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偉,彭 妙,王 鑫,武芳芳
(1.湖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125;2.懷化市農業(yè)農村局,湖南 懷化 418000;3.湖南農業(yè)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茄科茄屬的1年生草本蔬菜作物,耐運輸,營養(yǎng)豐富,食用方式多樣,在我國有較大種植面積,在生產上多以育苗移栽為主,而培育適齡茄子壯苗是獲得優(yōu)質高產的基礎。漂浮育苗是近年來應用越來越普遍的育苗方式,是一種利用發(fā)泡育苗穴盤進行無土栽培育苗的技術[1],相較于傳統(tǒng)育苗床育苗具有管理簡便、出苗整齊、帶土移栽易活、可長距離運輸?shù)葍?yōu)勢,更能滿足種苗產業(yè)工廠化的發(fā)展需求[2-3];同時,可有效克服傳統(tǒng)土壤育苗存在的土傳性病害嚴重、蟲害與雜草較多、防除比較困難等弊病。湖南大部分地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是農業(yè)大省,茄子種植面積約4.67萬hm2,產量約186萬t。長沙等地早春茄子栽培面積較大,且可在4月份供應市場,在減緩湖南地區(qū)“春淡”影響和保障蔬菜供應多樣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為更好地促進湖南地區(qū)茄子產業(yè)的發(fā)展,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適宜湖南地區(qū)的茄子早春漂浮育苗技術,在生產應用中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現(xiàn)將相關技術點總結如下。
茄子漂浮育苗一般需選擇保溫良好的連棟溫室、塑料棚及小拱棚等,一般選背風向陽、水源方便、交通便利、容易平整的地塊,也可根據實際條件靈活處理。一般需保證育苗棚的溫度白天維持在18~25 ℃,晚間在15~20 ℃。漂浮池的長度可根據育苗棚的規(guī)格而定,一般在漂浮池兩端留100~150 cm的緩沖空間,寬度可根據選擇漂浮盤的規(guī)格而定,一般池寬為105~110 cm、深20 cm,池埂可采用紅磚、空心磚做成,或者采用下挖形成,用厚黑尼龍薄膜覆蓋整個池底和池埂,育苗前需檢查漂浮池是否漏水。
茄子漂浮育苗所采用的漂浮盤一般為72孔的聚苯乙烯塑料泡沫穴盤;新的漂浮盤不需要消毒,而使用過的漂浮盤則必須使用消毒劑消毒,一般可采用0.1%~0.5%高錳酸鉀液浸泡4 h,或者用1%~2%福爾馬林液噴濕后用塑料薄膜覆蓋24 h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育苗營養(yǎng)液可采用配制好的全營養(yǎng)元素育苗專用營養(yǎng)液肥,也可自行配制。自行配制時可選用復合肥(氮磷鉀比例為1∶1∶1),濃度為0.01%。一般在育苗前期不需要添加營養(yǎng)液,在育苗中后期時根據茄子幼苗生長狀況和漂浮池中的水量進行酌量添加。若健康幼苗葉片出現(xiàn)黃化現(xiàn)象,葉色呈現(xiàn)黃綠色或淡綠色,表明植株體內氮元素濃度低,可加施適量氮肥;若葉片顏色呈現(xiàn)暗綠色,植株生長緩慢且矮小,表明植物生長時缺少磷元素,可加施適量磷肥;若葉片上葉脈間先出現(xiàn)失綠,沿葉緣開始出現(xiàn)黃化,嚴重時出現(xiàn)壞死組織,表明植株生長過程中缺鉀元素,可加施適量鉀肥。育苗過程中需要防控營養(yǎng)液中青苔的生成,一般因育苗棚中溫濕度過高、舊育苗盤消毒不徹底,育苗池和育苗盤不配套都會造成營養(yǎng)液中藍綠藻的產生,預防青苔產生最關鍵因素是不讓苗池內的水見光,一般漂浮盤與漂浮池的間距在1~2 cm即可,既有利于搬運漂浮盤也可有效防止營養(yǎng)液見光,減少青苔產生,而當苗池內出現(xiàn)青苔時,按每標準苗床用7.5 g的CuSO4溶于水后,均勻地倒入苗池內進行青苔消滅。
育苗基質提供幼苗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及為蔬菜幼苗提供固定支撐作用[4],育苗基質必須具有足夠的孔隙度、養(yǎng)分和適宜的pH值范圍,漂浮育苗基質以輕質育苗基質為主,最好選用配制好的專用基質,有研究表明茄子育苗基質粒徑1~5 mm,水分含量30%~50%,孔隙度73%~89%,容重0.15~0.41 g/cm3,pH值5.5~6.8,有機質含量30.5%~52.6%,電導率≤900 mS/cm,速效氮612.9~830.1 mg/kg,速效磷61.6~103.4 mg/kg,速效鉀184.6~299.3 mg/kg,較為適合茄子生長[5-6]。目前國內有多家廠家生產專用漂浮育苗基質,可購買使用,也可自行配置,其主要原料為草炭、珍珠巖、蛭石,其體積比例為2∶1∶1;也可采用椰子殼、秸稈、鋸末等替代草炭進行育苗,不過其比例需要提前驗證以保證茄子幼苗的正常生長。
選用商品性優(yōu)良的品種或當?shù)氐闹髟云贩N,一般選擇活力高、色澤亮的茄子種子進行播種。如果種子發(fā)霉或活力下降等需提前進行發(fā)芽率試驗,驗證是否符合生產需求后再進行播種。
茄子種子在采種過程可能會遭受病原菌污染,未處理種子常攜帶病原菌,直播后易造成病害感染,造成巨大損失,因此,播種前需進行消毒處理。常見的消毒方式有溫湯浸種,茄子可采用50~55 ℃的熱水浸種20~25 min,水溫可以使用便攜式溫度計測定,也可簡單以2份開水、1份涼水對一起,“兩開一涼”可基本保證水溫在55 ℃左右,浸種過程中需持續(xù)攪拌種子使其受熱均勻;也可使用2%的H2O2消毒20 min或2%次氯酸鈉消毒30 min或0.1%的HgCl2消毒30 s,或采用適宜濃度的農用鏈霉素、五氯硝基苯、多菌靈及甲霜靈等進行消毒處理,消毒完成后用清水將種子沖洗干凈。
將消毒后清洗干凈的種子晾干水分后,進行播種,可采用全自動穴盤播種機或人工手動播種,一般在每個穴孔內的中央位置平放1粒種子,然后覆1層薄的營養(yǎng)土。注意營養(yǎng)土的厚度,太薄容易干種,造成出苗不齊,也易帶帽出土,太厚則出芽時間長,易導致種子周圍環(huán)境濕度過高造成爛種[7-8]。
茄子種子發(fā)芽適宜溫度25~30 ℃,低于15 ℃或高于35 ℃時種子不發(fā)芽。從出苗到真葉出現(xiàn),以保溫為主,如棚內溫度低于15 ℃,應及時采取保溫措施,而高于30 ℃時,應及時采取通風、換氣、遮陽、噴水等方法降溫,防止高溫燒苗,同時注意下午及時蓋膜。早春低溫育苗時如設施條件允許,可采用外源加熱設備進行熱量補充,也可采用漂浮池下填充發(fā)酵物產熱或通過提前曬水增溫以及減少播種初期漂浮池中水量提高基礎溫度,也可采用在漂浮池上方搭雙層拱膜、在育苗盤上覆蓋黑膜等措施保溫。育苗室濕度控制在90%以內,濕度一般不宜過大,采用無滴膜可以克服膜內側附著大量水滴的弊端,明顯降低濕度,且透光率比一般農膜高10%~15%,可有效防止幼苗弱光下徒長。育苗棚需經常通風換氣,保證空氣流通,以防止幼苗高溫徒長或低溫下幼苗猝倒及灰霉病等病害發(fā)生。
漂浮育苗的病蟲害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育苗室因空間相對封閉,散風時間短,空氣相對濕度常達90%~100%,容易引起幼苗葉面結露,育苗期間可能發(fā)生茄子猝倒病、病毒病、灰霉病、葉霉病、霜霉病、軟腐病等病害,發(fā)生嚴重時可使用低毒的化學殺菌劑對病原菌進行殺滅,比如可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疫病和灰霉病,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等。茄子幼苗主要以小型害蟲如蚜蟲、白粉虱、薊馬、斑潛蠅、紅蜘蛛等為害為主,可采用黃板、藍板誘殺害蟲,黃板可以用來誘殺蚜蟲、白粉虱、斑潛蠅和黃曲條跳甲,藍板可以用來誘殺薊馬;也可使用殺蟲劑進行害蟲殺滅,比如可使用1 500~2 000倍液5%的氟啶脲(抑太保)乳油噴霧殺滅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等,使用1 000~2 000倍液1%的阿維菌素乳油噴霧殺滅蚜蟲、小菜蛾、夜蛾等,或使用1 500~2 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噴霧殺滅蚜蟲、飛虱、葉蟬等[9]。
茄子壯苗標準為苗齡60~80 d,秧苗高度15~20 cm,展開7~9片真葉,葉片大且厚,葉色濃綠帶紫,莖粗且節(jié)較短,門茄現(xiàn)花蕾,土坨或營養(yǎng)缽完整,根系好,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
在茄子定植前1~2周內,要對茄子幼苗進行低溫煉苗和控制水分供應,以使其盡早適應定植環(huán)境。主要措施有降低溫度、減少澆水,使其經受低溫和干旱鍛煉,培育壯苗。這一時期的溫度白天控制在20 ℃左右,夜間8~17 ℃,地溫15 ℃左右,水分控制在以茄苗不萎蔫為準。煉苗后的茄子苗,應具有根系發(fā)達、白根多、苗健壯等特征,可有效提高苗的抗干旱及耐低溫等逆境生存能力,提高大田移栽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