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鳳,周小花,董 平
(上海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藥學部,上海 201508)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為人類感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嚴重傳染病。HIV 主要侵犯人體免疫系統(tǒng),導致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缺陷,最終引發(fā)機會性感染[1],這也是HIV 陽性人群首次就診的常見原因,以及患者住院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約有1/3的住院HIV 陽性人群存在嚴重細菌感染[2],其中肺部細菌感染是AIDS 患者的臨床常見合并癥,病死率較高[3-4]。目前,關(guān)于AIDS 并肺部感染(尤其是細菌性感染)患者的抗菌藥物、住院時間及費用等方面的分析報道較少。我院作為上海市唯一收治AIDS 患者的定點醫(yī)院,其臨床數(shù)據(jù)有一定代表性。本研究中對我院收治的AIDS 并細菌性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18 版)》[1]和《中國成人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 年版)》[5],相關(guān)診斷標準;年齡≥18 歲;發(fā)生細菌性肺部感染;住院目的為治療細菌性肺炎。
排除標準:AIDS 并結(jié)核病或肺結(jié)核分枝桿菌感染;妊娠期;合并其他嚴重機會性感染;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及腫瘤;院內(nèi)感染。
病例選擇與分組:以醫(yī)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AIDS 并細菌性肺炎的患者231 例為觀察組,以同時段內(nèi)我院收治的單純細菌性肺炎患者335 例為對照組。根據(jù)CD4+T 細胞計數(shù)(見表1)將觀察組進一步分為低水平組(≤200 μL-1,196 例)和高水平組(>200 μL-1,3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1 AIDS 并細菌性肺炎患者的CD4+T 細胞計數(shù)(n =231)Tab.1 CD4+T cell count of patients with AIDS complicated with bacterial pneumonia(n =231)
表2 高水平組和低水平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the patients′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high-level group and the low-level group
收集231 例AIDS 并細菌性肺炎患者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工作情況、戶籍等一般資料,以及CD4+T 細胞計數(shù)、細菌性肺炎治療藥品品種、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藥品費用、抗菌藥物費用、轉(zhuǎn)歸等臨床資料。同時收集同時段我院收治的非AIDS 細菌性肺炎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和藥品費用。
共涉及藥品13 類、24 種,其中靜脈注射藥物16 種(66.67%),口服藥物8 種(33.33%);β -內(nèi)酰胺類/β-內(nèi)酰胺酶抑制劑類使用最多,碳青霉烯類其次,見表3。
表3 AIDS 并細菌性肺炎患者所用抗菌藥物分布(n =396)Tab.3 Distribution of antibiotics used in patients with AIDS complicated with bacterial pneumonia(n =396)
結(jié)果見表4。
表4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費用比較(± s)Tab.4 Comparison of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
表4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費用比較(± s)Tab.4 Comparison of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
24 種抗菌藥物中,低、高水平組分別使用24 種、14種藥品,詳見表5(僅統(tǒng)計兩組均使用的藥品)。β -內(nèi)酰胺類/β-內(nèi)酰胺酶抑制劑和碳青霉烯類使用占比均占各組的前2 位。除左氧氟沙星片和磷霉素注射液外,其余12 種藥品兩組使用率相當(P >0.05)。高低水平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總費用、藥品總費用及抗菌藥物費用比較見表6。
表5 高低水平組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比較[例(%)]Tab.5 Comparison of antibiotics use in the high-level group and the low-level group[case(%)]
表6 高低水平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總費用、藥品總費用及抗菌藥物費用比較(± s)Tab.6 Comparison of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total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total drug cost and antibiotics cost between the highlevel group and the low-level group(± s)
表6 高低水平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總費用、藥品總費用及抗菌藥物費用比較(± s)Tab.6 Comparison of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total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total drug cost and antibiotics cost between the highlevel group and the low-level group(± s)
觀察組患者痊愈55例(23.81% ),好轉(zhuǎn)154 例(66.67%),無好轉(zhuǎn)22例(9.52%),CD4+細胞均值分別為87.48,153.25,122.34 μL-1,表明轉(zhuǎn)歸結(jié)果與CD4+T 細胞計數(shù)無相關(guān)性。
AIDS 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常合并多種機會感染,其中以肺部感染最常見(約占50%),肺部感染常是HIV 感染患者的首發(fā)癥狀,通常也是致死的重要原因[6-7]。HIV 進入人體后主要侵犯CD4+T 細胞并使其減少,而≤200 μL-1是疾病進展到AIDS 期的標志。有研究證實,無論CD4+T 細胞計數(shù)多少,HIV 感染者均可發(fā)生細菌性肺炎,其發(fā)病率與CD4+T 細胞計數(shù)呈負相關(guān)[8]。
觀察組患者有以下特點:1)男性患者數(shù)約為女性的10 倍,可能與我國HIV 感染者中男男性行為占比越來越大有關(guān)[9]。2)合并患者的CD4+T 細胞計數(shù)多不超過200 μL-1,以<50 μL-1的發(fā)生頻率最高,說明細菌性肺炎在AIDS 中與CD4+T 細胞水平相關(guān),這與魏艷艷等[10]和竇艷云等[11]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提示AIDS 患者CD4+T 細胞≤200 μL-1尤其是<50 μL-1時應(yīng)隨時警惕可能出現(xiàn)肺部感染。轉(zhuǎn)歸結(jié)果與CD4+T 細胞計數(shù)無相關(guān)性,原因可能與AIDS 患者病情較復(fù)雜,轉(zhuǎn)歸受多因素的影響有關(guān)。3)抗菌藥物選用均在合理范圍,較常用的β-內(nèi)酰胺類/β-內(nèi)酰胺酶抑制劑和碳青霉烯類均為廣譜抗菌藥物,符合“明確診斷前盡量采用廣譜抗菌藥物,確診后再使用敏感抗菌藥物”的臨床共識[12]。頭孢哌酮舒巴坦使用最多,其中頭孢哌酮為第3 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對克雷伯菌屬、大腸埃希菌、傷寒沙門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球菌等有良好作用,對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中等,舒巴坦為廣譜β-內(nèi)酰胺酶抑制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多數(shù)革蘭陰性桿菌有強效抑制作用。兩者同用,抗菌活性較單用頭孢哌酮升高3 倍。孫杰蓮[13]的研究顯示,頭孢哌酮舒巴坦單用對AIDS 并細菌性肺炎患者的臨床有效率較高,其次為美羅培南。楊萱等[12]的研究證實,AIDS 并細菌性肺炎患者70%為革蘭陰性菌感染,其中43%的菌株為耐藥菌株。馬榮偉等[14]的研究顯示,美羅培南對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革蘭陰性桿菌的清除率居第1 位,但本研究缺乏對病原菌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需進一步證實病原菌與抗菌藥物選用的關(guān)系。藥物的選用需根據(jù)患者的年齡、基礎(chǔ)疾病、疾病嚴重程度、肝腎功能、既往用藥、藥物敏感性等情況分析最有可能的病原并評估耐藥風險,選擇恰當?shù)目垢腥舅幬锖徒o藥方案[5]。本研究中僅發(fā)現(xiàn)左氧氟沙星片和磷霉素注射液使用率與CD4+T 細胞計數(shù)有相關(guān)性,也可能跟高水平組病例少而導致統(tǒng)計分析產(chǎn)生誤差有關(guān),有待后續(xù)研究。4)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和藥品費用均明顯高于對照組。AIDS是我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目前尚無有效治愈藥物,一旦感染則意味著終身負擔,雖然國家免費提供AIDS 抗病毒治療,但AIDS 患者比非AIDS 患者更易出現(xiàn)機會感染,具有較高的就醫(yī)經(jīng)濟風險[15-16]。張夏燕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CD4+T 細胞計數(shù)水平越低,醫(yī)療費用越高,與本研究結(jié)果相似。CD4+T 淋巴細胞計數(shù)水平是判斷患者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標,計數(shù)水平越低,人體免疫功能越差,越易并發(fā)其他機會性感染,醫(yī)療費用隨之增加。
綜上所述,AIDS 患者的CD4+T 細胞計數(shù)降至200μL-1時需警惕機會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一旦發(fā)生細菌性肺炎應(yīng)及時給予廣譜抗菌藥物,推薦使用β-內(nèi)酰胺類/β-內(nèi)酰胺酶抑制劑和碳青霉烯類,CD4+T 細胞水平越低,治療所需時間越長,費用尤其是抗菌藥物費用越高,應(yīng)進一步擴大宣傳、檢測和治療覆蓋面,以期盡早發(fā)現(xiàn),盡快給予抗病毒治療,維持患者的免疫功能,進而降低AIDS 醫(y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