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珍
摘要:根據語文新課標的要求,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應該成為學生收集信息、認識世界、培養(yǎng)思維、增強審美體驗的重要方式,并且要轉變和改進傳統上灌輸和機械化的教學模式,學生應該成為閱讀的主體,教師發(fā)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重要作用,在師生共同配合努力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需要積極改革探索,應該重視科學發(fā)展課前活動,可以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教學情景,還要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實現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引言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良好的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高閱讀教學質量,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體驗到語言的魅力,感受文化的深度。而目前閱讀教學的現狀表明,很多教師還沒有找到適合開展教學的方式,主要表現在教學模式固化單一,學生缺乏有效的閱讀指導,很多學生對閱讀沒有興趣,閱讀能力難以得到提高,整體上的閱讀教學缺乏效率。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就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教學探索,改善閱讀教學的整體面貌,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1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對于初中生來說,初中階段學習至關重要,主要原因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塑造認知能力的重要階段。必須要有專業(yè)人士重要的引導與培養(yǎng),使初中生能夠提高學習和接受繼續(xù)教育的能力,促進他們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初中生的漢語閱讀教學主要是通過閱讀大量文章來實施教學。通過閱讀文章,學生可以根據文章內容對文章中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和認知能力等。應該指出的是,上述結果的實現必須基于初中語文教學的高效性。只有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學好語文閱讀,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1]。
2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 科學發(fā)展課前活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前預習可以引導學生先了解課文。通過課前閱讀,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自主學習,然后通過教師的教學指導,積累更豐富的知識信息。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很多語文教師在實際講課前都沒有注重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和探究過程中陷入迷茫狀態(tài)。很難徹底了解他們所學到的知識,而且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也很難得到明顯提升。教師對于這方面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引導學生提高課前預習工作,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促進教學質量的顯著提高[2]。例如,在講解《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時,就為學生布置了課前預習任務,并為學生提出了:百草園寫了哪幾個季節(jié)的景物?”、“簡單概括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幾件事情”、“你從這個題目得到了哪些信息”等問題,讓學生結合這些文章來進行課前閱讀學習,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拓展,也能夠讓學生對課外講授的相關內容有更透徹的理解,進而促進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升。
2.2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教學情景
對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如果能夠有良好的教學情景作為支持,就能夠促進學生的更好的進行樂隊,他們會更深入的理解文章,而且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顯然會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初中生喜歡趣味、新鮮的事物,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方式,可以引入運用趣味化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語文,或者充分結合多媒體教學,將教學內容通過視頻、圖片、音樂等多種形式呈現出來,這都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3]。例如,在對《藤野先生》一文進行閱讀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們對文章中的內容和知識有更好的了解,首先,老師應該讓學生詳細了解文章作者魯迅的背景情況,這事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魯迅的背景情況,同時還可以播放魯迅的生活經歷和相應為作品等,尤其是魯迅在寫這篇文章時透露的信息,讓學生對作者的背景有充分的了解,這樣老師在閱讀教學時可以幫助學生立理解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流露的感情和想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這篇閱讀文章時,能更好的掌握文章中的表達方式和語言技巧。
2.3加強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正所謂“授人以焦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如略讀法、速讀法、精讀法、跳讀法,以及如何做讀書筆記等等,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此之后,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利用自己的閱讀積累進行寫作訓練,從而實現有效的知識遷移和能力提升,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和進步。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結合不同類型的文章,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完成之后,使用整體性品評的方式來對整個小說布局謀篇、情節(jié)展現以及人物刻畫等內容進行分析與處理,使學生從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和進步,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4]。為此,教師必須意識到自主學習對于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促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例如,對于課文《社戲》的閱讀學習,魯迅作品一般都具有深厚的情感內涵,學生在閱讀中雖然對觀看社戲這個事情比較感興趣,結合實際生活也容易理解,但是理解的還存在表面上,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一步指導,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等知識,還可以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進行對比分析,從而促使學生明確全篇的中心主題思想,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結語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是學習的重要階段,閱讀教學在這個階段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閱讀動態(tài),正確引導學生的閱讀習慣,通過糾正自己的教學方法,增強閱讀教學效果,不斷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真正讓學生愛上閱讀。
參考文獻:
[1]史振泉,韓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教學反思,2019(11):90.
[2]洪豊碩.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02):50.
[3]陳玲.以寫促讀,提高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師道:教研,2019(4):31-32.
[4]沈文濤.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