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謙,金則名,王文意,吳沁楠
(紹興文理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2019年,韓國教育部在幼兒中心、游戲中心的背景下,修訂頒發(fā)最新版本的《幼兒教育課程》,最新版本的《幼兒教育課程》面向韓國幼稚園和兒童之家所有3~5歲的幼兒。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提出:一方面,在教育課程編制和實施中應當具備的共同標準,教師和教育機構在有教學自主權的同時應首先遵守和實施國家水平的教育課程安排,強化教育責任感;另一方面,允許和尊重幼兒教育課程依據地區(qū)等方面的不同存在多樣性的發(fā)展[1]。韓國教育部自2017年提出幼兒中心以來,圍繞幼兒中心的教育文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新版《幼兒教育課程》正是在這樣的改革背景下修訂而成[2]。本研究從性質、目的、目標、評價等多方面解讀2019年修訂版本的《幼兒教育課程》,試圖從中了解韓國未來學前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及前景,為我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提供思路。
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在課程性質中提出幼兒教育課程是為3~5歲幼兒提供的具有國家水平的教育課程[3]。對于教育性質的闡述共包括五條:(1)追求國家水平的通用性和地區(qū)、機關及個人的多樣性;(2)追求幼兒的全人發(fā)展和幸福;(3)追求幼兒中心和游戲中心;(4)追求幼兒的自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成長;(5)追求幼兒、教師、園長、家長和地區(qū)社會的共同協(xié)作,致力于幼兒教育的發(fā)展。其中,追求幼兒中心和游戲中心的教育性質是之前版本所沒有的。新修訂的《幼兒教育課程》不僅對韓國的幼兒教育性質做出了明確指示,同時凸顯了游戲中心的重要地位,對今后韓國在幼兒教育領域的相關課程開發(fā)及活動的實施都有重要意義[4]。
在目的內容方面,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明確游戲是幼兒發(fā)展的重要途徑,進一步強調了游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1]。教育的目的是通過游戲使幼兒實現(xiàn)身心健康的和諧發(fā)展,培養(yǎng)正確的人性,幫助養(yǎng)成作為民主市民的基礎,并幫助幼兒了解自身存在的珍貴價值,培養(yǎng)健康安全的生活習慣。這同樣也是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所強調的目標,在此基礎上,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的目標還強調培養(yǎng)包括幼兒獨立自主解決自我問題的基礎能力、好奇心和探究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等五條目標[3]。
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在人物形象目標培養(yǎng)方面提出要培養(yǎng)五方面的人,這與小學教育課程所提出的培養(yǎng)人物形象形成了銜接,如表1所示[5]。
表1 人物形象Tab.1 Figure image
幼兒發(fā)展不僅與小學教育在人物形象上有一定的銜接,與課程目標及課程構成中提到的課程內容五大領域也具有一定的銜接性。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在重點內容的建構上致力于面向所有3~5歲的幼兒,圍繞追求的人物形象構建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價值這幾方面的體系。課程內容以身體運動健康、語言溝通、社會關系、藝術體驗、自然探究5個領域為中心,以3~5歲幼兒應該且能夠去體驗的內容構成。此外,課程還要考慮0~2歲的保育和小學教育的銜接性。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以幼兒教育不同年齡的教育目標和內容為基礎,是從整體上指導幼兒游戲和平時生活活動的綱領性文件[5]。
課程編制和實施部分從游戲時間、教學計劃內容等多個方面反映了幼兒主導的游戲中心課程性質,并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幼兒教師在規(guī)定教學時間之外的自主空間。幼稚園、兒童之家等教育機構可以依據各自的教育理念、家庭和地方社會的特點、幼兒的要求等自主制訂計劃[1]。相較于之前版本的課程,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還在編制和實施部分加入了戶外游戲的要求[6]。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以需要考慮的共同標準為出發(fā)點,提出按照一天4~5小時的教學標準進行編制,并且可以依據具體情況進行一定程度的擴展,充分保障包括戶外游戲在內的所有游戲活動的順利進行。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強調以幼兒教育理論為基礎,結合各部門的實際情況制訂計劃并實施,消除對性別、身體特征、家族和文化背景差異的偏見,提供平等的教育。實施過程中,應當提高幼兒的發(fā)展水平,突破發(fā)展障礙,協(xié)同家庭和地方社會進行合作。課程強調,教師的研修活動是改善幼兒教育實施現(xiàn)狀的重要途徑[3]。
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以幫助幼兒通過愉快的游戲進行自主學習為目的,從教師的角度提出了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應對幼兒給予幫助的內容,如表2所示。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從教師作為幼兒游戲支持者的角度出發(fā),提出教師應當在理解游戲特點、意義、價值的基礎上幫助幼兒形成一邊游戲一邊學習的愉快體驗[1]。
表2 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應對幼兒給予幫助的內容Tab.2 Assistance contents of course teaching
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以改善和幫助幼稚園和兒童之家的幼兒教育課程實施為目的,對評價的標準和內容做了一定程度的精簡,以提高各幼兒教育機構在課程評價方面的自主性。課程評價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幼兒教育課程的游戲時間是否充分、課程是否達到了使幼兒能夠自主進行游戲和學習的目的、游戲的支持是否恰當?shù)确矫?。幼兒教育機構在必要時可聯(lián)合幼兒家長、行政機構、財政機構等方面進行評價工作。
2019版《幼兒教育課程》的分論內容相較之前的版本,將內容范圍由20個減少到15個,內容項目由61個減少到59個,同時刪除了對每個年齡階段課程的詳細規(guī)定,以此保障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自由地對課程進行再構造[1]。在新版課程中,對健康領域、語言溝通領域、社會關系領域、藝術體驗領域、自然探索領域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目標和內容,并對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方法做了一定要求,如表3所示。
表3 課程分論Tab.3 Points of curriculum theory
韓國幼兒教育課程的發(fā)展與改革始終圍繞著時代發(fā)展和本國國情對幼兒成長和教師職業(yè)的發(fā)展要求,以幼兒為中心修改制定課程內容并實施。2019年修訂的《幼兒教育課程》將幼兒中心和游戲中心及增加教師的自主空間作為課程制定和發(fā)展的方向,同時明確了之前課程中沒有提及的課程性質。為了體現(xiàn)游戲中心的理念,課程在教與學的部分中提出了通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加強幼兒游戲學習的內容。2019年修訂的《幼兒教育課程》結合課程實施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之前發(fā)布的課程內容進行了大量修改,這不僅是對之前課程內容的總結和繼承,也是課程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創(chuàng)新,這些內容對之后的韓國幼兒教育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通過對韓國2019年修訂的《幼兒教育課程》進行論述,以期為我國學前教育提供思路,促進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