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瑩
摘要:地理“活動”板塊教學對于鍛煉學生的地理知識實踐應用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發(fā)散思維,切身感受到地理知識在學生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師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教學需要精心設計有效的活動教學流程,通過課堂互動、鼓勵實踐等模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應用所學的地理知識,為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夯實基礎。筆者結合教學經(jīng)驗,對地理活動版塊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給學生們帶來個性化的課堂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地理;活動教學;實踐路徑
引言
地理教材中的“活動”版塊教學實質是為了鍛煉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實踐教學中應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積極探索高效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深層次探索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新課改的提出和深化發(fā)展,更加注重學生學科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開展初中地理學科“活動”教學時,教師應圍繞教學目標及要求開展教學活動,細致研究“活動”教學內容,根據(jù)內容的不同分別選用合作探究、交流互動等差異化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興趣喜好以及學習能力安排教學活動,良好的組織開展“活動”教學。
一、科學設計活動流程,找準思維切入點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動數(shù)量較多,涉及的知識范圍廣,教師要在備課階段深入鉆研教材內容,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活動,同時注意分析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質和思維能力,找準教學時機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井然有序的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到指引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探究活動中,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開展“說明氣溫與人類生活、生產(chǎn)的關系,并收集、補充資料”這一活動時,就需要教師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在業(yè)余時間借助網(wǎng)絡資源、圖書資源等搜集更多有關的內容,并進行合理的分類和整理,從而初步了解氣溫對人們的影響,課堂上以隨機方式抽查學生們資料搜集整理的情況,對學生的勞動成果給予肯定,同時指出學生資料內容中需要完善的部分,注意用詞和語氣,避免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將相關的視頻資料或圖片同學生一起鑒賞,更直觀的感受氣溫給人們生產(chǎn)生活帶來的各種影響。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師要對各個活動內容和類型進行明確的劃分,預測和評估活動的教學作用,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激發(fā),深化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二、加強課堂互動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新課改教學理念下,對學生的自主、合作及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更加關注,活動教學過程可通過合作探究、獨立思考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積極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想法,學生們之間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拓展思維的同時,感受合作探究帶來的成就感。比如圍繞某一“活動”教學時,可根據(jù)學習內容設定幾個話題進行探究,可按照座位劃分小組,留出一定的思考和探討時間,鼓勵學生說出對探討問題的真實想法,活躍課堂氛圍。也可組織開展課堂辯論賽活動,將探討的話題劃分為正反兩方,預留一定的討論時間讓學生為自己的觀點找出充分的論據(jù),辯論過程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積極傾聽學生的想法,為后續(xù)的更改學生錯誤想法做好鋪墊。完成辯論活動后,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和總結,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實踐來看,辯論活動的開展,可以使以往緊張的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增進師生與生生之間的情感,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積極展開動手實踐操作,深化地理知識的應用
地理活動教學內容是非常豐富的,由于不同單元的知識較為分散,知識領域跨度大,從社會到生活,或者從復雜的自然現(xiàn)象到人文現(xiàn)象,單純的進行理論講解,忽略實踐動手操作,學生很難對抽象的地理知識透徹的理解,長期下去還可能對地理學習產(chǎn)生厭倦的學習心理,所以,實踐教學中鼓勵學生動手實踐,通過實踐檢驗地理知識的本質,深化地理知識的應用,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比如,開展《我們怎樣學習地理》中的活動內容—確定地平面方向,學生的方向感較差,特別是這一階段的女生,抽象思維能力明顯不足,以理論方式傳授抽象知識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及時解決這一教學難題,借助動手操作的方式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所學知識,可使用指南針、手表等生活中常見的用具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在學生對教學活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時,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幫助學生消化新知識并且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鍛煉。教學步驟如下:先給學生們展示如何正確的操作指南針,要把實踐操作方法教給學生,真正學會利用指南者確定方向。而后利用手表定向,讓學生按照教師給出的步驟自主完成,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可以對陌生的知識印象更深,教師還可以在學習這些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夜晚時去找找北極星。地理學科知識表現(xiàn)出一定的抽象和復雜性,僅僅利用書本上文字描述讓學生去學習和理解,學生很難全面掌握和理解,如果引導學生去觀察、動手實踐可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從大量動手教學實踐不難看出,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會保持著較高的學習熱情,問題探討過程更會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并認識到到地理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學習地理知識。
四、挖掘地理學科特色,構建高效課堂
地理學科的綜合性較強,而素質教學的背景下,更多的教育研究是如何幫助學生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設定科學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更是給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在利用“活動”教學時,教師要立足于學生角度思考如何開展活動教學,拓展更多教材知識以外的素材和資源,引領學生走進未知的地理科學領域,比如共同觀看我國衛(wèi)星發(fā)射的直播視頻,感受探究地理知識奧秘的內涵,幫助學生樹立地理知識的學習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自然會提高地理教學效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活動教學有助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對知識不但學得好,而且記得牢。教師要努力探索與實踐新的活動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對知識的建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玉艷.主動思考快樂學習——初中地理教學方法再思考[J].家長,2019(4):2.
[2]顏陽.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20(11):2.
[3]葉育新.初中地理課堂活動有效性教學分析[J].讀寫算,2019,000(0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