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悅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梅花中學 江蘇 宿遷 223800)
在傳統(tǒng)音樂教育認知中,初中音樂教學更像是一種娛樂活動,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唱一唱,放松放松,便達到了音樂教學的效果。隨著音樂教學的發(fā)展,初中音樂教學又逐步增加了樂理教學的內容,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音樂理論知識,由此進一步增加了音樂知識的枯燥性,也就降低了學生對初中音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為了早日轉變初中音樂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改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可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巧妙的融入流行音樂,通過流行音樂的引入激活學生的音樂細胞,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就目前來說,初中音樂教師對待音樂教學的態(tài)度兩極分化較為嚴重,這一點與部分家長的思想形成了高度統(tǒng)一性。有的教師過度放縱音樂教學,將音樂課當成了完全放松的娛樂時間。也有部分教師抱有將每一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音樂家的心態(tài),在音樂課教學中過于重視樂理知識講解,對于一些毫無基礎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艱難的挑戰(zhàn)。雖然節(jié)奏、節(jié)拍等樂理知識是高效音樂學習的保障,但是當教師對其過于重視,忽視了聲樂和演唱知識的教學,很容易就會出現(xiàn)“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的囧態(tài),不僅影響了學生彈唱水平的提升,也抑制了學生美育的發(fā)展,更是影響了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的生成。
目前的初中音樂教學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學生對音樂課堂存在錯誤認知。學生常把音樂教學視作一種釋放情緒的途徑,并不認為音樂是其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其次,教師自身對音樂教學存在錯誤認知。在教學中,教師仍然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授課,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僅僅練習簡單的歌曲。在音樂課堂中,教師很少講授樂理知識。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音樂專業(yè)技能。這種單一的音樂教學模式,不僅影響學生專業(yè)音樂能力的提高,而且會阻礙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增強,影響初中教學整體質量的提升。
在通常情況下,初中音樂教學內容的選擇基準是教材。教師的教學也大多圍繞傳統(tǒng)教材內容展開,而教材中基本都是一些具有年代感的歌曲。在如今這個時代,初中學生所接觸到的音樂與教材上的音樂內容大相徑庭。但是,部分教師固守傳統(tǒng)教材,對學生所喜愛的音樂存在偏見。這就導致一些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對流行音樂缺乏正確的認知。他們認為,流行音樂并不適合引進課堂,只適合休閑娛樂與放松情緒。這種錯誤的認知,導致初中音樂教學難以與時俱進。
所有的中學皆把升學率作為學校生命力的表現(xiàn),除了升學必考科目之外的所有學科都只是正常教學之外的點綴,可有可無,一星期只有一次音樂課,如此之長的周期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對音樂課的生疏。升學還是藝術?這對于中學教學來說無疑是一個毫無懸念的問題。在這種根深蒂固應試思維的影響下,初中音樂教學到底該何去何從?是繼續(xù)做一個可有可無的影子還是該有所創(chuàng)新?這確實該引起所有中學和音樂教育者的關注。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應當是協(xié)調統(tǒng)一的。但是,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任務而選擇的教學內容與學生成長發(fā)展的實際需求相偏離,整個教學過程更像完成任務,沒有起到推動學生發(fā)展的作用。這就導致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十分被動。教與學之間的矛盾問題,影響了流行音樂的引入,使學生對音樂學習逐漸失去熱情。
多年的教學經驗表明初中生對當下的流行音樂非常感興趣,但是他們卻對音樂教材中的內容絲毫沒有興趣,甚至很多學生對教材中的音樂內容表現(xiàn)得較為排斥。在對人教版初中音樂內容研究中可以發(fā)現(xiàn)教材多以古今中外的經典音樂為主,這部分音樂雖然帶有很強的美感和藝術感,但是由于與初中生的實際生活相距甚遠,與初中生這一階段群體的愛好有所背離。因此在初中生群體中傳播性較弱,加之所使用的教材也是多年前編寫的,更是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也就無法使得教材音樂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更不用說對學生美育和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了。雖然近些年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但是初中音樂教學仍舊停留于傳統(tǒng)落后單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展開音樂教學的核心依據為教材,核心方式為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唱,學生仿,整個教學過程毫無創(chuàng)新,這種單一落后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只能完成教條式的教學,對學生的美育素養(yǎng)提升毫無益處,更有甚者會大大降低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動機與興趣。從單一落后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可以看出,現(xiàn)階段的初中音樂教學急需創(chuàng)新改革,教師應大膽引進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通過各種音頻等工具豐富音樂課堂,為學生美育素養(yǎng)的提升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創(chuàng)新教改方案。
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融入雖然處于初級階段,卻給初中音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發(fā)展,尤其是對于初中生的音樂學習產生了較大的積極意義。
通俗性是流行音樂最大的特點之一。流行音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學生聽到流行音樂,很快就會唱。與教材中的內容相比,流行音樂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同時,流行音樂具有通俗性,更易被人理解。這有利于聽眾更快進入音樂世界,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放松。這也是初中音樂教學引入流行音樂的有利因素之一。音樂教材中的音樂內容多以樂理知識和民族音樂為主,而這部分內容又表現(xiàn)的較為枯燥、單一,自然不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巧妙的融入流行音樂元素,讓學生喜愛的明星走進音樂課堂,學生的興趣會因此而大大的提升。
流行音樂最大的特點就是“流行”。這一特性促使這種類型的音樂更受大眾歡迎。聽流行音樂也一度成為人們休閑娛樂、釋放情緒的首選途徑。流行音樂的廣泛流傳性給大眾帶來了樂趣,體現(xiàn)了重要的娛樂價值。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能最大程度發(fā)揮流行音樂的娛樂功能,提高音樂教學的趣味性,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目前的音樂課來說,應試教學模式表現(xiàn)的較為明顯,對于部分將音樂納入中考的地區(qū)來看,教師的應試思想表現(xiàn)的尤其顯著,這時候適當增加流行音樂的融入,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和緊張情緒,讓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放松和娛樂的氛圍。
流行音樂的誕生離不開人們的日常生活,生活性也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與大眾生活的融合讓流行音樂有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流行音樂中的真情實感有效地抓住了聽眾的耳朵與心靈,更易使聽眾產生情感共鳴??梢哉f,流行音樂對生活進行了藝術化處理。所以,把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能夠實現(xiàn)課堂生活化和生活藝術化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價值。在傳統(tǒng)認知中,流行音樂意味著低俗和無趣,但是隨著大眾品位的不斷提升,流行音樂的質量也在不斷地迎合大眾的口味,其中不乏一些優(yōu)質的流行音樂。眾所周知,周杰倫的音樂已經走進了中小學試卷,可見流行音樂也是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的。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選用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流行音樂,可以有效陶冶學生的音樂情操,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良好的自我辨別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但是,他們仍處在成長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其自我控制力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需要遵循有效性原則,一方面,要確保選擇的流行音樂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相契合;另一方面,引入流行音樂后,初中音樂教學仍然要以育人為導向,從而發(fā)揮流行音樂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遵循有效性原則,還能提高教師音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從而培養(yǎng)其音樂專業(yè)技能。
流行音樂是初中音樂教學中沒有涉及的內容。要想在教學中發(fā)揮流行音樂的作用,就需要遵循融合性原則。這一原則可以使選擇的流行音樂素材與音樂教學有機結合,提高音樂素材使用率,并促使流行音樂成為推動初中音樂教學發(fā)展的有效途徑。遵循融合性原則,還能促使流行音樂教學內容與學生發(fā)展和教學需求之間實現(xiàn)有機融合,有利于流行音樂元素和教育教學的協(xié)調統(tǒng)一。
從教育教學的角度來說,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是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所以,要最大程度發(fā)揮流行音樂的作用,就必須遵循創(chuàng)新性原則。遵循創(chuàng)新性原則,一方面可以促進初中音樂教學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引入更豐富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發(fā)展路徑,促使初中音樂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共同發(fā)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教學質量。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快速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主要表現(xiàn)為自我發(fā)現(xiàn)與自我成長。12~15歲年紀處于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們所喜歡的音樂也有著一定的特點和規(guī)律。鑒于此,在選用流行音樂之前,教師有必要對初中生的心理進行一番了解與研究。首先,初中生的記憶力大大提升,如果說小學生的記憶偏向于具體形象的內容,那么初中生的記憶則在抽象、公式等方面有著較大的發(fā)展,這個時候再給初中生推薦稚趣化較強的流行音樂就無法滿足初中生的記憶需求了。其次,初中生想象力發(fā)展迅猛,他們擅長于從簡單的表象想象和推演出一個新的表象,教師在流行音樂選擇中要注重選用一些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較強的音樂。最后,初中生情感日趨豐富,他們對親情、愛情和友情開始有了深刻的理解,不僅會關注他人的情感變化,自身的情感變化也十分的敏感,他們對一切的新事物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教師應結合學生這一心理挑選流行音樂,可以有效地促使初中生的情感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比如,男生喜歡聽《我的兄弟》,女生喜歡聽《揮著翅膀的女孩》,這兩首歌曲分別符合初中男生和女生的心理預期,與他們的記憶、思維與情感相契合,男生可以從《我的兄弟》中感受到男生的陽剛之氣,女生可以從《揮著翅膀的女孩》感受到女生的溫柔、細膩。這樣的歌曲很容易受到初中生的青睞,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引入此類型的流行音樂,不僅可以讓音樂課堂變得更加的活躍,還可以拉近學生與音樂之間的距離。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始出現(xiàn)叛逆的現(xiàn)象,很多學生會和教師、家長處于對立的局面。對此,音樂教師要努力通過音樂的力量引導學生早日走出叛逆的心理,通過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歌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這也是流行音樂融入初中音樂課堂的價值最大化體現(xiàn)。
如,初中生開始出現(xiàn)和老師、家長頂嘴的現(xiàn)象,甚至于會有部分學生會和家長動手,這種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家長的教育問題,但是教師依然可以通過音樂的力量去緩解學生與家長之間的矛盾?!堵爧寢尩脑挕贰短炝亮恕贰陡赣H的散文詩》《燭光里的媽媽》等流行音樂非常適合這一時期的學生,通過學唱,學生會重新認識父愛和母愛,也會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叛逆表現(xiàn)開始逐步的反思,對于親子關系的培養(yǎng)有著極大的積極意義。
再如,初中階段學生對友情的理解還不是非常的成熟,有部分學生會誤認為朋友就是酒肉朋友。教師可以讓學生接觸《朋友》《青春紀念冊》《友誼之光》,讓學生對何為朋友有一個正確的標準和清晰的認識,真正的朋友并不是酒肉關系的朋友,而應該是能夠真正互相關心、愛護、幫助、傾訴、陪伴、進步、成長的朋友。在這些流行音樂的學唱中,學生對真假友情的分辨力會大大的提升,其也會對學生健康成長和積極情感的生成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方向。
中國有著5000余年的歷史,有著56個民族,中國民族音樂遍布中華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初中音樂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豐富的民族音樂素材,但是由于這些民族音樂在初中生群體中傳播性較弱,作用力也較差,使得初中生的喜好程度偏低。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的魂、是中華文化的根,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傳播民族音樂是勢在必行的教學任務,也是培養(yǎng)學生民族精神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引入具有民族意義的流行音樂,將當下較為流行的民族音樂與教材民族音樂相融合,轉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看法,讓學生愛上民族音樂,喜歡上民族音樂,并形成較有內涵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例如,在《神州音韻(二)》 這一章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音樂《茉莉花》。《茉莉花》有著300多年的歷史,一直以來受到全國人民的喜愛,不同地區(qū)的《茉莉花》有著不同的韻味,也都展示出了別具一格的民族藝術魅力。在教學中,通過《茉莉花》的引入,讓學生聆聽不同版本的歌唱特點,讓學生在學唱流行音樂的同時,更好地帶入民族韻味,可以快速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
再如,在《歌唱祖國》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同步推薦《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曲常常會響徹在學生的耳旁。它會出現(xiàn)在廣場中、出現(xiàn)在電視中、出現(xiàn)在校園里……“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動人心扉的歌詞打動了無數的人,也激起了人們愛國的情緒。在《歌唱祖國》和《我和我的祖國》同步教學中,學生自會形成濃厚而又強烈的愛國情感,這便是民族音樂的力量,是教材中的音樂內容所無法達到的影響效果。
流行音樂與初中音樂教學融合的一大作用便是有效地活躍音樂課堂氛圍,在傳統(tǒng)音樂課堂上,教師經常會將一節(jié)音樂課變成一杯白開水,學生完全沒有表現(xiàn)出平時對音樂的熱情與狂熱,這種課堂氛圍并不是筆者愿意看到的。為了轉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觀點,教師可以在一些節(jié)日中引入具有節(jié)日特色的流行音樂,讓學生在具有節(jié)日特色的流行音樂氛圍中感受到節(jié)日的氛圍。
如,在教師節(jié)當天,教師可以選用《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光陰的故事》《愛的奉獻》等流行音樂。在教師節(jié)這一天,學生可以聽到歌頌老師的歌曲,學生心目中有關愛與奉獻的情感種子在不斷地萌芽,會引導學生產生出對教師無限的愛與感恩之情。在國慶節(jié)當天,教師可以選用《今天是你的生日》《走進新時代》《唱支山歌給黨聽》等歌曲,在這一天讓學生重溫建國的自豪與驕傲。在八一建軍節(jié)當天,教師可以選用《當兵的人》《說句心里話》《小白楊》等音樂,讓學生近距離走進軍營,感受軍人的風姿??梢?選用具有節(jié)日特色的流行音樂可以讓學生對祖國不同節(jié)日有一個更為深刻的理解,從而讓學生對祖國的節(jié)日產生一種特殊的情感。
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有著極大的教育實踐價值,也是未來初中音樂教學發(fā)展的必然方向。師生缺乏對流行音樂的正確認知等不足。流行音樂的娛樂性、通俗性、生活性等特點,有利于改善初中音樂教學的不足之處。與此同時,教師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要注意遵循有效性、融合性、創(chuàng)新性原則,以確保教育教學本身的價值和積極作用。身為一名初中音樂教師,應該為學生精選流行音樂,并大膽引入流行音樂。在流行音樂與音樂教材的整合教學中,發(fā)揮流行音樂教育的最大化價值,也讓學生從中獲得美的感受與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