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弦
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是德育的重要內(nèi)容。我在教育實踐中探索出了“認識-情感-行為”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現(xiàn)在的學生物質(zhì)生活富足,難以產(chǎn)生責任感。于是,我?guī)ьI學生閱讀報道《0.013平方公里32年不變的堅守》。這篇報道講述了守島人王繼才夫婦32年堅守黃海上一個前哨小島的事跡。那么,究竟是什么讓他們甘愿付出青春年華甚至生命?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指出是對祖國的熱愛??梢姡瑐€人的責任感是與國家需要緊密相連的。王繼才夫婦一輩子只干了一件事——為國守島,這是履行社會責任的崇高行為,使學生對責任感有了深刻的印象。
在書海中漫步是激發(fā)學生責任感的有效途徑,于是,我開展了“紅領巾讀書月”活動?;顒又?,學生了解了鄧稼先等科學家為社會主義事業(yè)而奮斗的事跡,為張桂梅校長堅守教育初心的事跡而感動,受疫情期間各地醫(yī)護人員英勇逆行的行為鼓舞……
針對調(diào)查中學生對革命歷史不熟悉的現(xiàn)狀,我在“讀書月”活動中開展了系列革命教育“五個一”活動:讀一本相關書籍,寫一篇讀書筆記,做一次參觀,講一個革命故事,寫一篇日記。在參觀活動中,同學們駐足聆聽,對施洋等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故事會上,大家聲情并茂地講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日記中,孩子們流露的真情反映出他們正在思考責任感的重大意義。兒童年齡尚小,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有限,讀書能促進學生對責任感的理解,實現(xiàn)德育活動對心靈的陶冶。
學生在前面的活動中明白了責任感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讓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責任感呢?學生討論之后決定開展社會調(diào)查,他們走向街頭巷尾,來到企事業(yè)單位,調(diào)查各行各業(yè)勞動者認真履行責任的典型事例。聽著這些勞動者講述身邊人盡職盡責的故事,學生被深深地感動了。責任感在各行各業(yè)多么重要?。∵@是大家的心聲,也是他們產(chǎn)生高度責任感的強大動力。
挖掘?qū)W生身邊的榜樣既可以起到很好的行為示范作用,又能拉近學生與責任感之間的距離。于是,我以各種日常教育活動為契機,活動前重視指導,闡明如何盡到自己的責任;活動中重視點評,及時肯定學生有責任感的行為;活動后重視總結,讓有責任感的學生發(fā)言,分享心得。
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責任感,臨近期末,我又對這個學期的活動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并召開“責任感在我們的心中升騰”主題班會。在班會上,學生紛紛道出了自己的心聲:“我要胸懷理想,腳踏實地,成為有責任感的人!”“我是中國人,我自豪!我要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些活動促使學生將觀念外化為行為,做一個真正敢擔當、有責任感的人。
“認識-情感-行為”模式實施了一段時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班風班貌大改觀,班級有了正確的輿論導向,全班學生各司其職、盡職盡責。成績令人欣喜,但探索還在繼續(xù),愿責任感之樹在孩子心中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