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康樂縣白王初中 甘肅 臨夏 731500)
在教育工作當中,教學思想對于教學行為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合適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和作用,在實際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進行探究式教學策略的運用,有利于初中生以化學領域的探索、研究方式進行學習和自我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初中生作為重要的主體進行學習和成長,符合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理念,后續(xù)初中生進行化學課程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會得到顯著提升,教師得以進行事半功倍的教學工作。所以,在接下來的文章中首先闡述探究式教學策略,其次分析探究式教學在初中化學中的優(yōu)勢,最后闡述具體的應用策略,希望對國內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起到一定的借鑒和引導作用。
所謂探究式教學模式、策略,就是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引導之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流程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和策略,從而很好地達到新課程標準中的認知目標和情感目標[1]。
并且近年以來,伴隨著國內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和深化,在歷年以來的化學中考當中出現了大量的科學探究性的試題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初中生的化學探究能力提出了嶄新且更高的要求。而目前來看,在傳統(tǒng)的初中化學課程教學工作過程中,學校教師普遍習慣性采取單一的、固化的、滯后的教學方式,目前來看,已經難以滿足現代初中生自身的化學學習需求,更為嚴重的是,有可能導致初中生應對高考能力逐漸降低,這對于初中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提升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2]。因此,在現代初中化學課程教育工作當中,需要重視探究式教學方式的運用,使得初中生可以在化學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思考、觀察,并且形成對應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從而起到很好的初中化學教學效果,從這一點上來說,初中化學教育與探究式教學策略的契合性較高。
初中生所處的時代背景、教育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其對于初中化學的學習需求也在同步產生變化,此時傳統(tǒng)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滯后性,難以滿足初中生學習需求[3]。而在采取探究式教學策略之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初中生的化學學習需求,具體來看,探究式教學在初中化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傳統(tǒng)初中化學課程教學工作過程中,學校、教師通常采取傳統(tǒng)的灌輸式、講述式教學方法,雖然可以保障教學效率,但是教學質量上的表現比較差,主要表現就是課堂教學相對枯燥和無聊,初中生的化學學習欲望、興趣大大降低,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會受到較大的阻礙。
而在實現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之后,能夠培養(yǎng)初中生良好的化學問題意識,在不斷的問題探究、分析、解決過程中,初中生會形成良好的、穩(wěn)定的學習體驗,化學課程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大的提升。同時探究式教學策略與新課程中、素質教育中的要求契合度較高,能夠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工作[4]。例如,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工作當中,可以鼓勵初中生多發(fā)言多提問,久而久之,初中生主體與化學知識內容的聯(lián)系能夠逐漸加深,后續(xù)初中生自身的獨特品格和解決化學問題實踐能力都會得到顯著提升,而這也正是初中化學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
以往初中時期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的一個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教學效率不高,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學模式相對單一,教師只進行相關的化學知識的灌輸、講解,然而初中化學知識理論存在著明顯的抽象性的特點,這導致初中生在實際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
而在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初中生是作為主體進行研究和學習的,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學習也會變得更加深刻。教師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層次性、遞進式的方式完成教學,促使初中生的化學學習效率快速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初中生的學習能力的不同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5],促使全班初中生都參與到化學學習當中,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初中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還可以避免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和問題。
初中化學知識存在著一定的抽象性的特點,這導致初中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而傳統(tǒng)初中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采取灌輸式、講述式的教學方式,這使得初中生的化學知識理解更為困難的同時,還會增加學習負擔,與當下的雙減政策要求也不契合。而在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之后,可以有效解決傳統(tǒng)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具體的應用對策如下所示:
在初中化學課程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最主要的一點在于給予學生探索、研究的機會,這是初中化學課程探究式教學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在初中化學的探究式教學過程中,需要科學合理地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從而為初中生的探索學習提供對應的機會。同時作為現代教育工作者,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同時具備多項教學技術的應用能力,包含多媒體的使用、實驗器材使用等等[6],這樣才能為初中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合理的問題情境。
例如,在初中化學常見的“酸堿反應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在實現酸堿中和的過程中,使用的PH試紙會出現什么樣的變化呢?”問題的出現,既可以明確課堂教學內容和主題,同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導初中生進行思考和分析。另外,在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可以將化學實驗內容融入其中,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將實驗過程真實地展示出來,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提問:“實驗的第二步是什么等等”,雖然問題相對簡單,即可以幫助學生回憶試驗環(huán)節(jié)也可以保證在學生實際操作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開展,課堂教學效率也會得到顯著的提升。除此之外,問題情境的引入,還可以使得初中生在化學課堂當中集中學習注意力,避免出現溜號等等負面情況[7]。
在化學學習和分析過程中,探究方式并不是唯一的,為了使得探究式教學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起到對應的效果和作用,教師還需要重視不同探究學習方法的運用。綜合來看,探究式教學法主要包含啟發(fā)式教學、總結歸納教學法和小組合作探究法等等,教師需要依據學生化學學情、學生參與興趣等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
例如,為了使得初中生全體都能夠參與到初中化學的探究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應用小組合作式的探究教學法,在應用之前,教師需要針對班級內的初中生進行調查和分析,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使得每一個初中生都能夠參與到探究式化學學習進程當中,同時,在小組探究學習過程中,為了使得初中生的整個探究過程進入到正軌,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一定的引導、指導,采取新時期小組合作的方式,使得初中班級內的初中生小組可以共同完成同一個課題內容,小組內有交流,班級內有分享[8],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一定的控制,避免小組合作成為學生“無序課堂”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營造積極地學習氛圍,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
當代初中化學應用探究式教學策略的過程中,對于初中化學教師也提出了嶄新且更高的要求,為了使得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效果得到保障,還需要重視初中化學教師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其中,初中化學教師需要重視堅持學習和自我提升,積極主動參與初中學校的相關培訓和再教育工作,除此之外還可以依據實際情況,開展一定的講座和座談會,促使新時期先進的、成功的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經驗、方法進入到初中學校當中,從而具體指導正式的初中化學教育工作,這有利于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快速取得效果,這一點對于國內初中化學教育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在現代初中化學課程教育工作當中,探究式教學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并且與當下的雙減政策和素質教育理念也具有會很好的契合性。因此,在國內后續(xù)的初中化學課程教育工作當中,不僅需要重視教學內容、教學資源的更新,同時還需要重視探究式教學策略的運用,同時依據實踐教學效果,開展持續(xù)性的優(yōu)化和完善,促使初中化學教育工作質量得到提升,并且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對于國內初中教育工作整體的發(fā)展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