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壽江
湖北這片紅色大地,走出了235 位新中國開國將帥。
從湖北走出、在湖北工作過的開國將軍,有著怎樣的革命故事?今年5 月,湖北日報政治新聞中心派出多路記者,分赴省內(nèi)多地展開尋訪,探求開國將軍們一生堅定跟黨走的紅色密碼。
從5 月27 日起,湖北日報在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專版推出“走近開國將軍”系列報道。
系列報道主題重大,切口小,內(nèi)容純正可讀、極富感染力。筆者試從“小切口”展現(xiàn)“大主題”角度作分析梳理。
“走近開國將軍”系列報道,單看欄題就知道,是建黨百年主題報道。問題是,每一位開國將軍的戰(zhàn)斗故事、革命故事、紅色傳奇,都有大量的文史資料記載,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如何在前人浩如煙海的著述基礎上,擷取浪花一朵朵,講好將軍們的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出色完成稿件采寫任務?
承擔系列報道采寫任務的湖北日報政治新聞中心的記者們,深刻踐行“四力”,分赴省內(nèi)多地實地探訪,向黨史專家求證、查閱文史資料、反復核校,力求挖掘開國將軍身上鮮為人知的革命故事和豐富細節(jié)。
在位于大悟縣新城鎮(zhèn)的徐海東大將故里,工作人員向記者詳細講述徐海東雪中送炭、拿出5000 塊大洋支援中央紅軍的故事。在這里,記者采訪到我省黨史工作者多方核實的最新統(tǒng)計——徐海東大將親屬為革命犧牲者達73 人,其中近親27 人,讓人淚目。
在麻城市乘馬崗鎮(zhèn)石槽沖村開國大將王樹聲祖屋,村民告訴到訪的記者,這座房子被國民黨軍隊和地主還鄉(xiāng)團燒過7 次!在這里,記者采訪到青年王樹聲大義滅親、將破壞革命的親舅爹五花大綁送到縣城關押的經(jīng)過,王樹聲靠“三支半槍”起家走上革命武裝斗爭之路的紅色傳奇,令人感佩。
在紅安縣王近山故居,記者看到一批批參觀學習者慕名而來。在這里,記者采訪到王近山率部靈活捕捉戰(zhàn)機殲滅敵人的故事,在無法跟上級取得聯(lián)系的情況下,王近山在敵人眼皮底下打了一個伏擊戰(zhàn),全殲日軍戰(zhàn)地觀戰(zhàn)團,被毛澤東稱贊“了不起”。王近山故居工作人員介紹,王近山是熱播電視劇《亮劍》中李云龍的主要原型,這場戰(zhàn)役,在《亮劍》中被藝術再現(xiàn)。
在松滋賀炳炎將軍紀念館,工作人員向記者深情講述,賀將軍在戰(zhàn)場中彈,右臂受傷,危及生命,沒打麻藥,忍著劇痛做截肢手術,這份堅毅和勇敢,讓人肅然起敬。
在武漢,開國少將方槐之孫、武漢第十八干休所所長方烈回憶,爺爺方槐在世時,視一本黨證若生命,將軍對黨的忠誠和信仰讓人動容。
記者們現(xiàn)場采訪到的這些“細枝末節(jié)”,可敬可佩,為后期稿件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增添了主題報道的可讀性和感染力。
采訪歸來,寫作稿件時,注重“以小見大”,小切口反映大主題。
系列報道一共5 篇,“以小見大” 首先主體體現(xiàn)在對細節(jié)的選擇和運用上,用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小故事”,真實再現(xiàn)將軍們的初心與本色。
在《開國大將王樹聲——三支半槍鬧革命 九死一生向蘇區(qū)》一稿中,記者集中筆墨寫了“大義滅親的‘秀才’”“半路撿來的‘女婿’”“淚流滿面的‘兒子’”3 個打動人心的故事,感人至深。在《開國中將王近山——“亮劍”精神永不磨滅》一稿中,重點寫了將軍在抗日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時期,敢于亮劍,指揮作戰(zhàn),殲滅敵人,羸得艱苦卓絕的勝利的戰(zhàn)斗故事。在《開國大將徐海東——滿門忠烈,73位親屬為革命捐軀》一稿中,主要寫將軍 “雪中送炭,5000 塊大洋支援中央紅軍”和“胸懷坦蕩,三次主動要求降職降銜”的感人故事。在《“獨臂將軍”賀炳炎——不打麻藥截右臂,毛主席特批“不敬禮”》一稿中,除了重點寫將軍戰(zhàn)場中彈受傷沒打麻藥忍著劇痛做截肢手術的經(jīng)過和細節(jié)外,還詳細介紹了將軍少時隨父參軍、智救指揮部的戰(zhàn)斗故事?!都垙埻噬跣挠礼v,開國將軍方槐——一本黨證珍若生命》一稿中,則以一本跨越84 年時光的黨證切入,重點講述將軍組織起草制定了新中國開國大典的空中受閱計劃,并親自駕機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的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
湖北日報“走近開國將軍”系列報道版面圖
其次,“以小見大” 也集中反映在標題的制作之上。比如,“獨臂將軍”賀炳炎一稿中,直接將“不打麻藥截右臂”入題,語言凝練,句短意長,一下就抓住了讀者的“眼球”。
再者,系列稿件在報紙呈現(xiàn)時,同樣注重“以小見大”。比如,每篇稿件都配發(fā)了一句將軍生前說過或者寫過的精短的話,變體放在將軍照片附近版面,這句話往往成為全文的點晴之筆。比如,摘自王近山中將寫給二兒子王巖的信中的“在任何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都不動搖”這句話,詮釋的正是將軍身上勇往直前、敢啃硬骨頭的亮劍精神。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 周年。湖北作為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早在今年2 月,湖北日報推出慶祝建黨100 周年大型主題報道 “初心百年——荊楚大地的追尋”,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和眾多“00 后”大學生組成21 路采訪小組,分赴省內(nèi)各地,追尋紅色記憶,重溫初心使命。該組大型主題報道經(jīng)報、端、網(wǎng)、微等全媒體推出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承擔該組報道任務的全媒記者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5 月初,經(jīng)過思想碰撞,編輯部決定推出“走近開國將軍”系列報道,探尋開國將軍堅定跟黨走的初心密碼。
“走近開國將軍”系列報道一經(jīng)見報,迅速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有網(wǎng)友專門給湖北日報“評報”欄目撰文,點贊系列報道中的相關篇目?!吨袊侣劤霭鎻V電報·傳媒周刊》主辦的“傳媒瞭望”微信公眾號,將“走近開國將軍”系列報道作為建黨百年主題報道的典型案例予以推介。
在專欄報道的基礎上,記者們整理了14 位開國將軍的故事,刊發(fā)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一百周年特刊”(7 月1日T08 版《鐵血軍魂 將星閃耀——荊楚大地走出的開國將軍》)。
“初心百年——荊楚大地的追尋”和“走近開國將軍”兩組主題報道之所以受到社會多方肯定好評如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兩者都注重故事性、可讀性——緊扣時代脈搏,通過一個個鮮活的生動的小故事,用通俗的接地氣的文字寫作成稿,“小切口”精彩演繹“大主題”,進而打動萬千讀者。從“小切口”展現(xiàn)“大主題”角度來看,兩組主題報道在采寫編輯和包裝呈現(xiàn)上堪稱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