚未學會將分鐘數(shù)化為用分數(shù)表示的小時數(shù),如30分鐘換算成[12]小時,20分鐘換算成[13]小時;二是想避開直接出示速度單位。本題的“雞兔”總“頭”數(shù)——李華和張陽分別開車到達目的地的路程之和,這個條件比較隱蔽,其實題目中已經給出,即39千米=39000米。將條件代入模型,列式為20x+30(1550-x)=39000。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講究三維目標,其中最難實現(xiàn)的就是“第三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尤其是數(shù)學學科,很難滲透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過去的“雞兔同籠”模型就遭到一些學者的質疑,說將雞和兔子放在一個籠子里飼養(yǎng),這不符合養(yǎng)殖科學,也無法培養(yǎng)學生關愛動物和敬畏生命的悲憫情懷。而且,有的解法中甚至提到“假設每只兔子砍掉兩條腿,每只雞‘移植’兩條腿”,這種假設本身就違背珍愛生命的德育宗旨?,F(xiàn)在,將題目換成書法、環(huán)保、健身等情境,就可以有效滲透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命、珍視健康、保護環(huán)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正確價值觀和世界觀,學生在學到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道德水準,陶冶了情操。
以上十道例題,采用的情境形形色色,運用的數(shù)學知識點也很多,但是都有一個結構相同的內核。誠然,研究“雞兔同籠”問題的價值不能拘泥于雞兔本身,而在于這個模式下的數(shù)學推理規(guī)則,讓學生在建模的過程中體會問題條件與問題邏輯之間的關聯(lián)以及各個數(shù)量的結構框架,這才是設計“雞兔同籠”問題的目的——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塑造學生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用數(shù)學來開啟學生智慧的大門。
[ 參 考 文 獻 ]
[1] 徐曉良.“笨”方法也是“好”方法:《雞兔同籠》單元重組引發(fā)的思考[J].小學教學設計,2020(32).
[2] 羅增儒.基于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探究:“雞兔同籠”聽課札記[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0(09).
[3] 曹一鳴.堅守與創(chuàng)新: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J].教育視界,2020(23).
[4] 余金龍.“假”戲真做? 弄“假”成真:《雞兔同籠》教學設計(一)[J].小學教學設計,2020(17).
(責編 李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