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立娟
[摘? ? 要]紅色影視作品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存在諸多困難:觀看渠道不暢通、作品質(zhì)量良莠不齊、中學生觀看興趣不足等。為了讓紅色影視作品融入中學思想教育,提高思想教育的實效性,從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給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紅色影視;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紅色影視作品融入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難
紅色影視作品有助于中學生樹立正確歷史觀,增強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有助于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有助于培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因此,許多中學對于紅色影視教育的重要性有了共識,但是將紅色影視作品融入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不少困難。
(一)觀看紅色影視作品渠道不暢
電影院放映紅色影視作品通常有時間和場地等外部條件的限制,再加上票價的因素,中學生選擇到電影院觀看紅色影視作品就會缺少充足的時間和富裕的金錢。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之下,中學生接觸的紅色影視作品數(shù)量不夠,觀看的時間短且零碎,即使選擇在線觀看或是下載觀看,往往也只是看到紅色影視作品的表面,而不能受到其深層次的影響,從而影響了紅色影視作品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紅色影視作品質(zhì)量良莠不齊
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制作方以及商家存在一定的逐利性,因此,在大批優(yōu)秀紅色題材影視劇產(chǎn)生的同時,“抗日神劇”等粗制濫造的紅色影視作品也層出不窮。除了制作方以及商家追求經(jīng)濟利益之外,有的創(chuàng)作者還缺乏對歷史、對生活的直接體驗和深入理解,一味地想要去弘揚民族精神、愛國主義,便造成了用力過猛,因而也拍攝不出有思想、有情懷的紅色經(jīng)典影視作品,把真實的歷史情景還原給中學生。這些粗制濫造的影視作品會極大地誤導當代中學生的思想觀念,其消極效果也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凸顯出來。
(三)中學生觀看紅色影視作品興趣不足
中學生正處于心理和生理的成長期,情緒情感更加豐富。情感萌發(fā)、成長煩惱、課程負擔以及其他方面的心理壓力,都使中學生在放假的休閑時光,會更加傾向選擇那些可以釋放壓力和滿足感官需要的影視作品或網(wǎng)絡短視頻。相比較而言,對于那些歷史和紀實片等知識性的紅色影視作品往往興趣不足,認為其比較枯燥無味,覺得觀看紅色影視作品精神得不到放松。綜上可知,中學生自身特殊的因素,再加上對紅色影視作品的興趣不足,都對紅色影視作品融入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四)紅色影視作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不足
部分教師主觀上對影視作品的教育作用存在模糊認識,對其重視度比較低。一方面,部分老師認為紅色影視作品與其他類型的影視作品一樣具有較重的娛樂性,在校期間給中學生播放紅色影視作品就是在浪費教學時間;另一方面,即使教師給學生播放經(jīng)典紅色影視作品,卻沒有對播放的經(jīng)典紅色影視進行解說,沒有引導學生深入領會紅色影視作品所帶來的深層次啟示,因而也無法充分發(fā)揮紅色影視作品思想政治的教育作用。
二、紅色影視作品融入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要發(fā)揮紅色影視作品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需要地方政府、學校、家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一)政府方面
1.各級政府政策、資金支持,鼓勵影院以社會效益為主
2018年,國家電影局提出要加快發(fā)展“人民院線”,為國產(chǎn)優(yōu)秀主旋律影片提供更大放映空間。對加入“人民院線”并開展相關放映業(yè)務的影院,按有關規(guī)定予以資助。據(jù)此,一些地方影院針對在校學生等特定觀眾群體,積極開展包括紅色電影在內(nèi)的主旋律電影的放映工作,有的地方設立了“紅色影院”;有的影院設立了“紅色影廳”;有的影院定期開設紅色電影專場,這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選片上映時要增加包括紅色電影在內(nèi)的主旋律電影的播放次數(shù),合理排片,在以社會效益為主的前提下獲取經(jīng)濟效益。
2.開展經(jīng)典紅色電影進校園活動,弘揚紅色精神
各級政府部門應該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發(fā)揮引導作用,宣傳部門、文化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包括中學生在內(nèi)的學校影視教育,把影視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要開展紅色影視進校園活動,每個學期選取幾部經(jīng)典紅色影視作品在校園播放,并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引導他們深入了解紅色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學習影視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和先進事跡。紅色經(jīng)典影視再現(xiàn)了老一輩革命家和當代建設者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不斷英勇奮斗的感人事跡,通過集中觀看和討論,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提高政治覺悟和思想道德水平,引導他們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真正做到將紅色精神融入他們的成長血液。
(二)學校方面
1. 開展紅色教育活動,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
學校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紅色文化活動,使“紅色文化資源”成為一種豐富中學生精神世界的力量。開展紅色文化活動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例如,組織校園戲劇節(jié),通過話劇表演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使中學生親自參與其中,在組織表演的過程中體會到話劇積極向上的思想內(nèi)涵,從而達到對演員以及觀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舉行紅歌比賽和關于“紅色資源”方面的講座,使比賽、講座的內(nèi)容與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起來,讓同學們在增長影視文化知識的同時,能夠從中得到思想的洗禮,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教學模式多樣化,避免單一的授課方式
紅色影視作品能夠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具有“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但是,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紅色影視作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往往采用的是視頻觀看加寫觀后感的模式,這種單一的模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為了將紅色影視更好地融入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為課堂的組織實施者,應該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手段,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講授與討論、提問、自學等相結合,教師與學生雙向交流。
例如,在講授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章節(jié)時,可以播放《覺醒年代》的部分片段作為課程導入,而播放片段之前,教師可設計好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然后再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3.緊密聯(lián)系教材內(nèi)容,選取優(yōu)質(zhì)影視資源
首先,教師要去尋找與課程相對應的紅色影視作品,將這些資源穿插到課堂教學中,讓它們發(fā)揮出詮釋教材的作用,從而緩解思想政治理論課空洞、枯燥的現(xiàn)象。其次,充分利用紅色經(jīng)典影視資源的形象性功能。一部影視作品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總是圍繞人物形象的塑造來表達思想內(nèi)容。中學生喜歡其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會有意無意地去模仿。教師將這些形象用于課堂上,能很好地感化學生。最后,教師在業(yè)余時間里要多搜集相關的紅色影視作品以及學習剪輯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對于影視作品的鑒賞能力和剪輯能力,從而選取緊密聯(lián)系教材內(nèi)容的優(yōu)質(zhì)影視資源。
(三)家庭方面
1.將紅色影視資源貫穿于日常教育工作
家庭是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父母要注重將紅色影視資源貫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紅色教育。
在青年節(jié)、建黨節(jié)、建軍節(jié)、國慶節(jié)等節(jié)日,選擇相應的影視作品與孩子一同觀看,如在國慶節(jié)期間,陪同孩子觀看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xiāng)》《我和我的父輩》《長津湖》,一同品讀其中的故事,讓孩子明白:正是有無數(shù)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中國人的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觀看慶祝建黨100周年的獻禮劇《覺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國》《1921》等影視作品時,可以與孩子共同查找相應的歷史資料,讓孩子真正看懂作品,這樣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紅色精神的內(nèi)涵,從而激發(fā)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歷史責任感,進而可以做到積極主動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2.利用紅色教育基地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
在節(jié)假日帶著孩子旅游時,家長可以把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列為主要的參觀地點,利用紅色教育基地對孩子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家長陪同孩子跟隨導游的講解逐一參觀各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展室,觀看圖片遺物、瞻仰塑像、聆聽背后的故事,重溫革命歷史,讓中學生經(jīng)歷一次精神上的洗禮。親臨紅色教育基地,中學生可以從中更加深刻理解紅色影視中的歷史人物和事件,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國革命史,感受到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同時也會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新時期中學生應該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參考文獻:
[1]肖揚.我國將首次實行電影院線市場退出機制[N].北京青年報,2018-12-14(A24).
[2]教育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812/t20181224_364519.html,2021-9-22.
[3]姜姝.用好紅色影視資源活教材[N].中國教育報,202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