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培養(yǎng)“一分鐘”的感覺,就先準備一個碼表,不是有碼表功能的手表,而是要運動比賽所使用的正式碼表才好。不用買太貴的碼表,但是數(shù)字跟按鈕越大越方便。經(jīng)常在桌上擺碼表,就可以開始你的碼表人生了。
事實上,碼表非常適合用來念書和工作。如果約會的時候拿出碼表,應該很糟糕吧,因為約會并不講求效率。但是念書跟工作基本上就是要追求效率,所以反過來說,我覺得念書和工作的時候,如果桌上沒有碼表,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我甚至認為,所有企業(yè)的所有員工都應該隨身攜帶碼表才對。
如果沒有時間觀念,應該就無法高效工作,所以上班族應該都會排定行程,例如“上午要做這個,下午要做那個”“幾點到幾點要做什么”之類的,要不然就是“幾月幾日要交貨”的大行程。
但是我認為,上午下午的半天單位,或是短一些的小時單位,都還是太長了點。很多人知道最后期限是何時,但是不會以分鐘、甚至秒鐘為單位來注意自己工作了多久。幾乎沒有人會注意自己已經(jīng)失去了15分鐘的時間,所以大家總是漫無目的地摸魚鬼混。
如果能使用碼表,工作速度就一定會加快。只要看到時光在眼前飛逝,自然會提高使用時間的密度,解決問題的速度也會更快。就像“限時作答”一樣,聽到時間有限,斗志就會提升,挑戰(zhàn)時間極限的快感會加快學習回路的效能。
對一個人說“做快一點啦”,他也不會特別有斗志,但眼看著時間慢慢縮短卻會讓人覺得興奮。所以,看著時間流逝,就能讓人想加速完成工作。擁有明確的時間意識,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武器。而且,只要習慣使用碼表,在沒有碼表的時候,時間感也會更敏銳。你會主動思考“這段時間是不是浪費了?”“我是不是太多嘴了?”,等等。這就是時間上的“豐田守則”:無浪費、無勉強、無懈可擊。
總之,碼表確實能夠強力刺激人的時間意識。我認為,現(xiàn)代人沒有注意到這點實在太可惜了。請在進行各種活動之前先按下碼表,計算時間。開始習慣使用碼表吧!這么做,就能慢慢提升你的時間意識。
(選自《思維與智慧》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