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才 蔡艷 張弦 李萬碧 張雪梅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所致急性腎損傷腎內科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以本院選取的126例急性心力衰竭所致急性腎損傷患者隨機分組,均予以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左西孟旦治療、觀察組腎內科連續(xù)血液凈化治療,觀察治療效果。結果:較之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更高,腎功能、心功能指標改善更為顯著,(P<0.05)。結論:對急性心力衰竭所致急性腎損傷患者予以腎內科連續(xù)血液凈化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腎功能與心功能,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腎損傷;腎內科;連續(xù)血液凈化治療;腎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急性心力衰竭為心血管內科常見疾病,極易合并急性腎損傷,無疑會增大患者死亡風險,降低患者生存質量[1]。縱觀臨床針對急性心力衰竭所致急性腎損傷患者常規(guī)治療方案中,雖一定程度能穩(wěn)定病情,減輕患者痛苦,但在改善心、腎功能方面療效不顯著[2]。此次研究,即對本院部分患者應用這一腎內科治療方式治療,力在觀察其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以本院2019年9月-2021年6月選取的126例急性心力衰竭所致急性腎損傷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63例。對照組,男45例,女18例,年齡43~72歲,平均(57.56±3.98)歲,發(fā)病時間2~42h,平均(22.16±3.97)h;觀察組,男46例,女17例,年齡44~72歲,平均(58.45±3.95)歲,發(fā)病時間2~41h,平均(21.54±3.92)h。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入選和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1)研究對象均為急性心力衰竭所致急性腎損傷患者。(2)發(fā)病時間≤24h。(3)簽署研究同意書。(4)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者。(2)血液傳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兩組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予以左西孟旦治療,選取左西孟旦,靜脈輸注,治療初始負荷劑量為6-12μg/kg,輸注時間大于10分鐘,之后持續(xù)輸注0.1μg/kg/min,持續(xù)24h,1次/d,一周輸注治療3次。
觀察組腎內科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予以腎內科連續(xù)血液凈化治療,血液凈化時加強患者中心靜脈壓、血壓水平檢測,并依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超濾量調節(jié),同時予以肝素抗凝。每次血液凈化時間一般控制在8h左右,每周進行三次血液凈化治療。注意,血液凈化治療后第二天進行血常規(guī)、血糖、凝血功能檢測,便于評估治療效果,及時依據(jù)檢測結果調整置換液配方。
1.4 觀察指標
(1)觀察臨床療效。顯效:積極治療后,無尿/少尿、呼吸急促、胸痛等癥狀消失,腎功能與心功能相應指標恢復正常。有效:癥狀改善,腎功能、心功能指標改善。無效:癥狀及體征未見改善,甚至死亡。
(2)觀察腎功能指標。治療前后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液,對S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等腎功能指標檢測。
(3)觀察心功能指標。對比治療前后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SV(每博心輸出量)等心功能指標。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SPSS20.0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x±s)、計數(shù)資料行t檢驗、x2對比,P<0.05差異顯著。
2.結果
2.1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2.2腎功能指標比較
見表2。
2.3 心功能指標比較
見表3。
3.討論
急性腎損傷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見合并癥,需盡早對急性腎損傷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減輕疾病對腎功能進一步損害,提升患者腎功能與心功能。該疾病常用的藥物為左西孟旦,該藥物能及時改善患者心衰所致的腎臟缺血缺氧狀態(tài),但是僅使用該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對改善腎功能效果欠佳。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較之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更高,腎功能指標及心功能指標改善更為顯著(P<0.05)。
綜上,對急性心力衰竭所致急性腎損傷患者予以腎內科連續(xù)血液凈化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腎功能與心功能,增強治療療效,對減輕機體炎癥,阻止疾病進一步發(fā)展均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衡,朱夢莉,朱維芳,等.間隙性高容量血液濾過對膿毒癥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療效觀察[J].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2019,23(1):35-40.
[2]楊皓瑩,李玖平,路舒婷,等.膿毒癥病人連續(xù)血液凈化治療過程中局部檸檬酸鈉抗凝與低分子肝素抗凝的應用效果比較[J].內蒙古醫(yī)學院學報,2019,041(006):63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