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佳美,郝秀梅
(洛陽市中醫(yī)院 心血管一病區(qū),河南 洛陽 4710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居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升高,目前醫(yī)療衛(wèi)生資源供應存在失衡,無法完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故臨床迫切需要建立一種新型的醫(yī)療服務模式用于緩解醫(yī)療資源的供需矛盾[1]。健康管理是一種新型學科,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健康管理系統(tǒng)理論。健康管理服務可依據患者的健康檔案提供個體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幫助患者控制病情,減少醫(yī)療費用支出,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2]。冠心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我國約1 100萬人患有冠心病,且發(fā)病人數仍不斷增加,已成為危及公眾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用于冠心病患者的針對性健康管理較少?;诖?,本研究探討針對性綜合健康管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80例。觀察組男51例,女29例;年齡48~74歲,平均 (61.26±4.15)歲;病程2~10年,平均 (5.69±1.42)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2.36±2.64)年;高血壓31例,糖尿病24例,高脂血癥11例。對照組男48例,女32例;年齡50~75歲,平均(62.63±4.23)歲;病程2~11年,平均 (5.71±1.45)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2.28±2.71)年;高血壓30例,糖尿病26例,高脂血癥12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冠脈造影確診為冠心病;②病程>12個月;③心功能分級Ⅰ~Ⅱ級;④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肢體殘疾,生活不能自理;②認知障礙或神志異常;③腦卒后認知功能損傷;④意識不清;⑤參與其他研究;⑥不能接受隨訪觀察或中途退出研究。
1.3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健康教育,通過門診復診、電話隨訪等了解患者病情控制情況,及時解答患者疑惑,給予生活、飲食、運動、用藥指導。觀察組采用針對性綜合健康管理,具體為:①組建醫(yī)院及社區(qū)健康管理團隊,團隊由心血管醫(yī)師、專科護士及康復營養(yǎng)師組成。醫(yī)院健康管理團隊在院內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指導及咨詢,社區(qū)健康管理團隊負責上門隨訪,兩者共同完成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②為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檔案,收集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史、飲食偏好、生活習慣等,定期測量血壓、血糖、血脂等,評估存在的危險因素,在上門隨訪時針對其危險因素給予健康宣教,制定個性化健康干預方案,如血糖、血壓、血脂、用藥管理,運動干預、作息管理等。③建立冠心病控制小組微信群與健康管理公眾號,設置專人收集患者提出的問題,每周進行統(tǒng)一回復。每月組織1次關于冠心病健康管理的宣教活動,30 min/次。
1.4 觀察指標①采用健康行為能力量表 (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scale,SRAHP),從運動、健康責任、營養(yǎng)、心理安適方面評估患者的健康行為能力,分值越高則健康行為能力越好。②采用電子血糖儀檢測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水平,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③采用西雅圖心絞痛調查量表 (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共5個維度,分值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
1.5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健康行為能力干預前,兩組的SRAHP各項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的SRAHP各項評分升高,且觀察組SRAHP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SRAHP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的SRAHP評分比較(±s,分)
注:與該組干預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n 運動 健康責任 營養(yǎng) 心理安適干預前 觀察組 80 13.27±2.90 19.45±4.26 16.05±3.51 17.49±3.82對照組 80 13.64±2.98 19.91±4.40 16.48±3.63 17.84±3.92 t 0.796 0.672 0.762 0.572 P 0.427 0.503 0.447 0.568干預后 觀察組 80 18.57±4.06*25.86±5.67*23.78±5.22*22.76±4.92*對照組 80 16.45±3.61*22.71±5.02*21.14±4.60*20.31±4.48*t 3.490 3.720 3.394 3.293 P 0.001 0.000 0.001 0.001
2.2 血糖、血脂指標觀察組的FBG、TG、TC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血糖、血脂指標水平比較(±s,mmol/L)
表2 兩組的血糖、血脂指標水平比較(±s,mmol/L)
?
2.3 生活質量觀察組的軀體受限程度、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心絞痛發(fā)作情況、治療滿意度、疾病認知程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SAQ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的SAQ評分比較(±s,分)
?
健康管理是指對個人或群體健康危險因素進行綜合管理的過程,目的是引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高效地利用醫(yī)療衛(wèi)生資源,實現最大的健康效益[3]。健康管理模式的流程為收集信息→綜合評估→健康干預,且以品管圈活動形式不斷循環(huán),保持健康管理的動態(tài)循環(huán)[4]。我國健康管理模式表現形式為商業(yè)、醫(yī)院、社區(qū)模式,商業(yè)模式以健康保險為主,發(fā)展尚未成熟,無法承擔居民健康管理的需求;醫(yī)院模式為依靠醫(yī)院的醫(yī)療資源,建立體檢中心或服務站點等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然而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發(fā)展均衡性較差,難以大范圍普及;社區(qū)模式是最為常見的健康管理類型,其結合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可廣泛用于慢性疾病的防治,但部分社區(qū)衛(wèi)生醫(yī)師與護士受限于專業(yè)知識及技能,無法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健康管理服務[5]。本研究將醫(yī)院與社區(qū)模式結合,為冠心病患者提供針對性綜合健康管理服務,實現優(yōu)勢互補及醫(yī)療資源最大化管理。
健康行為是通過引導個體控制自身行為及情緒,增進個體健康潛能的活動[6]。健康行為能力高低與個人健康關系密切,健康行為能力較高者可更好地激發(fā)自身潛能,建立良好的健康行為模式[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RAHP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針對性綜合健康管理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為能力,促使患者重視自身健康,樹立正確的健康行為觀念。高血脂、糖尿病與冠心病的發(fā)生獨立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FBG、TC、TG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針對性綜合健康管理使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情況更好,其原因可能為健康管理模式注重對患者運動習慣及飲食習慣的糾正,有助于控制危險因素。SAQ是評價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工具。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AQ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針對性綜合健康管理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針對性綜合健康管理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為能力,控制危險因素,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