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凡予 圖石瑋
▲琴臺路,雖然是今人新修的街道,卻帶著濃厚的漢唐蜀風。這條帶著古風的浪漫街道,見證了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也是當下川劇演出、花會、燈會的舉辦地。
著名作家聶作平曾說過,“成都的街道數以百計,若以古雅和詩意而言,則莫過于琴臺路”。相比人們熟知的錦里、寬窄巷子、杜甫草堂,琴臺路似乎稍顯低調,但它身上具備的蜀風古韻,以及蘊藏的千古佳話,卻是獨樹一幟的。
琴臺路位于成都青羊區(qū)古建筑密集、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段,全長900 余米。這條道路以漢唐建筑風格為主,修建了許多仿古建筑群。北端路口有一座大型牌樓,蜀中書畫家豐中鐵寫有隸書“琴臺故徑”四字。南邊道路有不少石碑塑像:詩人流沙河在巨石上手書“古琴臺”三字;又有石碑群,鐫刻著詩詞名句;尤為獨特的,是一尊直徑4 米左右的“鳳求凰”青銅雕塑和一尊七弦琴石雕。
這些詩碑、雕塑,都與琴、曲相關,也都與一對著名的戀人相關。早在西漢時期,這里還不是今天的琴臺路,只有一對為愛情背離世俗觀念的才子佳人: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卓文君是蜀郡富商卓王孫的女兒,生得貌美,時有才名且精通音律,但她在未過門時丈夫便已去世,只得寡居家中。司馬相如是風度翩翩的文士,著名的琴人,但家境貧寒,在蜀郡求生。
一次卓王孫在家中大宴賓客,兩個背景完全不同的年輕人得以邂逅。司馬相如撫琴一曲《鳳求凰》捕獲了卓文君的芳心。但礙于世俗的門第觀念,門不當戶不對的他們本不應該相愛。但兩人心意已決,相約拋下一切私奔。
為了維生,出身富貴、才名斐然的卓文君在蜀地當壚賣酒,勉強度日;才華橫溢的司馬相如,在酒館中提壺洗碗看茶,無懼世人目光……一段佳話從此流傳下來,詩人杜甫也曾寫下《琴臺》一詩來贊美兩人的情誼。
后人追尋傳說而去,想要找到兩人當時的宅邸和司馬相如的撫琴臺?!端拇ㄍㄖ尽酚涊d:司馬相如宅在笮橋西二百步……內有撫琴臺。學者又據“漢代少城西南發(fā)展圖”中標注的笮橋位置,判斷宅子在今琴臺路南面東側、西校場一帶,而撫琴臺,與之相隔不遠,在青羊宮東面。于是,為了紀念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20 世紀80 年代末,青羊宮東面街區(qū)被改建成了如今的琴臺路。
兩千年時光飛逝,傳說中的種種細節(jié)可靠與否,難以考證,但琴臺路的風景仍然值得一覽。
“一步千年”“藝術園地”常用來形容琴臺路。這里最有特色的是一條漢石磚帶,貫穿整條琴臺路,磚帶由天然青石磚鋪筑而成,上面雕刻著中國已經面世的大多數漢畫像。隨著漢畫像而走動,腳底下是兩千多年前宴飲、舞樂、車馬出巡的畫面?!八囆g園地”可指琴臺路的川劇劇院梨園。經典戲曲、西蜀民間藝術輪番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