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虹
·臨床論著·
利拉魯肽聯(lián)合恩格列凈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田曉虹*
(施市中心醫(yī)院 內(nèi)分泌腎病內(nèi)科 湖北 恩施 445000)
目的:探討利拉魯肽聯(lián)合恩格列凈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間收治的95例T2DM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7例給予恩格列凈治療,觀察組48例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利拉魯肽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胰島功能、炎癥水平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jié)果: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3.75%)高于對照組(78.63%)(P<0.05);觀察組空腹胰島素(Fasting insulin FINS)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低于對照組,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Insulin secretion index HOMA-β)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以及白介素1β(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L-1β)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惡心、嘔吐、低血糖、頭暈的總發(fā)生率(14.56%)和對照組(10.65%)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利拉魯肽聯(lián)合恩格列凈通過改善T2DM患者胰島功能,降低炎癥反應,進而提高臨床療效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2型糖尿??;利拉魯肽;恩格列凈;胰島功能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是臨床常見的糖尿病,降低血糖水平是臨床治療該疾病最主要的手段,恩格列凈是臨床治療T2DM的新型鈉-葡萄糖協(xié)同轉(zhuǎn)運蛋白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劑,通過阻斷腎臟對葡萄糖的再吸收而達到降糖效果,但該藥物的降糖效果受飲食、運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單一使用該藥物遠期降血糖效果較差,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導致臨床療效不盡人意[1-2]。利拉魯肽是一種人胰高糖素樣肽-1(GLP-1)類似物,具有促進機體分泌胰島素的作用,將其用于T2DM患者可能會更有效。基于此,我院進行利拉魯肽聯(lián)合恩格列凈對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的研究,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經(jīng)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間收治的95例T2DM患者分為對照組(n=47)和觀察組(n=48)。納入標準:(1)符合T2DM的診斷標準[3];(2)無嚴重糖尿病并發(fā)癥;(3)入院前無降糖類藥物服用史。排除標準:(1)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2)合并有甲亢等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者;(3)伴有肝腎等重要器官器質(zhì)性病變者;(4)失訪者。對照組男24例,女23例;年齡55~71歲,平均年齡(61.45±3.27)歲;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32±1.73)年;BMI22~27(kg·m2)-1,平均BMI(24.42±2.22)(kg·m2)-1。觀察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56~70歲,平均年齡(61.23±3.38)歲;病程3~9年,平均病程(6.54±1.68)年;BMI22~27(kg·m2)-1,平均BMI(24.19±2.14)(kg·m2)-1。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以及BMI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取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兩組均予以飲食、運動、藥物、血糖檢測以及健康教育知識指導的護理干預。對照組予以恩格列凈治療(歐唐靜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 國藥準字J20171073 規(guī)格10mg/片),每天早晨空腹口服,每次一片,每日一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利拉魯肽注射液治療(諾和力 諾和諾德制藥 國藥準字J20160037 規(guī)格3 mL:18 mg),經(jīng)皮下注射給藥,初始劑量為0.6 mg?d-1。至少1周后,劑量應調(diào)整劑量至1.2mg?d-1,但每日最大劑量不得超過1.8 mg。兩組患者均持續(xù)用藥6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胰島功能、炎癥水平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3.1 臨床療效[4]
治療后,根據(jù)空腹血糖下降水平分別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下降大于29%為顯效,下降在10%~29%之間則為有效,小于10%或者無變化甚至加重者則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X100%。
1.3.2 胰島功能
治療前后,抽取3mL肘部空腹靜脈血,將所抽取血液置于血清分離管中靜置10分鐘,然后采用3000 rpm的轉(zhuǎn)速將血液進行離心處置,將離心處理后的血液運用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檢測空腹胰島素(Fasting insulin FINS)水平,運用穩(wěn)態(tài)模型法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FINS×FBG)/22.5;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Insulin secretion index HOMA-β)=20×FINS/(FBG-3.5)。
1.3.3 炎癥水平
治療前后,抽取3mL肘部空腹靜脈血,將所抽取血液置于血清分離管中靜置10分鐘,然后采用3000 rpm的轉(zhuǎn)速將血液進行離心處置,將離心處理后的血液運用酶聯(lián)免疫分析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以及白介素1β(Tumor necrosis factor-αI L-1β)水平。
1.3.4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治療期間觀察兩組患者惡心、嘔吐、頭暈以及低血糖發(fā)生率。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3.75%)高于對照組(78.63%)(P<0.05),見表1。
治療前兩組患者HOMA-IR、FINS、HOM-β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HOMA-IR、FINS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HOMA-β均上升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表2 兩組胰島功能對比 (±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