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王夫之選評杜詩研究

        2022-02-18 06:33:26
        黃山學院學報 2022年6期
        關鍵詞:詩史王夫之杜詩

        王 錚

        (北京大學 中文系,北京 100871)

        王夫之的詩論別開生面,具有鮮明的個人色彩。他的詩歌評選注重追根溯源,關照到不同時期的詩歌,具有宏大的詩歌發(fā)展史的視野。他的詩歌評點著重氣韻、意境等方面。比如將杜甫樂府歌行“以今事為樂府,以樂府傳時事”上溯至曹丕的歌行體;對杜甫詩歌(以下簡稱杜詩)“近古”“悲涼生動”“深潤秀密”“檃栝有神”等多種風格都有呈現(xiàn)。但《唐詩評選》評語主觀色彩較濃,高屋建瓴,較難把握。

        一、“選”:《唐詩評選》中的杜詩收錄分析

        王夫之《唐詩評選》是明末清初選錄唐詩的重要選本,是王夫之唐詩批評和理論的重要體現(xiàn)。今存四卷:樂府歌行、五言古詩、五言律詩與七言律詩。

        (一)單個詩人詩作收錄情況

        表1《唐詩評選》單個詩人詩作收錄數(shù)量統(tǒng)計表

        《唐詩評選》四卷中收錄詩歌超過10首的詩人共計11位,除表1所示外,其他詩人分別是杜審言、宋之問、張九齡、儲光羲。杜甫、李白、王維這3位公認的大詩人收詩最多。岑參和韋應物居其次。其余6位中有4位是初唐詩人,沈佺期、杜審言、宋之問開創(chuàng)五律和七律,不失古意,較之后人更為可取。王夫之對韋應物的五言古詩評價頗高,選取也極多。他說:“前有供奉(指李白),后有蘇州(指韋應物),固不為衰音亂節(jié)所移,又不得以正字而概言唐無五言古詩也”[1]。選詩多少尚不足以定其選詩標準,但可以略窺其選詩之傾向。顯而易見,王夫之對初唐與盛唐詩的評價要高于中晚唐詩。在中晚唐詩人中,王夫之肯定的只有韋應物與李商隱等數(shù)人。至于原因,“中唐之病,在謀句而不謀篇,啄字而不啄句,以故神情脫離者,往往有之?!饰逖灾w,喪于大歷”[1]131。這與他厚古薄今、偏愛古詩有很大的關系,他更欣賞與前人詩作風格相通的律詩絕句。

        王夫之在肯定杜詩崇高地位的同時認為唐詩之衰始于杜甫。他注意到了杜詩所蘊含的豐富內容,重新遴選是想要建立新的詩歌評價標準。杜甫歷經(jīng)唐王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是唐詩由盛唐而入中唐的關鍵人物。

        (二)杜詩創(chuàng)作的三個階段與選錄情況

        表2 杜甫入蜀前、后和出峽后三個階段詩歌創(chuàng)作與選錄數(shù)量統(tǒng)計表

        “杜陵早歲詩,固有典型”[1]121。杜甫第一階段的詩歌有學習杜審言的成分,如《登兗州城樓》,尚未形成沉郁頓挫的詩風,筆力雄健清新,體現(xiàn)了古詩平淡和美的傳統(tǒng),這是王夫之的贊賞處。而杜甫入蜀后的作品則飽受批評,“入蜀后哀音亂節(jié)”[1]70。這一評價可謂一反常態(tài)。一般認為入蜀后乃杜甫詩歌大成的階段,無論是手法還是內容都極大地豐富了,也是杜甫自己風格形成的重要時期。杜甫這一階段的詩作以拗出新,化腐朽為神奇,錘煉更加精細。但對王夫之而言,夔州詩(入蜀后)則是對古詩傳統(tǒng)的背離。王夫之《唐詩評選》的一個重要參照就是《古詩十九首》,其風格含蓄平和,自然對杜甫呈現(xiàn)出的沉郁頓挫、鋪陳排比、縱橫雄健等特征置之不理,甚至予以貶斥。

        后人多批評王夫之對杜詩的評價過于嚴苛,既道其實,同時也應該看到王夫之表面指責杜甫,實際上批評的是受杜甫影響的詩壇風氣。為此,他高舉《詩經(jīng)》傳統(tǒng),承繼《古詩十九首》,以溫柔敦厚為宗旨,打破中唐直至明代以奉杜甫為圭臬的局面。王夫之批評的是杜詩中“詩史”一類為后世競相效仿的創(chuàng)作。對杜甫風格“本色自然”、表達效果“寓婉于直”的作品是不吝贊譽的。收入較多符合這一標準的入蜀前、出峽后的詩歌就是明證。

        (三)從詩歌體式看選詩情況

        從詩歌體式來看,杜甫律詩被選收最多。律詩又以七言律詩為多。這與杜甫各體裁詩歌創(chuàng)作數(shù)量有直接關系。但是從王夫之評選的角度來看,并不是簡單的數(shù)量問題。王夫之對杜甫各體裁詩歌的創(chuàng)作評價是有針對性和明顯區(qū)別的。

        樂府歌行選詩多為杜甫前中期的作品。王夫之評選樂府詩參照的是《古詩十九首》,以恬雅自然、不著痕跡為上。選錄杜詩也是以本色自然為佳。如《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在王夫之看來是杜詩的本色,即“近情”,情真意切,長歌當哭?!罢钊巳丝稍?,人人可杜,宜天下之競言杜也”[1]29。王夫之主要論述的是“近情”的尺度問題?!疤旌漳荷焦壤铩笨梢哉f是自然,“我生胡為在窮谷,中夜起坐萬感集”也是真實情感的率性而發(fā),這是王夫之本色自然的體現(xiàn)。但是如“白頭亂發(fā)吹過耳”“老夫清晨梳白頭”已入俗節(jié),不堪入目,是“散圣、庵主家風”[1]28。

        王夫之對杜甫五言古詩的評贊可以用“寓婉于直、近情而雅”概括。杜甫的五言古詩既有“三吏”“三別”這樣表現(xiàn)強烈現(xiàn)實的作品,也有贈人、遣興的抒情性作品。前者可用“寓婉于直”概括,即雖作直語,但有往復回旋之感。后者則可用“近情而雅”概括,杜甫雖然寫的是常人的情感,但能夠在近俗情之處,轉而渾然,不為泛濫。

        王夫之肯定了杜甫的律詩唐人無出其右的地位,即“律詩其祖”。無論七言五言,杜甫是所有詩人中入選詩歌數(shù)量最多的。在具體點評中,王夫之的一些詩學觀念多有體現(xiàn),如論情景關系:“悲喜亦于物顯,始貴乎詩”[1]121?!兑巴芬辉娙皇菍懢埃珜哟畏置?,亦別有深意。王夫之評曰:“如此作自是野望絕佳寫景詩,只詠得現(xiàn)量分明,則以之怡神,以之寄怨,無所不可。方是攝興觀群怨于一爐,錘為風雅之合調”[1]123。對體物自然、點染聲色的風格多次提及并贊賞,可見重“本色自然”是王夫之一以貫之的評詩標準。

        二、“評”:王夫之闡發(fā)式的杜詩批評

        王夫之的詩歌批評具有鮮明的個人特征。如果采用釋義批評和闡發(fā)批評兩種類型區(qū)分的話,王夫之的杜詩批評接近后者。二者區(qū)別就在于批評者是更遵循詩歌本身表達的意思還是更傾向于提出自己的詩學觀念。王夫之對杜詩的評點既是對杜詩的讀解,更是其詩論的自我表達。

        (一)王夫之杜詩批評的面貌

        王夫之批評杜甫之處,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杜甫的寓居之詩,頗具閑情野趣。在王夫之看來,用語疏野是自墜塵土,失于粗俗。二是感時傷事之作,寓情于物,像“感時花濺淚”“流水心不競”等,與王夫之對狀物寫景“貌其本榮,如所存而顯之”[2]的創(chuàng)作原則大相違背。王夫之斥之為“取驚俗目、裝名理為腔殼”[1]125。三是杜甫的部分排律創(chuàng)作大使才氣,有傷神理,節(jié)奏繁復。

        王夫之對杜甫樂府詩的評價是基于樂府詩發(fā)展的脈絡背景進行的。從溯源的角度,在評《出塞》與《三別》組詩時他強調,“以今事為樂府,以樂府為時事”[1]66,脫胎于曹丕。從與同時代的樂府詩創(chuàng)作佼佼者李白的對比角度,王夫之認為杜甫的樂府詩不及李白,后人學樂府詩,仍應以李白為師。王夫之在評價李白《蘇武》一詩時言道:“詠史詩以史為詠,正當于唱談寫神理”[1]61。在王夫之看來,李白的樂府詩強于杜甫之處是雖言一事,但是寫出事理,則又不拘于一事。寫時事的同時,使詩能夠妙造自然,保持構思、表達、語言的和諧,這是好的樂府詩所應該達到的境界。從后世影響的角度而言,杜甫的一些樂府詩既能夠婉轉切合,又能摹寫時事,則勝過白居易;白居易只是繼承了杜甫對時事的關注,但忽視了樂府詩所具有的質樸自然、音韻和諧等詩歌屬性。王夫之在具體分析上對杜甫樂府詩有所肯定,厘清承續(xù),橫向對比中又間接地說明了杜甫樂府詩的不足。這些可見王夫之杜詩批評的多維角度和歷史視野。

        (二)以“工筆”“士氣”討論杜甫的創(chuàng)作風格

        王夫之借畫論中“工筆”與“士氣”的概念闡發(fā)杜詩的創(chuàng)作風格。“工筆”指工整細致的畫法,“有巧密而精細者”[3];“士氣”則是強調寫意,“隸體耳,畫史能辨之,即可無翼而飛。不爾便落邪道,愈工愈遠”[4]。“士氣”更注重氣韻生動。王夫之引用畫論評價杜詩在不同的語境下具有不同的內涵。在評《哀王孫》一詩時,王夫之認為杜詩多工筆,有些甚至有損士氣,討論詠史詩如何平衡摹寫史事與含蓄諷刺的關系。

        世之為情事語者苦于不肖,唯杜苦于逼肖。畫家有工筆、士氣之別,肖處大損士氣。此作亦肖甚,而士氣未損,較“血污游魂歸不得”一派,自高一格。[1]27

        杜詩中有很多具有強烈現(xiàn)實性的作品,如“三吏”“三別”,王夫之在評點中借用“工筆”概括,強調忠于事實。王夫之認為“三別”以普通人之口吻,有落入俗歌之嫌。王夫之在評點《無家別》中,總結“三別”詩:“《三別》皆一直下,唯此尤為平凈。《新婚別》盡有可刪者……《垂老別》亦以節(jié)去為佳,言有余則氣不足?!盵1]68王夫之肯定了《三別》平易的敘事風格,不加議論而渾然一體,但有數(shù)句近于白話,過于直切。王夫之指出兩個弊端:一是言必有盡,意在言內;二是言無忌諱,不避俗言,有傷含蓄。王夫之概括了杜甫此類詩歌的兩個特點:一是近于白描的寫實風格;二是雕琢意味重,不夠自然。王夫之并不否認寫實的作用,但寫實不能損害詩人或者士子創(chuàng)作的基本風格。

        王夫之在評價藝術風格的意義上使用“士氣”“匠氣”這些概念?!捌錁烁窀呦?,猶畫之有匠作,有士氣。征故實,寫色澤,廣比譬,雖極鏤繪之工,皆匠氣也”[5]。王夫之認為如果詠物詩局限于描摹事物的形體,而輕視內在,即為匠氣。與工筆相對,士氣是指士人創(chuàng)作的風格。詠物詩是“即物達情”;在敘事性的詩歌中,則有為君王諱、用語自持而不入俗鄙等意味。王夫之批評杜甫“冥搜”“使才使氣”,與“工筆”務求真切、一筆不虛有相近處。但過猶不及,好的創(chuàng)作應達到點染飛動的效果。但王夫之在運用畫論理念評價杜詩時也有不當之處。如以為《哀江頭》“血污游魂歸不得”格調不高,似以一句之失否定全篇。《哀江頭》寫李楊二人事,直陳曲筆,深淺相宜,樂哀相繼,婉而有致,寓婉于直。王夫之此處應是指責杜甫用語失當,“血污游魂”直指帝妃,不是士子之應為。王夫之亦有多處批評杜甫直言帝失之處,“李瑱死歧陽,來瑱賜自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都是王夫之認為士人應該杜絕的言語。王夫之使用“士氣”來論詩,在具體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意涵。“士氣”與工筆相對時,強調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能夠即物達情,含蓄雋永,非是“寫實”,而是“寫意”;強調士人應該堅守的道統(tǒng)和身份時,“士氣”有“為君王諱”的含義。

        (三)王夫之別于杜甫的“詩史”觀

        杜詩中可以歸納為王夫之所謂的“工筆”的除了《哀王孫》《哀江頭》,“三吏”“三別”也應在其列,即杜甫被稱為“詩史”的詩歌或多或少都有些“工筆”的特征。以詩歌形式反映社會現(xiàn)實也是“詩史”的字面意義。對杜甫的“詩史”歷來的評價呈現(xiàn)兩極化。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始出現(xiàn)于孟棨《本事詩》:“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6]。宋人則更加推崇杜甫詩具有的直言時事的品質。楊慎則認為此類詩歌直言時事,有失含蓄。王夫之對杜甫“詩史”的否定批評可能受到楊慎的影響。那么先要明確“詩史”的含義。一是詩歌應該關注社會人生,具有強烈的社會現(xiàn)實性;二是忠實記錄歷史,確鑿可據(jù)。王夫之不反對詩歌反映社會現(xiàn)實,但詠史也應當做到含蓄。“故言若已盡,而意正未發(fā),自非唐、宋人力所及,心所謀也”[7]。所以詩歌既要檃栝生色,又要含蓄收斂,留有想象空間。詩歌在關注社會現(xiàn)實時,不能喪失詩的特點。史側重于是非的判斷,而詩在感發(fā),要生動有神采,“禍水波瀾,無不見者,乃唯照耀生色。斯以動情起意,直刺而無照耀,為訟為詛而已”[1]65。

        王夫之認為真正稱得上是“詩史”的是李白的《登高丘而望遠海》?!昂笕朔Q杜陵為詩史,乃不知此九十一字中有一部開元、天寶本紀在內”[1]22。這首詩諷刺秦皇漢武癡迷于求仙問道,同時窮兵黷武,屢興戰(zhàn)事,如“君不見驪山茂陵盡灰滅,牧羊之子來攀登”“窮兵黷武今如此,鼎湖飛龍安可乘?”不著一字于時代,但卻充分表達了李白對唐玄宗的諷諫和對國事的憂慮。杜甫的《麗人行》有異曲同工之妙:“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逡巡鞍馬”寫的是楊國忠得勢自得,當眾炫耀的情景,“后來”二字乃是欲蓋彌彰,極具諷刺效果?!皸罨ā迸c“白蘋”是同物,借以影射楊國忠與虢國夫人亂倫之舉?!翱芍^‘入不言,出不辭,乘回風而載云旗’矣”[1]29。這四句既有實際場面的描寫,也有以物喻人的想象,虛虛實實,曲折隱晦,同時蘊含了作者強烈的諷刺。撇開深刻的現(xiàn)實寄托不言,也是對曲江麗人的婀娜多姿、衣著雍容華貴的精致描寫。這些符合王夫之提倡的“先詩后史”,在滿足詩歌表達效果、合乎“詩道”的基礎上,有寄于時事。

        王夫之對“三吏”“三別”也有肯定。杜甫“三吏”中多用敘語,多以常人口吻直敘其事。杜甫的獨絕之處在于“片段中留神理,韻腳中見化工。故刻畫愈精,規(guī)模愈雅……”[1]68。取材時事,摹寫現(xiàn)實,本不是詩歌本質的要求。杜甫做到了一定程度的轉化,用語精煉,將抒情與議論融合于敘事之中,不著痕跡。王夫之對杜甫的創(chuàng)作取材、用語并不認同,卻也承認杜甫卓絕的創(chuàng)作技巧與才能。“愚意舊欲概置之,以取正則。原其下筆深穩(wěn),出腕透脫,且雖閏位,固有流風,與時筆杜撰臲卼者徑庭,復為存此”[1]28。杜甫筆力深健,大量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使杜甫對詩歌語言的運用準確而有所創(chuàng)新,能夠脫俗入雅,化腐朽為神奇。杜甫在創(chuàng)作時也有落入俗鄙之嫌,更遑論后世學杜而不如杜者。王夫之“取正則”指出杜甫真正的可取之處,即糾正詩壇的不正之風。杜甫以時事入詩、以俗語入詩,直至后世以文入詩、以議論入詩,在王夫之看來不僅無法體現(xiàn)詩意,更是對詩歌抒情言志傳統(tǒng)的背離。

        三、王夫之對詩歌本質的認識:詩道性情

        王夫之詬病的是杜甫在敘事時未能全然達致他所心羨的“于唱嘆寫神理”“永言和聲”“以一性一情周人情物理之變”的意境,“于史有余,于詩不足”“意亦可一言,而竟往復鄭重,乃以曲感人心。詩樂之用,正在于斯”[7]489。情感的表達可以直抒胸臆,通過往復回旋,一唱三嘆,使情感的體會更深入,感發(fā)人心,發(fā)揮詩歌的教化作用。這是強調詩歌的表現(xiàn)功能,言有盡而意無窮,可以引發(fā)人無限的聯(lián)想與思考,興觀群怨,無所不可。

        王夫之對杜甫“詩史”進行批評,認為某些詩失去了詩之本色,而不能感發(fā)、教化人心?!巴醴蛑畬τ谇叭恕娛贰f的批評,主要是不滿詩歌過分承擔歷史的功能以及詩歌與歷史的界限模糊等問題。他從辨體的角度,對詩歌和歷史做了嚴密的區(qū)分”[8]。在《唐詩評選》中,王夫之對杜甫現(xiàn)實性極強的詩歌也有大量的收錄,如《前后出塞》《新婚別》等。在評點中是從詩歌審美的角度出發(fā),如用韻、布局、諷刺性、創(chuàng)作風格等。王夫之認為,詩的本質是“道性之情”?!霸姷佬郧椤逼赜谠姼枰l(fā)人類的情感共鳴,從而發(fā)揮其教化世人的作用。

        (一)性、情、欲的區(qū)分

        把握“詩道性情”的含義,必須明確王夫之是在何種意義上使用“性情”的。

        詩以道性情,道性之情也。性中盡有天德、王道、事功、節(jié)義、禮樂、文章,卻分派與《易》《書》《禮》《春秋》去,彼不能代詩而言性之情,《詩》亦不能代彼也。[9]

        “性”是“情”的發(fā)端,產生何種情感根源于人性,情感則是人性的表達與表現(xiàn)形式?!柏懸嗲橐玻嗲橐?。情受于性,性其藏也,乃迨其為情,而情亦自為藏矣。藏者必性生,而情乃生欲,故情上受性,下授欲”[10]。王夫之在此對性、情、欲進行區(qū)分?!扒椤笔墙橛凇靶浴迸c“欲”之間的,“性”是人所共有之特征,“欲”乃一人一己之私欲。“性”“情”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而“欲”則局限于一人。所以王夫之的“詩道性情”所抒發(fā)的是發(fā)軔于心、起于性志的情感,“內極才情,外周物理”[11]。而不只是感于外物,受外物所制,只關注一己之所見所求。情感與欲望的區(qū)分在于“性”“情”是共通的,是經(jīng)世而可神遇的。王夫之對“性情”的重視實際上是對詩歌教化功能的再強調。之所以說哀音亂節(jié)、謾罵,是因為這些情感表達是針對一事一人而缺少共鳴。王夫之對性、情、欲的區(qū)分并非否定詩歌的情感表達功能,恰恰相反,“詩道性情”說的就是詩歌可以引起情感共鳴的作用。在根本上是與詩教相通的,詩教作用發(fā)揮的前提是詩可以“興觀群怨”,而不是沉湎于自己的情感世界。

        (二)“貞情”與“淫情”

        詩歌表達的情感應該是貞情。情由性而生發(fā)之后便具有獨立性,產生相應的欲望。若該情受攝于性并合乎性之本真,即為“貞情”;反之,情受于性但沉浸于外物遺忘其本性而產生欲,則謂之“淫情”?!耙?,非謂其志于燕媟之私也,情極于一往,泛傷而不能自戢也”[10]258,“淫情”之“淫”非色欲之淫,是“過甚”之意,是沉溺于一人之憂樂不可自控,汲汲于一己之窮困不可自拔。其所言“貞情”,“貞于情者怨而不傷,慕而不昵,誹而不以其矜氣,思而不以其私恩也”[10]186,是不囿于一我之榮辱喜悲,能夠合于人性而與人相通的。在王夫之看來,只有“貞情”才是性之情,“詩道性情”之情應該是“貞情”,“詩之教,導人于清貞而蠲其頑鄙”[10],這體現(xiàn)了對詩教傳統(tǒng)的溫柔敦厚之風的回溯。

        (三)“詩道性情”與杜詩

        在強調“詩道性情”的王夫之來看,杜甫的一些詩歌在表情達意上,或傷于直露,或傷于俗常,或沉湎于情感,過猶不及,并非他所提倡的“貞情”。王夫之對“詩道性情”的詩歌本質的回溯,是詩人和受眾兩個角度兼而有之的。對詩人的要求是有所言有所不言,使詩中所表達的情感留有可解讀、可想象的空間;對受眾來說,詩歌的作用不在領會詩人的個人感受,而是經(jīng)由詩歌獲得一種精神和審美的愉悅和提升,即“導人于清貞”。杜甫的部分詩歌不滿足王夫之對詩歌作用的要求,主要包括三個層面。

        其一,傷于直露者,比如“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微生沾忌刻,萬事益酸辛”(《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杜詩蘊含了強烈的政治性,能直言政治志向和諷刺當朝權貴也是莫大的勇氣和抱負。這是杜甫在創(chuàng)作中難以自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一般看來這是杜甫復雜情感的不同方面的呈現(xiàn)。王夫之則認為,“致君堯舜”不過是以忠孝裝飾門面,實則滿腹牢騷。既想要求取功名,又抱怨時運不濟,世道動亂,而沒用更進一步做出實踐或提出救世之法。結合王夫之的身世境遇,明末清初的戰(zhàn)爭動亂與安史之亂相比,都是君王蒙塵、百姓罹難。王夫之不僅奔走于抗清的前線,也參與過南明政權的運行。對南明政府失去信心后,王夫之著書立說,堅守自己的民族信念,鼓舞當時仍然從事抗爭的人民。杜甫的詩歌更多的是自己情感的直接表達,沒有教化世人的作用,傷于直露,意在于此。其二,傷于俗常者,如“長年三老遙憐汝,捩舵開頭捷有神。已辦青錢防雇直,當令美味入吾唇”(《撥悶》)、“庭前把燭嗔兩炬,峽口驚猿聞一個。白頭老罷舞復歌,杖藜不睡誰能那”(《夜歸》)。杜甫廣德年間以來有大量的“遣興”之作,為了消愁解悶,有以詩為戲的自娛自寬的創(chuàng)作。大量地使用俗語,寫至精到之處可謂出神入化,如“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也有一部分創(chuàng)作粗率無味,不堪入目,可謂得失參半。其三,沉湎于情感者,如“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鬢如絲”(《醉時歌》)、“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歲暮》)。杜甫遭遇安史之亂的時代劇變,兼之家道衰落,晚年更是貧困潦倒,空懷報國之志而無處施展,身世際遇漂泊無依,國家人民遭難罹亂,都是杜甫愁苦情感的現(xiàn)實來源。久久橫亙在心的苦悶難以紓解,便借助詩歌表達難以自抑的情感。郁郁不得志、年華虛度和憂國憂民同時存在,在具體詩句中則以自己的境遇為切入,表達家國的情感。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杜甫對自己寂寞悲慘生活的描繪,實際上與溫柔敦厚的情感表達已經(jīng)違背。

        王夫之對“詩道性情”的本質歸納既是對《詩經(jīng)》“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tǒng)的回溯,也為批評杜詩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即從讀者接受、情感共鳴的角度審視詩歌的情感表達。杜甫的情感表達深刻而豐富,但也濃烈而反復。這樣一種久久回旋的情感初讀頗能引人深思,但是久而久之就會有種無法自拔的閱讀體驗。這顯然與王夫之推舉的“導人于清貞”,給讀者以正面、積極的情感體驗是相悖的。

        四、結 語

        王夫之對杜詩頗多非議,尤其是古體詩,認為其不過是散圣、庵主之風,這與杜詩在歷史上的地位認知是有區(qū)別的。王夫之認為明詩只知學杜的創(chuàng)作和理論的傾向,將使詩歌的發(fā)展走向偏狹。分體裁來說,杜詩中的古體詩沒有繼承《詩經(jīng)》含蓄深婉的風格;近體詩尤其是七言律詩方面,杜詩的一騎絕塵也遮蔽了其他重要詩人的作品。王夫之的三本詩評選在選取三個時代最優(yōu)秀作品的基礎上,以《詩經(jīng)》為最高傳統(tǒng),歷述歌詩源流、厘清歷史脈絡。觀漢、魏以來詩歌之正變,引導詩歌以歸于正?!傲?jīng)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其對《詩經(jīng)》傳統(tǒng)的重視和再闡發(fā),并不限于“溫柔敦厚”的詩教論,也包括對詩別于史的詩歌獨特性的堅守。這正是王夫之杜詩批評的核心所在。

        猜你喜歡
        詩史王夫之杜詩
        夜讀(一)
        中學生報(2022年5期)2022-04-29 20:00:37
        百年詩史巨著——《百年詩頌》
        中華詩詞(2021年12期)2021-12-31 09:05:42
        “東亞漢詩史(多卷本)”簡介
        東疆學刊(2021年4期)2021-02-12 01:50:18
        王夫之《說文廣義》考訂《說文》析論
        篆刻杜詩記
        藝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清初杜詩研究二題——錢謙益《解悶》詩箋與仇兆鰲“四句分截”說
        長江學術(2016年4期)2016-03-11 15:11:29
        試論莊子對王夫之自然觀的深刻影響
        湖湘論壇(2016年6期)2016-02-27 15:24:19
        闡釋距離的微妙把握與闡釋體驗的差異性生成——以“杜詩”闡釋為例
        王夫之與儒家道德的轉型
        試論杜甫“詩史”在宋代的接受
        亚洲成a 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自偷自拍亚洲一区| 日本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边捏奶头一边高潮视频|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国产美女免费国产| 精品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好看的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毛片| 在线视频观看国产色网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欧美日韩一线| 亚洲av成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免费a级毛片永久免费| 国产艳妇av在线出轨| 亚洲精品女人天堂av麻| 免费a级毛片无码a∨蜜芽试看|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三级韩三级日产三级| 色老板美国在线观看|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 午夜爽毛片| 91偷自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另类综合区| 蜜桃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亚洲欧美高清不卡高清| 日韩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播放|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人妻哺乳奶头奶水|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蜜月|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高清| 99国产精品久久99久久久|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黑人xxxx又粗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