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烈峰 劉淑函 肖 爽
“雙減”視域下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
邱烈峰 劉淑函 肖 爽
(信陽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雙減”政策的實施不僅會對學校、中小學生及學生家長產生較大的影響,對中小學教師,尤其是對體育教師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文章就“雙減”政策的實施給中小學體育教師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進行分析,提出“雙減”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策略,為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能力素養(yǎng)提供參考。
雙減;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1]。“雙減”政策不僅要求減輕義務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學科類培訓負擔;同時還倡導中小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以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文藝活動。“雙減”政策的實施不僅會對學校、中小學生及學生家長產生較大的影響,對中小學教師,尤其是對體育教師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實施“雙減”后,中小學體育教師生存狀態(tài)發(fā)生哪些變化、其專業(yè)發(fā)展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zhàn)以及該如何有效應對是當前學校和一線教師亟需解決的問題。為此,本文就“雙減”政策的實施對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能力素養(yǎng)提供參考。
盡管國家始終重視學校體育,關心體育教師,但學校體育常常被邊緣化,體育教師也被輕視,這在客觀上影響了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伴隨著《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意見》[2]《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wèi)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3]《深化體教融合 加強學校體育工作 著力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4]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5]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以及各地中考體育分值的不斷提高,學校、學生和家長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學校體育受關注程度有所提高。
“雙減”政策實施后,學校、學生及其家長乃至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體育活動。在學校層面,學校不僅按相關要求開設了體育與健康課,而且早操、大課間、體育課外活動、體育業(yè)余訓練和體育競賽也有所增加,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師更加重視;在學生層面,“雙減”后,學生在校時間延長,可自由支配時間有所增加,學生參與校園體育活動的機會增大。在參加體育活動中與體育教師接觸增多,了解增多,逐漸發(fā)現體育教師確實“四肢發(fā)達”,但“頭腦并不簡單”;家長層面,隨著“雙減”政策的推進,家長慢慢領悟“雙減”的重要性,教育觀念也會從“唯分數”“唯升學”轉向“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大多數家長開始認識到體育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并開始同意甚至是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在平時也愿意積極配合體育教師,內心深處開始尊敬體育教師。
工資待遇、福利補貼是滿足體育教師生活需求的保障,是推進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在動力[6]。盡管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重視下,教師的福利待遇有了明顯的改善,但依舊偏低。受學校體育邊緣化的影響,與其他學科教師相比,體育教師的薪資待遇更低,這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體育教師對工作的熱情,打擊了體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印發(fā)和中考體育分值的不斷提高使學校體育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的地位穩(wěn)步提升,體育與健康課成為名符其實的“必修課”,中小學體育老師的課時增多,由此帶來的課時費收入也總體提升?!半p減”政策提倡體育融入課后服務體系,“雙減”實施后體育教師參與課后服務較多,其服務報酬也會增加。經濟收入的增長為中小學體育教師安心從教、潛心育人提供了一定的經濟支持。
“雙減”政策要求從嚴治理校外培訓機構,重點是治理學科類培訓,學科類培訓行業(yè)將受到較大打擊,而非學科類培訓行業(yè)呈現利好趨勢。由于體育培訓屬于非學科培訓,體育培訓行業(yè)必將得到快速發(fā)展,也必會產生一些新的體育培訓理念、方法和技術,這將為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注入新元素。同時,受場地設施和專業(yè)人才缺乏的影響,目前學校開展的課后服務很難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為此,“雙減”政策明確指出:“課后服務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發(fā)展興趣特長等特殊需要的,可適當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后服務”[1]。這預示將有部分校外的優(yōu)質體育資源進入校內,參與課后體育服務,這將為中小學體育教師創(chuàng)設一定的成長環(huán)境,同時也為他們的專業(yè)發(fā)展增添新的活力。
“雙減”政策不僅優(yōu)化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還將激活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內部環(huán)境?!半p減”實施后,體育與健康課成為名符其實的必修課,體育社團和學校運動隊也更加受到重視,開展各類體育活動也會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體育教師會感覺到工作舞臺更加廣闊,可以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這不僅會使體育教師感受到存在的價值,也會提升體育教師的自信心、樹立職業(yè)榮譽感,更加堅定職業(yè)信心,同時也會使體育教師在心理上產生提升、發(fā)展的愿望。
“雙減”政策實施以后,課后延時服務提上了重要議程。課后延時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家長的壓力,能夠有效緩解放學早、接送難等問題。但隨著學生在校參加課后延時服務,學生在校時間拉長,教師在校時間也會隨之拉長。體音美作為非學科類科目在課后服務中將成為主體,體育教師在校時間可能比其他學科教師更長。盡管有些學校已經實行教師彈性工作制,但體育教師除了要完成正常的備課、教學工作以外,還要承擔組織早操和大課間、指導社團和訓練、開展體育競賽及與家長溝通等工作,造成中小學體育教師每天在校時間延長。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提出“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學校必須在下午課后組織學生進行一小時集體體育鍛煉并將其列入教學計劃”[7]?!半p減”政策也提倡體育融入課后服務體系。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司長王登峰還提出不僅要落實“雙減”還要推動“雙增”,即“增加學生校內參加戶外活動、體育鍛煉的時間和機會,增加學生校外接受體育和美育方面課外培訓的時間和機會”。因此,在實施“雙減”政策后,學校除了更加重視體育與健康課、開足開齊體育與健康課外,還會更加重視大課間、早操等體育鍛煉活動,校內體育社團也會日益增加。學校開展的各項體育活動均需要體育教師組織和指導,體育教師的工作量自然會增加。另外,開展課后延時服務體育教師要擔任多種角色,教師、保姆、看護、活動策劃、后勤保障等,體育教師的隱性工作量隨之增加。
中小學教師的壓力主要來自學生升學的壓力、教師自我發(fā)展的需求、人際關系、工作量過大、職業(yè)的期望以及學生的因素等六個方面[8]?!半p減”政策要求在減輕家長和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的同時要保證教學質量,要做到減量不減效甚至增效?!半p減”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師面臨體育與健康課原有的教學需要重新設計,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相關準備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體育家庭作業(yè)要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分層設計;課后延時服務增多;參加課余體育活動學生增多而場地設施不足,學生易發(fā)生運動損傷以及社會、家庭對體育教師的期望增大等新情況[9]。中小學體育教師在已承受學生升學、個人能力提升、職稱評定等壓力的基礎上,又面臨這些新情況,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工作壓力將急劇升高。
教師是教育改革政策實施的作用點,是教育改革的能動主體。沒有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再好的教育改革政策只會懸浮空中、無果而終。因此,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是“雙減”政策落地的前提?!半p減”政策的實施如果僅靠政策強力施壓,沒有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徹底轉變,則必然導致教師權宜性地應對,最終是基礎教育表面改觀,但沒有實質的變化。值得提起注意的是,受思維慣性的影響,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很難一蹴而就,因此,實施“雙減”的效果也很難立竿見影。
3.2.1 實施“雙減”需要中小學體育教師提高教學能力
“雙減”的初衷是突破應試教育的藩籬,使教育回歸育人的目的?!半p減”政策要求在減輕作業(yè)負擔的同時還要保持甚至提高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并且是明顯地提升。由于教師是課堂的主導,教師的教學能力影響教學質量,實際上課堂教學能力是教師的核心能力。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因此提升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就成為落實“雙減”政策的應有之義。
3.2.2 實施“雙減”需要中小學體育教師提高作業(yè)管理能力
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適當的作業(yè)不僅可以鞏固課堂教學內容,還可以提高下一次課堂教學效率。那么,體育是否也需要布置作業(yè)呢?《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到:“通過布置適當形式的家庭作業(yè),以培養(yǎng)學生鍛煉習慣以及對社會健康問題的責任感”[10];《關于強化學校體育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中小學要合理安排體育家庭作業(yè),形成覆蓋校內外的學生課外鍛煉體系”[11];2020年,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司長在發(fā)布會上強調:體育家庭作業(yè)要加上去。并明確指出布置體育作業(yè)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學生動起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也提到:“布置學生獨立完成、與家長共同完成的體育家庭作業(yè)等,促進學生經常鍛煉、刻苦學習,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促進學生更好地形成核心素養(yǎng)”[12]??梢姾侠淼匕才朋w育家庭作業(y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參加身體鍛煉的良好習慣以及鞏固學生每天的學習內容,促進家校聯合,增進親子關系。但是過量的體育作業(yè)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而且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不利于終身體育意識的樹立,不利于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布置體育家庭作業(yè),但是作業(yè)要合理。這就需要體育教師不斷提高作業(yè)管理能力。
3.2.3 實施“雙減”需要中小學體育教師提高體育社團指導能力
開展體育社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有利于拓展學生的體育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品德。然而,在以往的學校教育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學生家長更加重視高考相關課程的學習,學校體育社團發(fā)展緩慢,甚至有名無實?!半p減”的實施為中小學開展體育社團提供了契機?!半p減”要求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學生的空閑時間增加,就有足夠的精力參加體育社團。體育社團的開展離不開體育教師的指導。為滿足學生對體育的多元化需求,學校開設的體育社團可能越來越多。然而,目前的中小學體育教師缺乏,一名教師將指導幾個體育社團。這就需要中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積極發(fā)展體育專業(yè)技能,還要不斷提升對體育社團的管理、組織能力。
3.2.4 實施“雙減”需要中小學體育教師提高體育競賽組織能力
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具有獨特的教育價值。體育運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追求卓越的體育精神;可以培養(yǎng)學生責任擔當、團結協作的體育品格;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誠信自律、遵守規(guī)則的體育道德。另外,體育運動還可以提高學生調控情緒的能力,改善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體育的這些教育價值需要學生通過經常參與運動訓練和體育競賽活動來磨煉。體育競賽活動還是推動群體活動的重要手段,對體育教學起著促進的作用。因此,《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出了“教會、勤練、常賽”的體育課新模式[5]。王登峰司長也指出:“學校體育改革的重點就是教會、勤練、常賽”?!半p減”政策實施后,學校內的體育競賽活動將增多,尤其是社團之間的比賽和班級之間的比賽會增多。由于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不足、專業(yè)的或有體育特長的人員缺乏,許多事務需要中小學體育教師親力親為。因此,中小學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組織體育競賽的能力,能夠合理有效地統籌安排好各項比賽的時間、場地器材、裁判人員等,以保障各項體育競賽活動的順利進行。
“雙減”政策要求徹底摒棄應試教育觀念,牢固樹立“立德樹人、全面育人、素質教育”的教育價值觀?!半p減”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學校體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但是受“五唯”思想(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影響,學校體育的發(fā)展進程一直曲折緩慢。“雙減”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師首先要提高認識,認識到體育不是副科,體育對于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對學生終身產生深遠影響;其次,要大膽開展好各項體育活動,既要積極爭取又要精心組織;三是要積極喚醒學生的運動健身意識。就教育而言,喚醒遠比施壓有效。培養(yǎng)興趣愛好是喚醒的有效措施。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體育需求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的重要保障。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時要因材施教;在布置作業(yè)時要分層設計;在指導學生課余體育鍛煉和社團活動時要因人而異。
提升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能力素養(yǎng)需要學校和教師共同努力。學校方面可以通過進修、研討會、外出學習等方式來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技能;教師自身也可以通過虛心求教、觀摩和線上自主學習等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能力素養(yǎng)。
4.2.1 提升課堂教學能力
“雙減”政策要求在減輕作業(yè)負擔的同時還要保持甚至提高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提高教學質量。為此,中小學體育教師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質量,在“如何教得更好”上下功夫,努力提升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一是在教育理念方面,要突破傳統的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到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性;二是在課堂設計方面,要真正認識到體育這一學科的特殊性,不能空有體育的虛名,把體育與健康課和其他一般課程混同到一起,徹底改善“三無(無運動量、無戰(zhàn)術、無比賽)”現狀;三是體育教師尤其是年輕體育教師要多向身邊同科目教師虛心請教教學中的困惑,掌握現代教學技術,不斷學習體育知識和積累教學經驗;四是要不斷提高專業(yè)技能,滿足學生多元化體育需求。要“教會”學生,一線體育教師不僅必須精通所學的專業(yè)技能,還必須不斷地提高其它運動項目的技能;五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講解時應簡潔明了、重點突出,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練習、競賽;六是要將教學、教研與科研有機結合,提高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進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4.2.2 發(fā)展組織協調能力
體育教師的組織協調能力主要體現在組織體育教學、課外活動與競賽,協調不同部門關系以及應對突發(fā)事件等方面。與其他學科不同,體育與健康課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學生身體大多數時間處于動態(tài)之中,在體育競賽時更是如此。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的指導者,是體育運動的領導者,是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因此,組織協調能力就成為體育教師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能力之一。組織協調能力也是體育教師體現專業(yè)優(yōu)勢的重要能力?!半p減”政策實施后,中小學校要積極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包括課后體育延時服務),體育教師要協調好與領導、家長、學生、班主任甚至學校各部門的關系。另外,“雙減”政策還允許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后服務,體育教師還要協調好與校外優(yōu)秀資源(高校、體育培訓機構、俱樂部、少年宮等)主體的關系。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師組織協調能力,一方面學校領導要重視學校體育工作,注重對體育教師的培養(yǎng),要放手讓體育教師去協調溝通;另一方面體育教師也要加強學習,豐富知識儲備,提高業(yè)務素養(yǎng),同時要注重技巧,提高協調質量。
4.2.3 提高信息素養(yǎng)
隨著信息化時代發(fā)展,“互聯網+”已深深融入教育。因此,體育教師只有不斷提高信息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管理和自身專業(yè)發(fā)展:一是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工作,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許多學校從線下教學轉變?yōu)榫€上教學,這時網絡平臺就至關重要。大部分教師利用“釘釘”“騰訊會議”等APP上網課。除上網課之外,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上設置作業(yè)打卡,使布置的體育作業(yè)能夠被有效地檢查;二是利用網絡平臺可以實現師生互動。如體育教師可以利用APP監(jiān)測學生的課外運動情況,還可以把相關體育信息發(fā)布在平臺上,便于學生隨時瀏覽、觀看和學習平臺上的資料。學生也可以通過平臺給教師留言,請教不懂的問題或提出教學建議;三是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教學管理。如通過體育打卡提醒青少年廣泛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活動。再如利用體育鍛煉的數據積累,評出每周、學期、全年體育小健將等。
至于如何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就學校而言,一是積極組織體育教師培訓;二是強化體育教學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搭建有效的信息互助平臺。就體育教師個人而言,一是要不斷增強信息意識;二是要通過互聯網自主學習。
“雙減”實施之后,體育教師的工作時間延長、工作量增加、工作壓力增大,中小學體育教師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鉆研,這不利于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為此,要想方設法減輕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壓力負擔,為其專業(yè)發(fā)展營造條件。首先,大多數中小學學校體育教師資源匱乏,是導致體育教師工作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有關部門應綜合考量,多措并舉,多渠道增加體育教師供給。比如,增加中小學體育教師編制、提高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畢業(yè)生加入等;其次是利用校外資源。如聘請校外退役的運動員或有體育特長的人員來學校兼職上課、指導訓練和參與課后服務;最后,把體育教師的一些隱性工作適當分流。
職業(yè)認同是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動力。提升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體育教師要改變自身的心理認知結構,要立足實際,努力增強歸屬感和對工作的認同感,積極提升成就感,不斷提高職業(yè)幸福感。工作不僅是謀生的手段,還是快樂的源泉。體育教師應在與學生交往相處的過程中積極尋找樂趣,發(fā)現工作的美好之處,保持樂觀的工作態(tài)度;體育教師的家屬及親朋好友也要支持其工作,鼓勵其不斷提升;學校也要重視體育與健康課,把體育與健康課放在與其他學科課程相同的位置,提高體育教師的薪資待遇,增強體育教師的幸福感。學校領導要關心體育教師,讓體育教師在工作中找到歸屬感。
“雙減”政策是新時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歷史性變革。它對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半p減”在一定程度上為體育教師帶來了發(fā)展機遇,提升了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但同時也為體育教師的發(fā)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體育教師要迎難而上,順應大勢,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能力素養(yǎng),在“雙減”的大背景下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途徑,改變體育教師在群眾眼里“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的印象。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Z].2021(7).
[2]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意見[Z].北京: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2020-08-31.
[3]教育部,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等.五部門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wèi)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A/OL].(2021-08-10)[2021-09-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6/202108/t20210824_553917.html.
[4]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深化體教融合 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著力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A/OL].[2021-09-03].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1/53685/sfcl/202109/t20210903_558261.html.
[5]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EB/OL].(2020-10-15)[2021-09-18].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2555/sfcl/202010/t20201016_494853.html.
[6]閆紀紅,吳文平,代新語.“雙減”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生態(tài)化路徑研究[J].體育學研究,2022,36(2):9-20.
[7]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Z].2017(5).
[8]朱從書,申繼亮,劉加霞.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壓力源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2(3):50-54.
[9]《體育教學》雜志專題研討:“雙減”政策背景下的體育教師和學校體育(一)[J].體育教學,2021,41(11):4-7.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意見》(國辦發(fā)[2016]27號)[EB/OL].(2016-05-06)[2017-06-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5/06/content_5070778.html.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Research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 E. Teachers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uble Reduction"
QIU Liefeng, etal.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Henan, China)
信陽師范學院校級教師教育課程改革課題研究項目(新時代中小學體育教師職前培養(yǎng)和職后專業(yè)發(fā)展研究)研究成果。
邱烈峰(1970—),碩士,教授,研究方向:學生體質健康與健康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