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楊,李復(fù)煌,余斯炅,張 爽,王翌翀,郭凱軍*
(1.北京農(nóng)學(xué)院動物科學(xué)技術(shù)學(xué)院,北京 102206;2.北京市畜牧總站,北京 100107)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國肉鴿需求量呈大幅增長的態(tài)勢。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18年末,我國現(xiàn)存欄種鴿4 145萬對左右,2017年乳鴿出欄量達(dá)6.26億只,2018年乳鴿出欄量6.43億只,2019年乳鴿出欄量超過7億只。鴿子具有特殊繁育方式,乳鴿孵化后,在一段時間內(nèi)不能自己進(jìn)食,需要依靠雙親嗉囊分泌鴿乳哺喂,這種特殊的哺育方式,使乳鴿具有生長迅速、生長旺期短等特點。自然情況下,1對親鴿哺育1只或2只乳鴿。為了提高養(yǎng)殖的生產(chǎn)效率,在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將剛剛孵化的乳鴿合并至一窩,讓1對親鴿帶2只或3只乳鴿,即2+2、2+3哺育模式(FM)。盡管從公元前2 500年開始,人們就將鴿子作為肉禽飼養(yǎng),但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肉鴿飼養(yǎng)標(biāo)準(zhǔn)。前人研究表明,日糧粗蛋白質(zhì)(CP)水平在14%~22%時,可維持乳鴿的生長性能,但是該參考范圍跨度較大,仍需進(jìn)一步探究。高春起等研究表明,與15% CP組相比,17% CP和18% CP組乳鴿胸肌的滴水損失和剪切力較小,肉質(zhì)更嫩,并且種鴿飼糧CP水平過高(19%)會影響種鴿的繁殖性能。本試驗旨在研究2+2和2+3 FM下不同日糧CP水平對乳鴿生長性能、屠宰性能以及氮平衡的影響,以期為肉鴿生產(chǎn)實踐提供理論參考。
1.1 試驗動物與試驗設(shè)計 試驗采取2×3雙因素試驗設(shè)計,選取90對體重600 g、180日齡的健康親鴿,隨機(jī)分為6組,每組15對。225只0日齡乳鴿(用腳環(huán)進(jìn)行個體識別標(biāo)記)隨機(jī)分給6個試驗組,3組采用2+2 FM,3組采用2+3 FM,CP設(shè)計值分別為17%、18%、19%,實測值分別為17.01%、17.98%、18.92%,能量水平設(shè)計值均為12.50 MJ/kg,親鴿預(yù)試期7 d,正試期21 d。
1.2 試驗飼糧 試驗飼糧采用全價顆粒料,由冷制粒機(jī)制成,直徑 4 mm、長度 3~8 mm,試驗飼糧配方及營養(yǎng)成分見表 1。
表1 試驗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成分
1.3 飼養(yǎng)管理 試驗在北京農(nóng)學(xué)院試驗動物房進(jìn)行。試驗方案由北京農(nóng)學(xué)院按照北京市實驗動物福利與倫理規(guī)范審核并批準(zhǔn)。試驗鴿采用立體 3 層籠養(yǎng),腳環(huán)識別個體,自由采食和飲水,控制舍內(nèi)溫度(20~25℃)、濕度(45%~65%)和光照(白天:夜晚16 h:8 h),定期打掃衛(wèi)生和舍內(nèi)消毒,按常規(guī)免疫程序進(jìn)行免疫。試驗期間每天觀察記錄試驗鴿的健康狀況。
1.4 測定指標(biāo)及方法
1.4.1 生長性能 在乳鴿0、7、14、21日齡時分別稱量乳鴿體重(BW),稱重前禁食12 h,以計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耗料量(ADFI)以籠為單位記錄,采用過量添加并回稱的方法準(zhǔn)確計算每對親鴿包括乳鴿的每日耗料量、飼料轉(zhuǎn)化率(FCR),F(xiàn)CR用耗料增重比(F/G),計算公式:
ADG=(乳鴿階段末重-乳鴿階段始重)/試驗階段天數(shù)
ADFI=每籠日耗料量/(親鴿數(shù)量+乳鴿數(shù)量)
F/G=(親鴿+乳鴿)平均日耗料量/乳鴿平均日增重
1.4.2 屠宰性能 取21日齡各組乳鴿10只,進(jìn)行頸部放血致死,參照《家禽生產(chǎn)性能名詞術(shù)語和度量統(tǒng)計方法》(NY/T 823-2020)對屠宰性能(屠體重、全凈膛重、腹脂重)進(jìn)行測定,測定前禁食12 h,計算屠宰率、全凈膛率和腹脂率,計算公式:
屠宰率=屠體重/活重×100%
全凈膛率=全凈膛重/活重×100%
腹脂率=腹脂重/(全凈膛重+腹脂重)×100%
1.4.3 氮平衡指標(biāo) 取0日齡乳鴿10只肱靜脈注射空氣法處死磨碎并分析其體內(nèi)氮含量,試驗結(jié)束后從每個試驗組中各取10只乳鴿,肱靜脈注射空氣法處死,除去腸道內(nèi)容物后磨碎并分析其體內(nèi)氮含量,評估氮平衡。
食入氮(g)=飼料中氮元素含量(%)×21 d內(nèi)整籠鴿子采食量/乳鴿數(shù)量
沉積氮(g)=21日齡乳鴿重量× 21日齡乳鴿氮含量(%)-0日齡乳鴿重量×0日齡乳鴿氮含量(%)
氮利用率=沉積氮/食入氮×100%
1.5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Excel 軟件進(jìn)行數(shù)據(jù)初步處理,采用 SPSS 22.0軟件GLM模型進(jìn)行2×3雙因素方差分析和顯著性檢驗,各組間的差異顯著性用 Duncan′s法進(jìn)行多重比較,差異顯著水平為<0.05。
2.1 不同CP水平、不同F(xiàn)M對0~21日齡乳鴿的生長情況的影響 如表2可知,17%CP組,2+2 FM乳鴿的7、14、21日齡重均高于2+3 FM(<0.05);18%CP組,2+2 FM乳鴿的7、14、21日齡重低于2+3 FM(<0.05);19%CP組,2種FM間乳鴿體重差異不顯著。19%CP組乳鴿14、21日齡重低于17%CP組(<0.05),CP×FM對乳鴿7、14、21日齡重有顯著影響,F(xiàn)M對0~21日齡乳鴿體重的影響無顯著差異。
表2 不同CP水平、不同F(xiàn)M對0~21日齡乳鴿體重的影響 g
如表3可知,17%CP組,2+2 FM乳鴿的0~7、0~21日齡ADG高于2+3 FM(<0.05);18%CP組,2+2 FM乳鴿的0~7、0~21日齡ADG低于2+3 FM(<0.05);19%CP組,2種FM間乳鴿各階段ADG差異不顯著。17%CP組與18%CP組乳鴿8~14日齡ADG大于19%CP組(<0.05),17%CP組0~21日齡ADG高于18%CP組、19%CP組(<0.05),18%CP組0~21日齡ADG高 于19%CP組;CP×FM對 乳 鴿0~7、0~21日齡ADG指標(biāo)有顯著影響;FM對乳鴿0~7、8~14、15~21、0~21日齡ADG的影響差異不顯著。2+2 FM,17%CP組乳鴿8~14日齡ADG高于19%CP組(<0.05),高于18%CP組(>0.05);2+3 FM,乳鴿8~14日齡ADG為18%>17%CP組>19%CP組(>0.05)。
表3 不同CP水平不同F(xiàn)M對0~21日齡乳鴿ADG、ADFI與FCR的影響
17%CP組,2+2 FM乳鴿0~7日齡ADFI高于2+3 FM(<0.05),2+2 FM乳 鴿8~14日 齡ADFI低 于2+3 FM(<0.05);18%CP組,2+2 FM乳鴿15~21、0~21日齡ADFI高于2+3 FM(<0.05);19%CP組,2+2 FM乳鴿8~14日齡ADFI高于2+3 FM(<0.05),2+2 FM乳 鴿15~21日 齡ADFI低 于2+3 FM(<0.01)。0~7日齡乳鴿ADFI其大小次序是19%CP組>18%CP組>17%CP組(<0.05),18%CP組8~14日齡乳鴿ADFI小于19%CP組(<0.05),與17%CP組差異不顯著,15~21、0~21日齡17%CP組和18%CP組ADFI低于19%CP組(<0.05),CP×FM顯著影響乳鴿的0~7、8~14、15~21、0~21日齡ADFI,F(xiàn)M對乳鴿0~21日齡ADFI影響差異顯著,對其他指標(biāo)影響不顯著。
17%CP組,2+2 FM乳鴿0~21日齡FCR高于2+3 FM(<0.05);18%CP組,2+2 FM乳鴿0~7、0~21日齡FCR低于2+3 FM(<0.05);19%CP組,2+2 FM乳鴿8~14日齡FCR低于2+3 FM(<0.05)。17%CP組和18%CP組8~14日齡FCR高于19%CP組(<0.05),17%CP組和18%CP組0~21日齡FCR高于19%CP組(<0.05),且17%CP組FCR高于18%CP組(<0.05)。CP×FM顯著影響8~14、0~21日齡FCR。FM對0~7、8~14、15~21、0~21日齡FCR無顯著影響。
2.2 不同CP水平、不同F(xiàn)M對乳鴿屠宰性能的影響屠宰時,各器官未見明顯解剖病理病變。由表4可知,17%CP組,2+2 FM乳鴿活重、屠體重和全凈膛重高于2+3 FM(<0.05);18%CP組,2+2 FM乳鴿活重、屠體重和全凈膛重低于2+3 FM(<0.05);19%CP組,2+2 FM屠宰指標(biāo)與2+3 FM差異不顯著。17%CP組乳鴿的活重、屠體重和全凈膛重高于19%CP組(<0.05),17%CP組乳鴿的腹脂重高于19%CP組(<0.01),18%CP組與二者均差異不顯著,日糧CP水平對乳鴿DP、EP和AEP的影響不顯著,CP×FM對乳鴿活重、屠體重及全凈膛重的影響顯著,CP×FM對腹脂重、DP、EP和AEP的影響均不顯著,F(xiàn)M對上述各指標(biāo)的影響均不顯著。
表4 不同CP水平、不同F(xiàn)M對乳鴿的屠宰性能的影響
2.3 不同CP水平、不同F(xiàn)M對乳鴿氮平衡的影響 如表5所示,17%CP組,2+2 FM乳鴿的沉積氮和氮利用率高于2+3 FM(<0.05);18%CP組,2+2 FM乳鴿的食入氮高于2+3 FM(<0.05),2+2 FM乳鴿的沉積氮、氮利用率低于2+3 FM(<0.05);19%CP組,2種FM的食入氮、沉積氮和氮利用率差異不顯著。日糧CP對對食入氮、沉積氮與氮利用率的影響顯著(<0.05),18%CP組食入氮低于19%CP組(<0.05),高于17%CP組(<0.05),17%CP組沉積氮高于19%CP組(<0.05),18%CP組氮利用率低于17%CP組(<0.05),高于19%CP組(<0.05)。FM對食入氮的影響顯著,對沉積氮、氮利用率的影響不顯著。CP×FM食入氮、沉積氮與氮利用率的的影響顯著。在相同的FM下,隨著CP水平升高,食入氮增加(<0.05),而沉積氮、氮利用率下降(<0.05)。
表5 不同CP水平、不同F(xiàn)M對乳鴿氮平衡的影響
親鴿嗉囊分泌的鴿乳是乳鴿生長的關(guān)鍵,鴿乳中的蛋白含量與日糧CP水平密切相關(guān)。Sales等報道,鴿乳的蛋白含量為11.0%~18.8%,建議飼喂種鴿的日糧CP水平為12%~18%。乳鴿的平均體重在采食量和日糧代謝能相近的情況下,可因日糧中CP水平不同而導(dǎo)致體重明顯差異。張建平等報道,采取2+2 FM或2+3 FM可以明顯提高種鴿的利用率。有報道,肉鴿2+4 FM因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受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并未能廣泛推廣。胡文娥等報道,2+3 FM更具有推廣價值,能夠提高肉鴿的繁殖性能和生產(chǎn)效率,降低勞動成本。本研究表明,2+2 FM下17%CP組和2+3 FM下18%CP組乳鴿體重、ADG、FCR最高,19%CP組0~21日齡乳鴿的飼料轉(zhuǎn)化率在2種FM下均較低,針對不同的FM,采用最佳飼糧CP水平可以達(dá)到較為理想的生產(chǎn)水平。
家禽的屠宰性能是衡量其產(chǎn)肉性能的重要指標(biāo),也是評價肉鴿飼養(yǎng)管理狀況和營養(yǎng)狀況的重要參考指標(biāo)。本試驗中2+2 FM下17%CP組和2+3 FM下18%CP組乳鴿的屠宰重、全凈膛重最高,這可能是由于在最適CP水平時飼料消化吸收效率最高,沉積了更多的肌肉。與何翔等研究結(jié)果相比,本試驗屠宰率略高,全凈膛率相似。葉金玲等指出,當(dāng)家禽腹脂過度沉積時,脂肪會在肝臟中富集,并引發(fā)脂肪肝,進(jìn)而增加相關(guān)代謝性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過多的腹脂會降低屠宰率,加重禽類產(chǎn)品加工工作量,造成資源浪費等問題。
李琴等、汪水平等研究表明,不同CP水平對鵝和鴨沉積氮、氮利用率有顯著影響。本試驗中,2種FM下乳鴿的氮利用率均隨日糧CP水平的升高而降低。隨日糧CP水平的增加,食入氮升高,食入過多CP并不能被機(jī)體利用,而被排泄到環(huán)境中,不僅增加了飼料成本,還會導(dǎo)致環(huán)境污染。隨著畜禽養(yǎng)殖規(guī)模的擴(kuò)大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動物生產(chǎn)廢棄物中來源于飼料未被消化和未利用的氮元素對環(huán)境污染程度日益受到關(guān)注。因此,在不影響乳鴿生長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前提下,選擇適宜蛋白水平的飼糧來提高乳鴿的氮利用率從而降低氮污染至關(guān)重要。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2+2 FM下乳鴿的體重、ADG與FCR均在日糧CP水平為17%CP時最佳,并且該CP水平ADFI最低;而2+3 FM下18%CP組乳鴿的體重、ADG、FCR最高,ADFI最低;2種FM下,17%CP組和18%組乳鴿分別表現(xiàn)了最高的屠體重和全凈膛重,而屠體率、全凈膛率、腹脂率無顯著差異;17%CP組和18%組乳鴿具有最好的氮沉積能力和較好的氮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