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亮文
減負提質(zhì)重在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它是落實“雙減”政策的重要舉措。而用好預學單,可以作為提升學習力的一個教學策略。
一、明確預學目的,提升學習力
預學有別于預習。預習是常規(guī)性的預先學習活動,如預習課文要弄清生字詞、讀通讀順課文、思考一些問題、查找資料等。對這些預習任務,教師并不需要對所要教的課文細加備課就能布置。但預學單中的預學任務不是常規(guī)的、普遍性的。在預學單形成之前,教師必須先備好課,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任務。預學單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具有以學定教、順學而教之功用。因此,預學單的形成必須有較明確的預學目的。
1.預學目標應考慮教學需要。教師在呈現(xiàn)預學單之前,應認真思考:要求學生完成這份預學單的目的是什么?學生完成的這份預學單是否是課堂教學之需?由此可知,預學單的呈現(xiàn)應考慮是否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是否有助于教學難點的突破,是否有助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需要,等等。筆者在布置《父愛之舟》一課的預學單時,充分考慮到教學目標“品味印象深刻的場景,體會深切的父愛”以及教學重點“體會場景、細節(jié)中蘊含的感情”,因此,在預學單中只要求學生找出文中描寫父親的語句來加以體會,目的明確,針對性強。
2.預學目的應考慮實際學情。學生的閱讀能力、言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等不盡相同,教師呈現(xiàn)的預學單,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讓每個學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完成預學任務,從而達到一定的預學目的。在《父愛之舟》預學單中,筆者根據(jù)學情與教學需要,除了在“逛廟會”這個場景中要求學生盡量找出三處描寫父親的語句,其他幾個場景均只要求學生找出一處來加以體會。這樣設計的目的不僅有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且能夠保證每個學生通過努力都能完成預學任務,從而實現(xiàn)預學目的。
一份預學單的完成目的應明確,切忌隨意、盲目。因為預學是為教學服務,是為本次的學習任務服務,是要在達到預學目的中提升學習力。
二、注意預學的引領提示,提升學習力
學生的預學能力參差不齊,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達到預學情況的最優(yōu)化,教師應重視預學的引領提示。教師在布置預學單的同時,可適度提供預學的“扶手”,注意合理、科學地“扶”。
1.“扶”在內(nèi)容上。對預學的內(nèi)容應當明確,不模棱兩可。預學內(nèi)容指向越明確,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向就越明朗,完成預學的過程就越專注,預學效益就越高。在《父愛之舟》的預學單中,可以清晰地列出預學的各個場景,同時告知學生要在相應的場景中抓住描寫父親的語句談體會。這樣從“場景”到“寫父親的語句”,預學內(nèi)容指向明確,這就是“扶”在內(nèi)容上。
2.“扶”在方法上。教師在布置預學單時,應注意對學生進行預學方法的引導。如找描寫父親的語句,筆者要求學生先在文中用“——”畫出,再摘抄在預學單中。如果語句較長,摘抄時可采用頭尾適當摘抄,中間用“……”代替;如果覺得有需要特別關(guān)注的字詞,可在文中圈畫標注,這其實就是速記方法的滲透引領。再如,針對寫體會的要求,筆者引導學生可參照“從XX詞句中我體會到了……”或“從××詞句中我覺得……”的表達方式,這實際上就是語言組織方式的方法引領?!胺觥痹诜椒ㄉ希芷鸬接伞胺觥钡健胺拧钡淖饔?。
學生準確且有一定速度地從文中獲取信息,在合適的言語表達中,在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中,學習力得到提升。
三、有效開展預學反饋,提升學習力
預學單既然是預先學習的任務單,那么預學內(nèi)容或是課堂教學之所需,或是課堂教學之輔助內(nèi)容,或者就是課堂教學內(nèi)容,甚至是主要內(nèi)容、重要內(nèi)容、難點內(nèi)容。筆者設計的《父愛之舟》一課的預學單,緊扣單元語文要素“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jié)中蘊含的感情”,為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而設計的。因此,交流反饋預學單必然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或重要環(huán)節(jié)。
1.有效交流不是自由放手,而是主導有序。教師的課堂教學是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指導,圍繞語文要素、緊扣教學目標而設計實施的,教師是有目的、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因此,預學單的課前完成、課中交流、課尾總結(jié)調(diào)整,都要在教師的主導下有序開展,而不能無序放手。
2.有效交流不是表面熱鬧,而是思維涌動。預學單在課堂中的交流形式可以是同桌交流,也可以是小組交流,還可以是全班交流,但不管是何種形式的交流,都不能只是表面的熱鬧好看,而應是切實的對話、有效的交流。交流預學《父愛之舟》中“送我報考無錫師范”這一場景時,學生體會不同的細節(jié)描寫中蘊含的父愛:有從“父親搖櫓讓我睡覺”中體會到為了讓“我”考試取得好成績,父親細心的體貼與關(guān)愛;有從“小船兼做旅店和飯店,節(jié)省了食宿費”中體會到生活雖不易卻送“我”上學的無私父愛;有從“船不敢停在無錫師范附近,怕被別的考生及家長見了嘲笑”中體會到保護“我”自尊心的深切父愛。在這樣的思維涌動與交鋒中,追求有效的預學反饋。
3.有效交流不是個別展示,而是全員參與。在平時的課堂交流中,常見因時間關(guān)系,參與交流的往往只有少數(shù)學生,他們的個別展示替代了全體。在交流反饋預學單的過程中,同樣也存在著因時間原因,發(fā)言人數(shù)少的問題。那么,如何做到全員或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呢?一是小組探討,代表發(fā)言。在《父愛之舟》教學中,當學習、交流好“逛廟會”場景以及細節(jié)中蘊含的情感表達方法后,可以采取分組、分場景的方式,學習其他幾個場景的描寫;然后各組匯總組員觀點,推薦小組代表發(fā)言交流。二是有效傾聽,補充探討。善聽者善言。在預學單的交流中,每個人都要學會傾聽。學會在傾聽中完善自己的成果,學會在傾聽中評判他人的發(fā)言。三是有效交流,逐漸提升。《父愛之舟》預學單的使用,經(jīng)歷如下階段:課前預學完成—課中在“逛廟會”場景例談后的學法遷移—自我二次調(diào)整—小組交流—總結(jié)調(diào)整。這樣,在不斷深入的學習中,學生對場景、細節(jié)描寫中蘊含感情的體會也隨之深切。
在預學單的交流反饋過程中,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傾聽,大膽交流,勇于探討,懂得反思,從中提升學習力。
四、呈現(xiàn)可見的預學激勵,提升學習力
在預學單的使用過程中,教師通過話語表揚、成果展示、肢體鼓勵等形式,對學生的預學成效進行激勵與肯定,能夠喚起學生預學的興趣與熱情,增強預學信心,提升預學能力,提升學習力。
總之,只要教師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預學單,明確預學單的使用目的和作用,切實用好預學單,那么,預學單就會成為減負提質(zhì)的一個好抓手。
(作者單位:福建省平潭中湖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