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二十九中學 黃 磊
寫作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融入文字,同時賦予其獨特、豐富的情感。初中生正在經歷關鍵的青春期,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是比較強的,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然而,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存在許多問題,如模式呆板僵化、內容太過嚴謹等。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給的模板來寫。在這種情況下,初中生在寫作上的態(tài)度更傾向于以完成既定的工作為主,而非獨立表達。優(yōu)秀的寫作技巧來自不斷的閱讀和積累,而書籍則是重要的精神食糧。從過去的教學經驗來看,閱讀量較大的學生,他們的文字表達更加準確,文字中蘊含的情感更加豐富,其寫作水平也較高。但是,從當前的形勢來看,初中生的學業(yè)壓力比較大,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閑暇時間閱讀課外書籍。而且他們的業(yè)余時間大部分都花在了游戲和娛樂上,很難專心讀書。同時,在某些寫作課上,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時間存在著很大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為了完成作業(yè)而選擇學習,從而導致學生失去寫作的獨立性。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基于此,本文擬就情境教學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具體的探究。
教師在進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時,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導致學生無法專心。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促進師生間的交流,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教學效果。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同,情境教學在實踐中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學生可以在情境中想象、發(fā)散思維,在討論中獲得知識。
情境教學是近幾年被廣泛運用的教學手段,而在寫作教學中,情境教學是一種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體驗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情境的理解和想象,學生能對作文的主題產生更加強烈的共鳴,從而對主題的理解更加多元,擁有更多的視角。在情境體驗中,學生能夠逐步擺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形成的固有思維模式,更加準確、深刻地理解作文主題。
情境教學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情緒體驗,讓他們感受到平時很難接觸到的情緒。比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里描述的是夏日的湖光山色,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很少有同樣的感受,對生活的洞察力不強,也難以運用優(yōu)秀文章、詩歌的寫作技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有機會接近現實生活,加強對生活的具體認識,把生活和文學形象結合起來,通過想象和創(chuàng)意,在寫作中表達真情實感,提高寫作能力與寫作水平。
通過對新課程標準中的“情景寫作”概念的分析,筆者認為,針對寫作中情境性和實踐性的表達,需要在教學中以情境教學的方法來實現,這與“新課標”的要求是一致的。新課標提出:“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fā),為其創(chuàng)設一種更加豐富且多樣的學習情境,并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設置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新課標倡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多視角地去觀察、去感受,提倡真正的情感表達。教師可以從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角度出發(fā),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視角去觀察人生,發(fā)掘人生的多姿多彩。有了經驗,寫起來就會有真情實感,表達出真實的感受。本文認為,情境寫作教學注重學生的寫作興趣,以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為目標,強調學生的積極主動,而不是一味地死記硬背,要引導學生多觀察,多動手,多交流。情境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激發(fā)他們的大腦,激活他們的思維,從而有效地鍛煉和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和審美觀。這一點和新課標中所提到的“引導學生注重積累,勤于思考,樂于實踐”是完全吻合的。新課標還指出:“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文化自信都以語言運用為基礎,并在學生個體語言經驗發(fā)展過程中得以實現?!币虼耍榫硨懽鹘虒W重視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
與傳統(tǒng)的教師給題目,講解寫作技巧,然后學生寫作的方式不同,情境寫作是通過創(chuàng)造和優(yōu)化環(huán)境,充分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熱情,并讓學生通過真情實感完成寫作。在情境作文教學中,學生是整個寫作過程的核心,而教師僅僅是一個引導者,他的任務就是將學生帶入情境,無論是感受還是寫,都是由學生自己來完成。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以自己的特殊情感來創(chuàng)作,所產生的情感、思想,都是由學生自主完成的,不是教師強迫的。此外,在觀察、感知環(huán)境的同時,還可以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
一篇優(yōu)秀的作品,并不是憑空想象而來的,而是建立在特定的環(huán)境和背景之上的?!盀橛性搭^活水來”,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寫作才能有源頭,才能活起來。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到真實的寫作環(huán)境,同時也為學生的情緒提供了一種媒介,將感情與思維相融合。而情景作文則能為學生提供寫作材料,開闊他們的視野。任何知識都需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才能更牢固地掌握,對于初中生的學習而言同樣如此。提高初中生的寫作水平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需要初中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觀察、思考、積累。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明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使學生對寫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寫作激情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寫作教學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閱讀,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才能培養(yǎng)出自己的寫作意識和寫作水平。情境教學能夠通過情境營造,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從經典作品中挑選出一些片段,用這些片段來構建場景,引導學生們去體驗,去理解其中的曲折,從而激發(fā)他們對劇情的興趣。比如《儒林外史》,可以讓學生假借范進身旁的人物,來觀察范進中舉前后的情況。在講課的時候,教師會問一些關于“范進中舉之后的生活如何”之類的問題,這些問題是那些初讀《儒林外史》的學生從來沒有想過,也沒有想過要去探究的。在閱讀《儒林外史》的過程中,學生們開始自覺地尋找問題的答案,并形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為寫作奠定了基礎。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這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角色模擬法是一種有效引導學生投入學習中的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寫作學習的需要,為其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快速找到目標、完成任務,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初中生的特點是活潑、開朗和好動。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形式單一,課堂氛圍單調,學生很難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寫作。在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相關的知識,采用合理且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對各類角色的扮演。學生在展示扮演角色時,能夠具備更高的專注力,并進一步提升其對寫作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往往是一種淺顯的閱讀,具有較明顯的完成作業(yè)的心理特點。而在情境教學中,要想更好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好地模仿角色,就需要對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還要挖掘出作者的潛臺詞。通過深入的閱讀,學生逐步地掌握了寫作思路,在角色模仿中,加深了感情與表達方式的相互聯系,從而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角色模擬法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應用十分廣泛,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其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實際應用這一教學方法時要注重方法和手段,在師生之間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充分發(fā)揮課堂資源與學習資源之間的互動、融合、轉化作用,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
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通過課件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寫作水平,但往往以講授為主,并沒有進行指導,當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時,往往沒有辦法解決,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失去了學習的動力。當前現代信息技術呈現出飛速發(fā)展的趨勢,大量的教育資源被整合到教學中,通過多媒體的及時運用,能夠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氛圍的提升,并大大提高初中生對寫作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把學生帶入寫作情境之中,使學生在獨立寫作的同時,可以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同時還能夠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文章中的寫作技巧和經驗,為作文教學帶來新的思路與方法。比如在“我的母親”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錄像,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加深對作品的感情,并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當他們看了一些關于親情的文章和視頻時,就會產生想要表達的沖動,會聯想自己和媽媽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文字會變得更真摯和更真誠。多媒體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寫作空間,使其在寫作時更具有自主性,更加有思路和創(chuàng)意,提升其寫作能力。
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只有不斷積累素材,寫作才能進步。初中作文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學會積累,并且能夠形成一種習慣。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應該注意觀察生活,感受身邊事物,讓學生寫下來,并從中獲得寫作靈感。生活是人類創(chuàng)作的源泉,只有通過對生活的深刻觀察,學生才能不斷積累材料,找到創(chuàng)造的規(guī)律,并認識到表達情感的重要作用。教師要有計劃地安排作文教學,讓學生在作文中體會所學知識可以運用于現實生活中,體會生活樂趣,積累寫作素材。這就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多觀察身邊事物并記錄下來,感受事物背后動人的故事和人與自然之間密切的共生關系,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高尚品格和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提升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在情境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情境引入到場景中,使學生能夠再現真實的生活場景,并通過場景的頻繁體驗,發(fā)掘出一些平時被忽視的小細節(jié)。在投入情感的過程中,通過對生活情景的熟悉與親近,使他們體會到平凡、平淡的美,從而認識到文學創(chuàng)作并非只有華麗的語言,更重要的是要有豐富的感情。在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因素納入情境,引導學生了解同學之間的友情、家庭的情感。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應不斷地尋找細節(jié),嘗試更細膩的自我感知,從而獲得創(chuàng)作和表達的靈感。
情境教學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其核心與關鍵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借由情境來加強學生的知覺體驗。教師要善于將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與思考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受到觸動,并收獲情感層面上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