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
摘要:文章通過同課異構的方式讓我們了解到多一點自主觀察與品評,讓學生成為了學習中的主體,營造了一個平等、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關鍵詞:先學后教;課堂
所謂“先學”,指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按照教學目標和要求,自由書寫。所謂“后教”,指教師對學生寫字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適當的評價、修改,從而達到當堂檢驗的目的。先學后教式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了學生為主體和教師為主導的雙向互動。本人通過同課異構的方式把情境展現在大家面前,供大家思考:
教案1:
1.觀察感知。
師:小朋友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是《橫折彎鉤和橫斜鉤》,請小朋友把書本打開,翻到26頁。
師:小朋友看,你知道這個筆畫叫什么?(出示兩個筆畫)你覺得它像什么呢?
2.嘗試書寫。
師:小朋友,這都是一筆寫成的,你可以跟范字寫得像嗎?
師: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寫得最像。
3.評評比比。
(四人小組寫好之后自主評一評,共同推出最好的那一位展示。)
師:請你展示給大家看。
師:他寫得怎么樣?起筆好嗎?收筆怎么樣?
4.教師示范。
師:小朋友說得頭頭是道。那么老師把小朋友說的怎樣寫,用幾個字來總結一下,好不好。
起筆輕頓,橫微斜,折處重頓,深深彎,收筆輕頓,向上鉤。
師:老師來范寫一個,小朋友看仔細。
5.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6.展示評價。
師:根據板書要領,我們先看看他的筆畫?
教案2:
1.觀察感知。
師:小朋友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是《橫折彎鉤和橫斜鉤》,請小朋友把書本打開,翻到26頁。
師:小朋友看,你知道這個筆畫叫什么?(出示兩個筆畫)你覺得它像什么呢?
2.教師示范。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寫這兩個筆畫。比一比誰能寫得好。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看老師書寫。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書寫要領:起筆輕頓,橫微斜,折處重頓,深深彎,收筆輕頓,向上鉤。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評價。
師:你看,他寫得好不好?像不像?
從同課異構教學對比中,筆者總結了兩點對學生幫助極大:一多觀察、二多品評。
一、多觀察:
在案例1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有三次,即觀察感知、評評比比、展示評價。觀察隱藏在品評中,又相互融合。
第一次觀察(觀察感知),對學生來講是一個整體觀察,(即像什么?)在教師的引導下觀察了筆畫的整體形態(tài),有的學生聯想起自己平時接觸的事物,玩的過程,讓大家感受了字的奇妙。
第二次觀察(嘗試書寫),是學生自主觀察,即所察寫所見字。學生通過原有的知識和經驗觀察:或仔細,模仿能力強,接近于字帖;或不仔細,保留著以前的書寫習慣,跟字帖一點都不像。
第三次觀察(評評比比),是細節(jié)的過程。當通過嘗試書寫展示給大家看時,學生不由自主地對照字帖觀察入微,對起筆、行筆、收筆的每一處都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看法,可以說是細致入微。
這三次觀察是整體到自主到細節(jié)的過程,不同的學生個體差異不同,學習需要也不同,呈現的學習結果也不一樣。通過第一次展示,把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展示在教師和學生面前。經過學生和教師的簡單評價,學生了解到自身書寫的毛病,針對性改進,提高寫字水平,發(fā)展?jié)撃埽瑢崿F自我。
二、多品評:
品評即評論欣賞。在案例1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共有2次品評,即評評比比、展示評價。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第一次品評,是學生對書寫要領的探究。第二次品評,是學生對書寫要領的鞏固。先探究再鞏固,學生對書寫要領的理解逐漸加深,掌握了方法,提高了書寫水平。
1.對教學內容(筆畫的書寫要領)的品評。如教師抓住典型筆畫——
圍繞書寫要領進行品評。在案例1中,教師引導:他的起筆寫得怎樣?一個學生說:起筆那個頓筆太大,要輕頓。自然而然,其他學生就豁然開朗,順著說:彎度不夠大,它是慢慢寫下來再向右彎,彎的時候要圓,向右平行走。要深深彎。又一個學生起來說:收筆時出鉤太大,寫小,可以慢慢寫。
2.對學習態(tài)度的品評。學生說:雖然他寫得不是很好,可是他比第一次寫的,好多了,有很大的進步。我們應該表揚他。這個學生從兩次展示當中發(fā)現了他的進步,對他來說,這就是最美的語言。鼓勵是最好的教育。
3.教師的評價語要引導到位,指向性要明確。從案例2中,教師的語言是這樣的:師:你看,他寫得好不好?像不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就會這樣回答:不好或者好,不像或者像。這些言語沒有針對性,學生不知道像在哪里,也不知道好在哪里。學生不明白,聽不懂,怎么讓學生提高寫字水平,提升興趣呢?
對每一次的展示,要創(chuàng)設一個平等、友愛、信任的環(huán)境,讓學生暢所欲言,言而有物,對提高學生欣賞能力、語言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一定的幫助。
雖然進步明顯,但是筆者認為還需要注意三個細節(jié):
1.教師要因材施教
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壞習慣的改變也不是速成的。有的學生對于壞毛病沒有理解到位,教師也不可以太焦急煩躁。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緒,或放放,或換換,或繼續(xù)努力,給學生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也可以改變教學方法,如通過重復臨摹,修正自己的寫字習慣,提高寫字水平。也可以進行師生角色互換教學,收獲也會豐碩。
2.教師引導要到位
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主導者,需要把握教學核心。特別是后教部分,教師要立足文本,抓住重點,不要偏離了教學目標。如在課堂討論中,教師對于書寫要領的小結要到位,語言簡單易懂,讓學生正確掌握;在學生交流評價時,也要始終圍繞教學目標,抓住重點有的放矢。
3.學生自主學習要提高
在交流、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需要一定的自主能動性。假如學生自主學習性不高,不能發(fā)現問題;或者發(fā)現了問題也不會交流,教師要適當引導、點撥,從各個方面、通過不同手段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自主性。
上述“四進步”、“三細節(jié)”是筆者在“先學后教”式課堂實踐中的點滴感受,當然在新課程的教學改革這個汪洋大海中,還有很多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群,爭奇斗艷,而這“先學后教”只是其中一種,卻也讓人爭相向往。
參考文獻:
[1]李玉美.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 教育.
[2]鄧琳娜. 淺談先學后教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語文課內外,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