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亮點紛呈,其中課后練習是尤為突出的亮點之一?!熬劢拐n后練習,落實語文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部編版語文教材教學實踐的要點。文章從部編版教材課后練習的主要特點、教學價值及使用策略三方面進行了實踐研究與具體論述,對語文教師有效使用課后練習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部編版教材;小學語文;課后練習;教學價值;使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01-0049-03
引? 言
課后習題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十分重視對課后練習的設計與規(guī)劃,充分突出語文要素,始終遵循梯度原則,以提升學生語文學科關鍵能力。教師必須明確編者意圖,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后練習,更好地指導學生的課堂學習、課外實踐和讀寫練習。
一、部編版語文教材課后練習的主要特點
(一)充分突出語文要素
部編版教材的課后練習將語文知識、語文能力、閱讀策略、學習習慣等語文要素貫穿始終,以生為本,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關鍵能力[1]。
1.突出對學生語感和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
部編版教材課后練習尤為重視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和語感培養(yǎng)。縱觀小學一到六年級部編版教材,精讀課文的課后練習大多對學生提出了不同的朗讀要求,如“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分角色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試著不出聲”“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2.突出對語文知識和語言材料的積累
部編版語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文辭優(yōu)美,適合背誦積累。如《大青樹下的小學》語言靈動、用詞新穎,課后練習明確要求學生“在文中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和同學交流”;泰戈爾的散文《花的學?!范嘤脭M人手法寫景,因此,課后練習要求學生感受擬人這一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突出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建構(gòu)
部編版教材課后練習十分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建構(gòu),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產(chǎn)生共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始終貫穿梯度原則
部編版教材在設置課后習題時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梯度原則,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旨在提醒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發(fā)展水平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以五年級(上冊)的《圓明園的毀滅》一文為例,本課共有五道課后習題:(1)默讀課文,體會課文主要表達的情感。反復朗讀,讀出情感的變化。(2)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作者為什么用這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同學說一說你的想法。(3)讀下面的句子,關注表示時間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你的感受。(4)結(jié)合相關資料,說一說為什么“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5)讀讀下面的“閱讀鏈接”,結(jié)合相關資料,體會其與《圓明園的毀滅》表達情感的相似之處。
在這五道習題中,“默讀課文,體會情感”屬于“知識與技能”目標;寫作手法的感悟和關注表示時間的詞談體會屬于“過程與方法”目標;結(jié)合資料和“閱讀鏈接”都通過課外知識的拓展,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引導學生不忘國恥,熱愛祖國,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屬于“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這五道習題的設置充分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特點,體現(xiàn)出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原則。
(三)緊密貼近學生生活
部編版教材的課后練習在設計上充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一方面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另一方面提醒教師要關心和重視學生的學習,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
以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材為例,《慈母情深》一文的課后習題:“你有過鼻子一酸的經(jīng)歷嗎?試著寫一寫?!薄稇涀x書》一文的課后習題要求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談一談對文中某句話的體會,并交流是否贊同作者的讀書方法。這些課后練習的設置,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將課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真正實現(xiàn)了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源于生活,回歸生活。
二、部編版語文教材課后練習的教學價值
(一)“學”的風向標——為學生預習指引方向
1.明確預習要點,開啟語文學習
課前預習是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掃清新課學習的障礙,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新課知識。而掃清障礙最有效的途徑是關注課后練習,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以課后練習為階梯,明確預習要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從而更好地開啟新課的學習。
例如,《白鷺》一文的課后習題,第一題明確要求學生邊讀邊感受白鷺的“精巧”之美;第二題是給三幅優(yōu)美的圖畫起個名字,明確要求學生在朗讀時邊讀邊想象畫面;第三題“背誦抄寫喜歡的自然段”,提示學生在預習時要關注并積累有新鮮感的詞句。
2.引領學生預習,自主感悟創(chuàng)新
合理借助課后練習進行預習,有利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即使沒有教師的引導,在以課后練習為依據(jù)進行預習時,也能形成自己個性化的認知和自主學習行為。
如《落花生》一文的課后習題,第二題提示學生要關注人物對話,學會運用四年級時學過的批注方法,邊讀對話邊找出文中提到的花生的特點;而第三題“小練筆”,是讓學生關注身邊那些默默無聞做貢獻的人,聯(lián)系生活,展開自己的思考。
(二)“教”的指路牌——為教師教學提供思路
1.幫助教師梳理教學脈絡
部編版教材的課后習題在設置時充分考慮到學生身心和認知特點,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因此,教師若能關注課后習題的設置特點,明確編者的設計意圖,依據(jù)習題設置的不同層次進行由淺入深的教學,就能輕松、高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進而實現(xiàn)本課的教學目標。
例如,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是閱讀策略單元,要求學生“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搭石》一文的兩道課后習題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清晰的思路。第一題提示教師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時要用較快的速度進行默讀,并幫助學生記下所用的時間。第二題提示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在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想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引領教師把握課文要點
部編版教材的課后習題充分體現(xiàn)了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教師若能充分研讀教材,合理運用課后習題,明確習題的編寫意圖,挖掘習題資源,就能更準確地把握并輕松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如《冀中的地道戰(zhàn)》一文的課后習題,第一題便通過人物對話的形式來提示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提高閱讀速度。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設置質(zhì)疑課題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三、部編版語文教材課后練習的使用策略
(一)依托習題,培養(yǎng)想象能力
部編版教材尤為重視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課后練習中充分體現(xiàn)了對學生想象力的激發(fā)。
以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材為例,關于“想象”的練習在精讀課文中一共設置了八次。這些“想象”練習有的與“讀”相結(jié)合,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有的與“說”相結(jié)合,如“列寧和小男孩在對話的時候,他們心里在想什么,試著說一說”;有的與“寫”相結(jié)合,如“想象一下秋天的雨還會把顏色分給誰?照樣子寫一寫”。
這些練習的設置,讓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有了切實的載體和途徑,便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課后練習,培養(yǎng)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在教學《花的學?!芬晃臅r,筆者圍繞課后習題“朗讀課文,想象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的情景”設計了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花兒們在綠草上跳舞、狂歡,多么快樂的場面?。∥覀円黄鹪賮碜x一讀這一小節(jié)。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你瞧,花兒們跑出來啦?。ǔ鍪静莸厣匣▋簜儾煌藨B(tài)的圖片)現(xiàn)在請你看看圖片,展開你的想象:說一說這些花兒仿佛在干什么呢?
生1:花兒們好像在吹喇叭慶祝假期的來臨。
生2:我看到了花兒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
生3:草地上有數(shù)不清的花兒正扭著腰跳舞呢!
……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你能用這樣的句式連起來說一說嗎?(出示句式:花兒們有的……有的……還有的……)
師: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們仿佛看到了花在草地上跳舞、狂歡的情景,感受到了它們的快樂與興奮。你能把這種情感融入文字里并讀出來嗎?
(二)借助習題,豐富口語表達內(nèi)容
語言表達能力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人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為順應時代的需求,部編版教材尤為重視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例如,《獵人海力布》一文的課后習題:“試著以海力布或鄉(xiāng)親們的口吻,講一講海力布勸說鄉(xiāng)親們趕快搬家的部分。”這道題要求學生以主人翁的口吻進行講述,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在熟練講述的基礎上,體會人物情感,意在培養(yǎng)學生生動講故事的能力。因此,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筆者做了以下設計。
演一演,走進英雄的內(nèi)心(用時10分鐘)
師:我們在“救鄉(xiāng)親化石頭”這一情節(jié)中發(fā)現(xiàn),海力布只有三句臺詞,但情真意深,我們該怎么演?鄉(xiāng)親們會有什么想法,又要怎么演呢?
課件出示: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表演海力布勸說鄉(xiāng)親們搬家這一情節(jié)。請根據(jù)課文及自己的理解,進行個性化的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
學生小組表演,上臺展示。
師:經(jīng)典代代相傳,你們就是民間藝術的傳承人。
演一演這一環(huán)節(jié)既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又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關注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學會聲情并茂地講故事,從而有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活用習題,深入寫作實踐
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寫作對于學生來說更是難點。部編版語文教材在設置上對讀寫訓練的比例進行了適當調(diào)整,很多課文設置了“小練筆”環(huán)節(jié),可見部編版教材對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視。
以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材為例,課后有許多“小練筆”。如《落花生》一文的課后習題:“看到以下事物,你會想到哪些人,試著選擇其中一個寫一段話?!薄东C人海力布》一文的課后習題讓學生給那塊叫“海力布”的石頭寫一段話,介紹它的來歷。
這些“小練筆”都緊緊圍繞課文內(nèi)容展開,學生因閱讀而理解,因理解而感悟,因感悟而有了自己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
例如,筆者在教學《四季之美》一文時,充分關注了課后小練筆,結(jié)合學生實際,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同學們,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清少納言的文字清新雅致,讀著讀著,我們不禁看到了這四幅畫面——(引讀)然而,清少納言的四季之美只屬于她自己。而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會有一份獨特的景致,它只屬于你。下面,我們也寫一寫心中最美的風景,注意適當運用動靜結(jié)合、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附上“小練筆”評價小貼士:(1)使用恰當?shù)男揶o手法,使文字更生動;(2)運用動靜結(jié)合的方式寫出景物動態(tài)美、靜態(tài)美;(3)在描寫景物時,適當加入自己的感受,做到情景交融。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因此,在設計“小練筆”環(huán)節(jié)時,筆者讓學生將課堂上品讀文章時提煉出的動靜結(jié)合、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融入寫作實踐中,并在學習單上體現(xiàn)出來,通過寫作和評價,讓學生學以致用,巧妙運用課后習題突破本課的學習重難點。
結(jié)? 語
部編版語文教材的課后習題蘊含豐富的教學價值,對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想象力、口頭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只有充分領會編者意圖,深入挖掘課后習題資源,才能將課后習題的價值有效發(fā)揮出來,從而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關鍵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溫儒敏.如何用好“統(tǒng)編本”小學語文教材[J].課程·教材·教法,2018(02):4-9.
作者簡介:池丹薇(1990.6-),女,江蘇常州人,任教于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實驗小學,課程中心副主任,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曾獲常州市“教學能手”、武進區(qū)“名班主任”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