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仇芳芳
【主持人導語】
根據(jù)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法官作為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應依法履行職責,同時還應當履行通過依法辦理案件以案釋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義務。法官擔任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可結合自身豐富的司法經(jīng)驗,給中小學生帶來生動的法治體驗。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位首都少年法庭法官開展法治教育的故事。
楊敬之
憲法,凝結著國家的基本共識和基本價值觀,規(guī)定了公民與國家之間的基本關系。校園法治教育是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一環(huán),不僅要向他們傳播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養(yǎng)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要做好校園憲法教育,需要家校與普法單位的共同努力。
在第一個國家憲法日,一所小學的德育主任主動邀請我去給低年級的學生們上課。但當我跟老師溝通講課內(nèi)容的時候,對方卻犯了難,因為她也不知道學生們能不能聽懂憲法條文。通過這件事,我意識到要讓學生們了解憲法、學習憲法,就要從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權利義務觀念等與其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入手,引導其樹立法治觀念。那節(jié)課上,我跟學生們分享了什么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通過真實的案例讓他們明白了為什么“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不受侵犯”,還在互動場景中使其懂得了怎樣遵守公共秩序、社會公德。上課之后,學生們興奮的笑臉和意猶未盡的神情,讓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意義。
少年審判工作從誕生之日起就被譽為“特殊的希望工程”,肩負著維護未成年人權益、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職責和使命。每一個在少年法庭工作過的人都有堅定的“少年情懷”,因為在案件審理工作中我們接觸了太多不幸的孩子,對他們的遭遇和處境產(chǎn)生了深深的同情,于是我們愿意用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孩子成為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棟梁之材。這是少年審判工作的傳承,也是對下一代成長的責任,更是對國家未來的責任。
慢慢地,我們的憲法課程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我們探索在小學開展“憲法第一課”,引導小學生樹立法治意識和公民意識,在他們心中早早播下法治的種子,使其學會正常交往,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為此,我們研發(fā)了“憲法飛行棋”“普法安全教育飛行棋”,以及“法官有話說”系列普法動漫短片等。針對中學生,我們輔助學校開展憲法文化日、模擬法庭辯論賽等活動,配合道德與法治課程,為思政老師補充教學內(nèi)容,開辦家長課堂,增強家?;ヂ?lián),營造“平安校園”法治環(huán)境。
審判是法官的本職工作,但作為一名人民法官,我們的價值追求還應當包含實現(xiàn)社會和諧穩(wěn)定這一根本目標,并通過校園普法宣傳,塑造青少年端正的思想品德與健康人格。
每每看到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人和事,每每感受到那層層案卷背后的未成年人所遭受的苦難,我都在努力地想,還能為孩子們做些什么?
多年前曾經(jīng)有一個案件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個女孩子因為生理、法律知識的匱乏而走上了歧途,令人十分惋惜。但這個女孩并不是個例,在之后的幾年中也有一些與她經(jīng)歷相似的女孩,年紀輕輕還沒有充分感受生活和青春的美好,就為自己的無知懵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案件雖然都已審結,但那些尚顯稚嫩的臉龐仍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如何能讓更多的孩子不再犯錯,需要我們把這些真實的故事更好地講給他們聽。為了幫助學生們更直觀地學習自我保護知識,我們自主研發(fā)了防性侵動畫宣傳短片《陽光少年 快樂人生》和《青少年預防犯罪手冊》,還撰寫了普法案例在多家媒體報紙發(fā)表。
面對校園傷害頻發(fā),我們先后在新媒體、報刊等多個渠道發(fā)表了“校園安全日話安全”“暑期安全八案談”等未成年人安全案例及提示,此外,還發(fā)布校園安全網(wǎng)絡公開課,參與電視臺、電臺及新媒體等訪談宣傳。
我們還錄制了系列普法視頻課,并向多所中小學投放,用身邊的真實故事為學生講述“公民”的概念、“人權”的意義,幫助他們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明晰個人與他人、社會、國家的關系,鼓勵其自律自省,學會獨立思考。事后,學生們紛紛向我們寄來了觀后感,其中有一個六年級學生的話讓我特別動容,他說他從一年級就開始聽我的法治課,感覺這些課程就像是專門為他講的一樣,提到的內(nèi)容都恰巧幫助他解決了當時面臨的問題,現(xiàn)在他就要上初中了,到了新的學校希望能繼續(xù)聽我講課。
我和我的同事組成了“向日葵”青年普法志愿隊,專門為學生們普法。我們從法學院畢業(yè)的時候,誰都沒想到自己工作后竟開始自學起了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的知識,還站在了多所中小學的講臺上當起了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法治課老師。雖然是超出日常工作的額外內(nèi)容,但我們都明白,少年司法工作者的責任意識不僅要體現(xiàn)在讓未成年人得到公正的審判,還要體現(xiàn)在從保護未成年人權益角度出發(fā)為未成年人的成長和改變提供便利上。
我依然記得,十二年前我第一次走上講臺,給一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上課。因為學校初中部的學生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行為多發(fā),所以校長就讓我多講講違法犯罪的案例好讓這些孩子們警醒。我一到學校發(fā)現(xiàn)授課地點是在大操場上,3月的天氣還是挺冷的,全校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們都在露天坐著,有些學生的小臉凍得紅紅的。這些孩子絕大多數(shù)沒有聽過法治講座,因此我講得十分認真。盡管課程進展得很順利,校方也很感謝,但我仍覺得自己這堂課講得不好,此前,為了配合校方的需求我選取的案例基本都是針對中學生犯罪預防的,性質比較嚴重。因此在課堂的反饋中,好多低年級學生很明顯對于這些惡性犯罪的案例表現(xiàn)出了恐懼的情緒。盡管在課程講授的時候,我已經(jīng)對所有的敏感詞匯進行了處理,但是由于年齡和理解能力的限制,這些案例在低年級學生看來還是很可怕。這一次的經(jīng)歷也讓我開始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經(jīng)歷的學生準備不同主題和類型的法治課程。
很多學校開展校外法治課程的時間有限,有些甚至是老師們拿出了自己的主課時間來讓孩子們學習法律知識的,因此每次我們都竭盡所能地好好給孩子們上課。針對小學生,我們重點進行危險意識的培養(yǎng)和自我保護能力的提升,形式以情景模擬和交流互動為主,配合他們的理解能力更多地教其遇到危險該怎么做。針對中學生,我們開展的法治課形式更豐富,比如通過拍攝法治視頻、組織模擬庭審等,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和行為界限的指導,還幫助他們了解法律職業(yè)路徑,為其未來發(fā)展提供助力。
童年是充滿陽光和笑聲的幸福。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共同的心愿。少年法庭的法官們不僅以司法人文關愛去化解當事人之間堅冰般的心結,更用溫暖情懷關愛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忠于黨和人民的司法事業(yè),盡職履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守護孩子們?nèi)缑利惖妮砝贍N爛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