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鑫,唐 芳,馬武開,蘭維婭,將 總,樊 梅,金澤旭
(1.貴州中醫(yī)藥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2;2.貴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貴州 貴陽 550003)
類風濕關節(jié)炎(RA)屬自身免疫性疾?。?],治療該病的西藥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劑、糖皮質(zhì)激素及非甾體類抗炎藥等,藥品不良反應較大[2-4],中醫(yī)藥治療RA 療效確切,在緩解臨床癥狀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等方面表現(xiàn)出一定優(yōu)勢[5-7]?,F(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腰痛寧膠囊有調(diào)節(jié)免疫、抗炎、鎮(zhèn)痛等作用[8-9],治療RA 療效較好[10]。腰痛寧膠囊治療RA 在改善實驗室指標及安全性方面的研究結果不一致,本研究中對其治療RA 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進行Meta 分析,以探討腰痛寧膠囊治療RA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F(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使用腰痛寧膠囊治療RA 的隨機對照試驗,不限制是否采用盲法;試驗組使用腰痛寧膠囊或聯(lián)合與對照組相同的方法治療,對照組采用其他藥物(或外治法)治療;結局指標包括臨床總有效率。
排除標準:研究內(nèi)容重復發(fā)表;藥理學研究或動物實驗;個案報道,綜述,專家經(jīng)驗。
1.2.1 文獻檢索
中文文獻檢索數(shù)據(jù)庫包括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萬方數(shù)據(jù)庫(WanFang)、維普數(shù)據(jù)庫(VIP),英文文獻檢索數(shù)據(jù)庫包括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檢索時限均為自建庫起至2019 年10 月31 日。中文檢索關鍵詞為“腰痛寧膠囊”“類風濕關節(jié)炎”,英文檢索關鍵詞為“Yaotongningcapsule”“rheumatoidarthritis”。
1.2.2 數(shù)據(jù)提取
采用EndNote X9 文獻管理軟件進行文獻整理及數(shù)據(jù)提取。由2 名研究員獨立整理數(shù)據(jù),若有分歧則通過討論或經(jīng)由第3 名研究員決定。
1.2.3 文獻質(zhì)量評價
采用Cochrane 5.1.0 版數(shù)據(jù)庫“偏倚風險評價”工具,從以下方面評估納入文獻的方法學質(zhì)量:1)隨機方法;2)是否實施分配方案隱匿;3)是否使用盲法;4)所得結果數(shù)據(jù)是否完整;5)是否選擇性報道研究結果;6)其他偏倚風險,如基線期平衡與否、有無利益關系等。
采用Rev Man 5.3 軟件分析。二分類資料采用比值比(OR),連續(xù)變量采用均數(shù)差(MD)或標準化均數(shù)差(SMD),各效應量均以95%置信區(qū)間(95% CI)表示。各研究間如有異質(zhì)性(P>0.1,I2≤50%),則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如無異質(zhì)性(P≤0.1,I2>50%),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并進行亞組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共檢索獲得相關文獻36 篇,最終納入5 篇[11-15],均為中文文獻,共納入患者376 例。僅1 篇研究[11]提及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其余均未具體描述隨機分組方法;所有文獻均未實施盲法和分配方案隱藏,納入研究基本情況及偏倚風險評價見表1 和圖1。
圖1 偏倚風險評價Fig.1 Bias risk assessment
表1 納入研究基本信息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有5 篇文獻[11-15]報道,涉及患者304 例,各研究間無異質(zhì)性(P =0.43,I2=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OR =6.57,95% CI(3.46,12.47),P <0.000 01]。亞組分析結果顯示,腰痛寧膠囊單用[OR =10.10,95% CI(4.29,23.76),P <0.000 01]和 聯(lián) 用[OR =3.34,95% CI(1.22,9.18),P =0.02]的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詳見圖2。
圖2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Meta 分析森林圖Fig.2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有3 篇文獻[13-15]報道,涉及患者244 例,各研究間有異質(zhì)性(P <0.000 01,I2=93%),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晨僵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SMD =-1.17,95% CI(-2.24,-0.10),P =0.03]。亞組分析結果顯示,單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患者晨僵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SMD =-1.90,95% CI(-2.37,-1.42),P <0.000 01],聯(lián)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患者晨僵時間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SMD =-0.80,95% CI(-2.18,0.58),P =0.25]。詳見圖3。
圖3 兩組患者晨僵時間Meta 分析森林圖Fig.3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The morning stiffness time in the two groups
有2 篇文獻[13,15]報道,涉及患者164 例,研究間無異質(zhì)性(P =0.65,I2=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15 m 步行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MD =-1.92,95% CI(-2.75,-1.10),P <0.000 01]。亞組分析結果表明,單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患者15 m步行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MD =-1.91,95% CI(-2.74,-1.08),P <0.000 01],聯(lián)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患者15 m 步行時間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MD =-4.36,95% CI(-15.06,-6.34),P =0.42]。詳見圖4。
圖4 兩組患者15 m 步行時間Meta 分析森林圖Fig.4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The 15 m walking time in the two groups
有2 篇文獻[13-14]報道,涉及患者180 例,研究間無異質(zhì)性(P =0.68,I2=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CRP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MD =-8.22,95%CI(-10.88,-5.55),P<0.000 01]。亞組分析結果顯示,單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患者[MD =-9.89,95% CI(-18.31,-1.47),P =0.02]及聯(lián)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患者[MD =-8.03,95% CI(-10.84,-5.22),P <0.000 01]CRP 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詳見圖5。
圖5 兩組患者C 反應蛋白水平Meta 分析森林圖Fig.5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The CRP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有2 篇文獻[13-14]報道,涉及患者180 例,研究間無異質(zhì)性(P =0.55,I2=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RF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MD =-9.07,95% CI(-13.73,-4.41),P =0.000 1]。亞組分析結果顯示,單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患者RF 水平與對照組比無明顯差異[MD =-3.55,95% CI(-22.45,15.35),P =0.71],聯(lián)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患者RF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MD =-9.43,95% CI(-14.24,-4.62),P =0.000 1]。詳見圖6。
圖6 兩組患者類風濕因子水平Meta 分析森林圖Fig.6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The rheumatoid factors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有2 篇文獻[13-14]報道,涉及患者180 例,研究間有異質(zhì)性(P =0.09,I2=64%),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ESR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MD =-7.07,95% CI(-16.04,1.91),P =0.12]。亞組分析結果顯示,單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患者ESR水平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MD=-1.26,95% CI(-11.27,8.75),P =0.81],聯(lián)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患者ESR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MD =-10.68,95% CI(-15.26,-6.1),P <0.000 01]。詳見圖7。
圖7 兩組患者血沉水平Meta 分析森林圖Fig.7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The ESR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有3 篇文獻[12-14]報道,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白細胞計數(shù)下降等,均在對癥治療后消失。各研究間無異質(zhì)性(P =0.36,I2=3%),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當[OR =0.72,95% CI(0.29,1.81),P =0.49]。亞組分析結果顯示,單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患者[OR =1.00,95% CI(0.30,3.38),P =1.00]及聯(lián)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患者[OR =0.46,95% CI(0.11,1.98),P =0.30]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詳見圖8。
圖8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Meta 分析森林圖Fig.8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對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RF 的總有效率繪制倒漏斗圖(圖9),進行潛在性發(fā)表偏倚分析。倒漏斗圖顯示不對稱,提示納入文獻存在一定發(fā)表偏倚,可能與本次Meta 分析納入文獻樣本量小、部分陰性結果研究未發(fā)表相關。
圖9 總有效率發(fā)表偏倚分析Fig.9 Publication bias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A 屬中醫(yī)“痹病”范疇,傳統(tǒng)中醫(yī)學認為,風、寒、濕三邪雜至合而為痹也,痹病日久入絡,治療原則當以“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為主[16-18]。腰痛寧膠囊是臨床治療RA 的常用中成藥[19],方中馬錢子可通絡、消腫、止痛,配以全蝎增加其通絡、止痛之功效,二者共為君藥;乳香辛香走躥、善活血散瘀止痛,沒藥行氣活血,兼?zhèn)浠鲋雇粗πВ矠槌妓?;土鱉蟲、僵蠶散結消腫,川牛膝活血通絡、強筋健骨,蒼術祛風濕,麻黃通滯散寒,共為佐藥;再配伍使藥甘草以調(diào)和諸藥;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散寒通滯、溫經(jīng)通絡之功效。有研究表明,RA 為眾多因素引起的全身性自身免疫反應性炎癥。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腰痛寧膠囊有調(diào)節(jié)免疫、抗炎、鎮(zhèn)痛等作用,能發(fā)揮多靶點抗炎作用[10,20-21]。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在縮短晨僵時間和15 m 步行時間方面,聯(lián)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與對照組效果相當,單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較對照組更優(yōu),這可能與隨訪時間較短、對照組藥物甲氨蝶呤尚未完全發(fā)揮療效有關;在降低CRP 水平方面,兩亞試驗組均較對照組療效更優(yōu);在降低RF 和ESR 水平方面,單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與對照組療效相當,聯(lián)用腰痛寧膠囊試驗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西醫(yī)治療RA 過程可能發(fā)生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等不良反應[3-4]。本研究中兩亞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與對照組相當,表明其安全性較好。但由于Meta 分析納入文獻存在的局限性,臨床還需進一步設計更嚴謹?shù)母哔|(zhì)量RCT 研究,以提供更佳的證據(jù)支持。
本研究中納入文獻對具體隨機方法描述較簡略,未實施盲法及分配方案隱藏,以上因素均可導致臨床試驗中發(fā)生選擇性偏倚。部分研究結果數(shù)據(jù)欠完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次分析所納入數(shù)據(jù)的全面性,證據(jù)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倒漏斗圖分析顯示存在發(fā)表偏倚,可能與部分陰性結果未發(fā)表有關。此外,研究樣本量偏小,療程不等,無長期隨訪數(shù)據(jù)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本研究結果。
總之,腰痛寧膠囊治療RA 的臨床研究在逐漸增多,但研究的方法學質(zhì)量仍有待提高。建議今后的相關臨床研究應詳細描述隨機分配序列產(chǎn)生的方法;采用盲法和分配方案隱藏;對于退出或失訪病例應報告處理方式等,以更高質(zhì)量的方法學研究來論證腰痛寧膠囊治療RA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