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步鳳小學(xué) 張漢洋
小學(xué)寫作練習(xí)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人物描寫練習(xí),有些學(xué)生喜歡敘事,喜歡寫景,但就是不喜歡寫人,他們覺得寫人太難了,是這樣嗎?
名著中不少經(jīng)典的人、事、物讓我們印象深刻,其寫作方法有許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和借鑒。在寫人時自然少不了外貌描寫,即對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服飾、容貌和體形、神態(tài)等的描寫,這更有利于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體現(xiàn)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dá)作者的愛憎情感,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千人千面,人的面部表情與神色是區(qū)別他人的關(guān)鍵性標(biāo)志。同時,兩者也存在極為緊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就要求我們仔細(xì)觀察人物的面部特征,把握突出特點。
例如,在名著《平凡的世界》中有這樣一段:“就在這時候,在空曠的院壩的北頭,走過來一個瘦高個兒的青年人。他胳膊窩里夾著一只碗,縮著脖子在泥地里蹣跚而行。小伙子臉色黃瘦,而且兩頰有點塌陷,顯得鼻子像希臘人一樣又高又直。臉上看來才剛剛褪掉少年的稚氣——顯然由于營養(yǎng)不良,還沒有煥發(fā)出他這個年齡所特有的那種青春光彩?!边@個片段寫人物外貌特征表現(xiàn)出人物什么特點呢?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臉色黃瘦”“兩頰有點塌陷”看出人物的生活清苦,也可以看出所描寫的人物作為陜北人獨有的特征,即“鼻子像希臘人一樣又高又直”。
寫人物服飾,即借助對人物衣著和裝飾的描寫,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服飾屬于外在的東西,能夠與人物的性格、身世、處境、思想等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突出重點,切忌從人物頭部到腳部全部寫進(jìn)去,無一疏漏。
例如,名著《離婚》中有這么一個片段:“至于張大哥呢,長長的臉,并不驢臉瓜搭,笑意常把臉往扁處縱上些,而且頗有些四五十歲的人當(dāng)有的肉。高鼻子,陰陽眼,大耳垂,無論在哪兒也是個富態(tài)的人。打扮得也體面:藏青嗶嘰袍,花駝絨里,青素緞坎肩,襟前有個小袋,插著金夾子自來水筆,向來沒沾過墨水;有時候拿出來,用白綢子手絹擦擦鋼筆尖。提著濰縣漆的金箍手杖,杖尖永沒挨過地。抽著英國銀星煙斗,一邊吸一邊用琺藍(lán)的洋火盒輕輕往下按煙葉。左手的四指上戴著金戒指,上刻著篆字姓名。袍子里面不穿小褂,而是一件西裝的汗衫,因為最喜歡汗衫袖口那對鑲著假寶石的袖扣。”
在這段描寫中,從藏青的長袍到青緞坎肩,再從服飾的樣式到色澤及衣料,各種表現(xiàn)均體現(xiàn)出主人公兼?zhèn)淞艘桓睎|方“遺老”的樣貌,我們又可以通過主人公身上的洋火盒、水筆、煙斗、西裝的汗衫以及照相匣等,看到主人公一身西洋“紳士”的行頭。如此,在他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所有的如金箍手杖、自來水筆等,都成了名副其實的“道具”,根本沒有任何實用性,因此,可以說這是一個空有外表而內(nèi)心空虛的人。
雖然人物的眼睛描寫只是一個點,但我們卻可以將這個點串起來,形成一條線、一個面。在寫作中,可以對人物的眼睛進(jìn)行精細(xì)描寫,以體現(xiàn)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活動或性格特征等。
例如,在名著《基督山伯爵》中就有這樣一個片段:“諾梯埃的頭發(fā)又長又白,一直披到他的肩頭;睫毛密而黑,在睫毛底下的那一對眼睛里,集中著所有的活力、言語和智慧?!?/p>
本段是對主人公諾梯埃癱瘓之后的眼睛的描寫。原文說諾梯埃的眼睛里充滿了智慧與活力,又夾雜著豐富的語言,寫出了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各種豐富的活力元素。魯迅針對人物眼睛的描寫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他說,想要盡可能節(jié)儉地寫出一個人的特點,就應(yīng)該寫好他的眼睛。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名著中有很多非常精彩的動作描寫,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和借鑒。動作描寫即描寫人物的行為、動作,著名作家老舍說道,“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方才能使人物立起來”。因此,人物動作描寫恰恰也是塑造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手段。著名作家萊辛認(rèn)為,使人行動起來是最關(guān)鍵的東西,且可以借助人物動作體現(xiàn)出人物性格特征??梢妱幼髅鑼憣τ趯懭俗魑牡闹匾浴?/p>
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反復(fù)斟酌、錘煉,合理地運用一些動詞能準(zhǔn)確無誤地將人物形象刻畫出來。首先要能夠彰顯出人物特點,其次要符合生活實際。通常來說,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行為,這就要求我們從日常生活著手,密切觀察身邊各類人的動作特征,認(rèn)真描寫,塑造出鮮活的人物形象。
例如,在《紅樓夢》中有一段關(guān)于劉姥姥的動作描寫:“于是劉姥姥帶了板兒進(jìn)城,至寧榮街來。到了榮府大門前石獅子旁邊,只見滿門口的轎馬。劉姥姥不敢過去,撣撣衣服,又教了板兒幾句話,然后溜到角門前。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門上說東談西的。劉姥姥只得蹭上來問,‘太爺們納福!’眾人打量了一會,便問,‘是哪里來的?’劉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爺?shù)?,煩哪位太爺替我請他出來?’那些人聽了,都不理她,半日,方說道,‘你遠(yuǎn)遠(yuǎn)的那墻犄角兒等著,一會子,他們家里就有人出來?!瘍?nèi)中有個年老的,說道,‘何苦誤她的事呢?’因向劉姥姥道,‘周大爺往南邊去了。他在后一帶住著,他們奶奶兒倒在家呢。你打這邊繞到后街門上找就是了。’”
在本段中,作者通過那些生活在府中的人的言行與劉姥姥這個鄉(xiāng)下人的言行,諸如“教”“溜”“蹭”“撣”等一連串動作的對比,展現(xiàn)出封建社會等級制度下的劉姥姥身份的卑微。
另外,可通過一些細(xì)節(jié)性動作表現(xiàn)一個人的思想品質(zhì)和性格特點,“于細(xì)微之處見精神”,一些典型的小動作更能將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實可感、栩栩如生。
例如,名著《穆斯林的葬禮》中描寫老姑媽動作的片段:“老姑媽在廚房里又開始了士氣高昂的孤軍奮戰(zhàn)。新月還沒到家,她就買好了瘦牛肉,剔去筋頭巴腦兒,用快刀剁得細(xì)細(xì)的,撒上蔥末兒、姜末兒,拌好餡兒,擱在那兒‘醒’著。這會兒,又忙著揉面,揪劑兒,搟皮兒。一手捏著面劑兒,一手搓搟面杖,那面劑兒就風(fēng)車似的轉(zhuǎn),眨眼間案板上就擺滿了銀圓似的一片。就又一手托皮兒,一手填餡兒,十指一捏,就是一只菱角似的餃子。”
這段描寫中,“老姑媽”一連串嫻熟的“拌”“搟”“剔”“剁”“擱”“捏”“撒”“搟”“揉”“搓”“托”“揪”“填”等,并未使人有堆砌復(fù)雜之感,又借助涼拌黃瓜時“拍”“拌”等動詞,塑造出生動可人的人物形象。
合理運用修辭手法,尤其是在描寫人物動作時適當(dāng)運用修辭手法,可以為文章增色不少,比如,使用比喻手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動形象;運用夸張手法則使文章更具靈氣;運用排比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氣勢。
例如,《水滸傳》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武松的動作片段:“那個大蟲又饑又渴,把兩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里攛將下來。武松被那一驚,酒都做冷汗出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后。那大蟲背后看人最難,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武松只一躲,躲在一邊。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里起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武松卻又閃在一邊。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提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那大蟲又剪不著,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將回來?!?/p>
本段中連續(xù)出現(xiàn)了“按”“撲”“躥”“閃”“搭”“掀”“躲”“吼”“剪”“拿”“打”一連串的動作描寫,作者利用這些動詞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了武松與老虎法斗的場面。
無論是記敘文還是寫人的文章,最主要的是要抓住“人”這個關(guān)鍵點,把人寫活。那么,寫人的文章,如何才能使人物活起來,更富有生氣?
不同的人往往具備不同的性格特點,寫作時要特別注意緊抓人物性格特點。
例如,名著《三國演義》中是這樣寫劉備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專好結(jié)交天下豪杰。”雖然這段描寫非常簡短,但我們可以體會到劉備顯著的性格特點。
俗語有云:“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痹诿鑼懭宋飼r,要借助典型的事例突出人物特征,要結(jié)合生活實際,切忌無中生有,胡編亂造。
例如,《三國演義》中對張飛的描寫是這樣的:“是個燕頷虎須,豹頭環(huán)眼的彪形大漢。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倍潭處拙?,就寫出了張飛典型的外貌特征,令人印象深刻。
(1)語言恰當(dāng)
作為描寫人物形象的重要方式,恰到好處的語言描寫可以展現(xiàn)出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征,表達(dá)人物內(nèi)心深處的思想感情,豐富描寫人物的內(nèi)心。
例如,《紅樓夢》中有一段王熙鳳的話:“……我們家的姑娘們不算,外還有兩位姑娘,真是天下少有!……怕這氣兒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氣兒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王熙鳳是誰?二爺?shù)奶f話者自帶官方語氣,她的語言里雖無半個損字兒,卻從她咄咄逼人的語氣里聽出了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嬌氣。
(2)心理細(xì)膩
對人物的心理描寫往往可以更充分地表達(dá)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更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彰顯人物富足的精神世界和獨特的思想品質(zhì)。通過微妙的手段寫出人物真實的心理活動,更有助于體現(xiàn)人物性格,從而塑造出鮮活的人物形象。
例如,《紅樓夢》中這樣描寫劉姥姥的心理活動:“劉姥姥只聽見咯當(dāng)咯當(dāng)?shù)捻懧?,大有似乎打籮柜篩面的一般,不免東瞧西望的。忽見堂屋中柱子上掛著一個匣子,底下又墜著一個秤砣般的一物,卻不住的亂晃。劉姥姥心中想著:‘這是什么愛物兒?有煞用呢?’正呆想時,聽得當(dāng)?shù)囊宦?,又若金鐘銅磬一般,不防倒嚇的轉(zhuǎn)眼,接著又是一連八九下?!北径沃袑τ趧⒗牙训男睦砻鑼懼挥昧艘痪湓?,而正是這句話,寫出了劉姥姥作為一個鄉(xiāng)下老婦沒見識、老實的特點,使其形象更深入人心。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些名著因語言精煉,文句獨特,內(nèi)容富有哲理性、實用性等特點,為后人所尊崇,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